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3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低剂量CT引导下同轴穿刺活检针在经皮肺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0年11月我院325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患者中,其中2017年1月—2018年12月完成61例采用常规CT扫描及传统活检针,设为对照组。2019年1月—2020年11月采用低剂量扫描方案及使用同轴活检针完成经皮肺穿刺活检术264例,从中随机抽取61例做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分析活检所取组织量、穿刺后并发症及穿刺后病理随访阳性率、穿刺中总的DLP和mAs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低剂量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能明显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且能较多得取得病理组织,并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处理并发症,提高诊断阳性率。结论:双源CT低剂量引导下同轴活检针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具有辐射量低、安全性更高、取材量较多、诊断阳性率高等特点,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2.
老年吸入性肺炎4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老年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老年病区2002年1月至2003年1月间吸入性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中,治愈20例(占50.0%),好转15例(占37.5%),死亡5例(占12.5%)、临床症状大多表现为咳嗽(28例,占70.0%),发热(30例,占75.0%),呼吸困难(5倒,占12.5%),精神萎糜、神志改变(20例,占50.0%),双肺可闻及干湿性啰音(36例,占90.0%)。结论:老年吸入性肺炎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情常较凶险,临床医生在临床工作中需加以重视,以免延误病情。  相似文献   
23.
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肾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陈竹君  周颖玲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7):2038-2039
目的:旨在研究阿托伐他汀降脂以外的作用--对高血压肾病患者尿蛋白、肌酐、尿酸的影响及与炎症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6(IL-6)的关系.方法:选取血压控制达标的高血压肾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d,治疗24周,检测两组治疗前后TGF-β1、IL-6、24 h尿蛋白、肌酐、尿酸、血脂.结果:治疗组治疗前TGF-β1、IL-6、尿蛋白、尿酸及肌酐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经阿托伐他汀治疗6、12、24周后,TGF-β1、IL-6、尿蛋白明显下降,12周和24周与治疗前水平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24周与6、12周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但6周与治疗前比较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减轻高血压肾病的蛋白尿,该作用可能通过降脂以外的降低炎症因子TGF-β1、IL-6的抗炎作用实现.  相似文献   
24.
目的:通过对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和颈动脉斑块进行检测,探讨颈动脉斑块与冠心病血管病变支数的相关性及危险因素.方法:入选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痛患者共471例,术前均用高频超声检测CIMT和颈动脉斑块.按是否检出斑块分为斑块组(n=361例)和非斑块组(n=110),比较两组冠脉病变程度,并计算颈动脉斑块的风险比值(OR值).结果:两组除了年龄有显著差异外(P< 0.001),其他资线资料均无显著差异,相对于非斑块组,斑块组检出更多的3支血管病变(OR=3.328,95% CI:1.907~5.807,P< 0.001).多元Logistic回归校正基线资料和相关危险因素后,颈动脉斑块仍是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OR=2.933,95% CI:1.865 ~ 4.615,P<0.001),而CIMT增厚则否.结论:相对于CIMT增厚,颈动脉斑块能能更好地预测冠心痛多支血病变.  相似文献   
25.
目的 研究依诺肝素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需要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2004年1月至2006年5月住院ACS需要PCI的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依诺肝素组63例和普通肝素组63例,负荷剂量阿司匹林(300mg)和氯吡格雷(300mg)口服后继以151服维持量(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皮下注射依诺肝素1mg/kg,q12h,包括手术当日早晨,在不额外使用普通肝素的情况下进行PCI术。对照组也应用了依诺肝素,但是在手术当日早晨停止用药,术中使用普通肝素。结果 依诺肝素组中11例,普通肝素组15例发生轻微出血,主要是注射局部的淤点、淤斑;依诺肝素组2例,普通肝素组3例发生严重出血,需要输注全血或红细胞悬液。术后随访6月,依诺肝素组8例,普通肝素组10例再发心绞痛;依诺肝素组2例因心脏性原因死亡,普通肝素组3例因心脏性原因死亡。两组患者基线特征相似。在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和出血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施行经皮介入手术时,依诺肝素能够提供安全、有效的术中抗凝作用。接受依诺肝素治疗的患者可能不需中断依诺肝素治疗,术中也不需额外抗凝。可见,依诺肝素在导管室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CYP2C19*2(c.681G〉A,rs4244285)基因多态性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治疗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择478例接受PCI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患者,采用TaqMan基因分型技术检测其CYP2C19*2的基因多态性。患者术后均采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并定期随访,分析不同基因型与PCI治疗后支架内血栓、主要心血管事件(majoradversecardiacevents,MACE)发生率及生存时间的相关性。采用COX单因素分析检测PCI治疗后发生MACE的相关因素,采用COX多因素分析检测PCI治疗后MACE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人群中的CYP2C19*2的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478例患者纯合野生型(GG)238例(49.8%),杂合型(GA)加纯合突变型(AA)240例(50.2%)。分析结果显示,对于支架内血栓(P=0.025)及MACE(P=0.09),携带681GG基因型的患者预后较携带681A等位基因(AA/AG基因型)的好。单因素COX回归结果显示,CYP2C19*2的基因型、糖尿病病史、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病史[RR(95%CI)为2.796(1.245—6.281)、2.157(1.039—4.478)和3.564(1.364-9.312)]是发生MACE的相关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YP2C19*2的基因型、高血压病史是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结论CYP2C19*2的基因多态性与PCI治疗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临床疗效有关,CYP2C19*2基因突变能够降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效果,增加PCI治疗后发生支架内血栓、MACE的风险。  相似文献   
27.
本文对35例左冠状动脉主干(LM)病变的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与方法 35例为本院1996~1998年间经冠脉造影确诊LM≥50%狭窄的冠心病者,男32例,女3例,平均62-3岁(36~75岁)。其中LM及3支病变23例,LM及2支病变7例,LM及单支病变3例,单纯LM病变2例。取同期冠脉造影证实非LM病变的冠心病者200例作对照组,男178例,女22例,平均年龄59-4岁(34~73岁)。3支病变133例,2支病变46例,单支病变21例。两组年龄、性别、冠脉(除L…  相似文献   
28.
29.
目的探讨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对安装起搏器患者的临床意义,以供参考。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70例植入起搏器的患者,分别给予常规心电图检测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患者起搏功能,不同起搏方式发生感知功能异常情况及两种检测方法对患者感知异常和心律失常的检测率。结果 70例患者共发生心律失常22例(31.43%),感知异常32例(45.71%)。其中2例心律失常、1例感知异常为常规心电图中检测出,19例心律失常、31例感知异常在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中得出。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患者的感知异常、心律失常等情况检出率较高,可发现常规心电图检查不能发现的问题,更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