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64篇 |
免费 | 67篇 |
国内免费 | 2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篇 |
儿科学 | 16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3篇 |
口腔科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193篇 |
内科学 | 65篇 |
皮肤病学 | 4篇 |
神经病学 | 9篇 |
特种医学 | 9篇 |
外科学 | 27篇 |
综合类 | 216篇 |
预防医学 | 84篇 |
眼科学 | 9篇 |
药学 | 205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90篇 |
肿瘤学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28篇 |
2022年 | 42篇 |
2021年 | 59篇 |
2020年 | 31篇 |
2019年 | 42篇 |
2018年 | 31篇 |
2017年 | 25篇 |
2016年 | 33篇 |
2015年 | 35篇 |
2014年 | 52篇 |
2013年 | 56篇 |
2012年 | 56篇 |
2011年 | 61篇 |
2010年 | 54篇 |
2009年 | 45篇 |
2008年 | 35篇 |
2007年 | 35篇 |
2006年 | 48篇 |
2005年 | 20篇 |
2004年 | 25篇 |
2003年 | 20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针刺治疗。全部疗程结束后,通过吞咽功能评分,洼田饮水试验前后脉冲血氧饱和度下降值和血清前白蛋白水平测定值3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了解患者吞咽功能,误吸和营养不良改善状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0%,明显优于对照组76.7%(P0.05);吞咽功能评分、洼田饮水试验前后脉冲血氧饱和度下降值和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困难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误吸和营养不良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姬松茸多糖(ABP)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HUVECs分为Control组、LPS组(终浓度为1 μg/mL LPS构建细胞损伤模型)、LPS+ABP组(LPS基础上分别用10、20、50 μg/mL ABP进行干预),CCK-8法检测ABP对HUVECs的细胞毒性作用,ELISA法、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各组炎症因子及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及核转位。结果:LPS组TNF-α、IL-6、COX-2、iNOS、ICAM-1、VCAM-1蛋白及p-p65/p65、p-IκB/IκB蛋白相对表达量较Control组显著升高(P <0.01);LPS+ABP组随药物浓度升高,TNF-α、IL-6、COX-2、iNOS、ICAM-1、VCAM-1蛋白及p-p65/p65、p-IκB/IκB蛋白表达较LPS组逐渐降低(P <0.05)。LPS组TNF-α、IL-6、COX-2、iNOS、ICAM-1、VCAM-1 mRNA较Control组显著升高(P <0.01);LPS+ABP组随药物浓度升高,TNF-α、IL-6、COX-2、iNOS、ICAM-1、VCAM-1 mRNA表达较LPS组逐渐降低(P <0.05)。结论:ABP可以通过抑制LPS诱导的炎症因子和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来减轻HUVECs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中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3.
14.
正患者男,51岁,因"发现全身多处包块1个月余"入院。1个多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大小约2.0 cm×2.0 cm右肩部包块,质硬,红肿明显,轻压痛,包块表面无破溃。患者自行使用外用药(成分不明)涂抹包块表面,后包块处皮肤破溃,1个月内左颞部、上肢、下肢等多处逐渐出现大小不等的包块,并伴有不同程度溃疡及结痂。体格检查:右肩及左颞部均可见大小约5.0 cm×5.0 cm椭圆形溃疡,可见结痂及脓性分泌物,局部突出于皮肤表面;右上肢肘部及右下肢均可见大小约2.0 cm×3.0 cm结痂;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超声检查:右肩皮损处皮肤层增厚,呈不均匀性低回声区,后方回声增强,范围约5.0 cm×4.8 cm,最深处约0.5 cm,与周围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眼眶球后占位性病变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眼眶球后占位性病变65例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结果纳入65例的患者,男29例,女36例,平均年龄(49.23±13.57)岁。包括血管源性肿瘤36例(55.38%),神经源性肿瘤13例(20.00%),淋巴瘤6例(9.23%),其他少见病例10例(15.38%)。常规超声能清晰显示眼球后肿瘤边界、形态、内部回声及血流信号,超声造影能清晰显示肿瘤内部微循环及周边有无浸润。结论眼眶球后占位性病变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对其术前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四关调神针法联合超短波治疗对卒中后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H-B)及面部残疾指数(Facial Disability Index,FDI)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10月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治疗的80例脑卒中后面瘫住院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基础药物治疗(包括稳定血压血糖、保护脑组织、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药物治疗)和超短波治疗,每次20 min,1次/d,5 d/周,共治20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四关调神针刺治疗,患者针刺得气后留针30 min,1次/d,5 d/周,共治20次。在治疗前和治疗28 d后分别采用H-B评分表、FDI量表评估面神经功能和面瘫程度,并进行临床疗效判定。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H-B评分、FDIP、FD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28 d后H-B、FDIP评分明显升高,FDI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H-B、FDIP评分较高、FDIS评分较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肾集合管癌(CDC)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2月四川省人民医院经病理证实的7例CDC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常规超声观察病灶部位、大小、性质、回声、均匀度、边界、形态、是否凸向肾包膜外、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有无探及血流信号等;超声造影观察病灶增强时间(快进、同进、慢进)、达峰时增强强度(高增强、等增强、低增强)、增强后均匀程度(均匀、不均匀)、增强后边界是否清楚、消退时间(快退、同退、慢退)、增强后有无假包膜等情况。结果 7例CDC共7个病灶,发生于右肾5例,左肾2例。常规超声:7例病灶均表现为内部回声不均匀,低回声肿块4例,等回声肿块3例;实性5例,囊实性2例;病灶边界不清楚5例;病灶形态不规则6例;病灶凸向肾包膜外4例;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病灶内可探及血流信号5例。6例行超声造影检查,6例病灶均表现为“同进快退”;达峰时病灶呈低增强4例,病灶呈等增强1例,病灶呈轻度高增强1例;病灶增强后内部回声不均匀5例;病灶增强后均与周围肾组织分界不清6例;增强后病灶未见假包膜回声4例,病灶可见不连续假包膜回声2例。结论 CDC的超声... 相似文献
18.
背景:反映血小板活化程度的特异性分子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正常全血中含量很少,在脑梗死患者血浆中含量增高,元活苏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是否与此有关?目的:通过测定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浆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含量及元活苏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脑保护作用,并与复方丹参的治疗效果比较。设计:病例分析。单位: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总医院内科和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对象:选择2001-01/2003-10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总医院内科住院的高血压合并急性脑卒中患者144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72例,男47例,女25例;年龄90~42岁,平均(69±11)岁。对照组72例,男49例,女23例;年龄85~37岁,平均(68±10)岁。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吸氧、降压、脱水、抗凝等方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500mL,1次/d,用药14d。治疗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500mL,1次/d,共14d和元活苏20mL+生理盐水250mL1次/d,共14d。①入院时和治疗3周后采用欧洲卒中量表(总分最低为0分,最高为100分,分值越高,说明神经功能恢复程度越好)评估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②入院时(时间窗24~72h)以及治疗后3周分别抽肘静脉血5mL,采用放免法分析血浆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分析两者水平及元活苏干预后神经功能变化。主要观察指标: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①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②两组患者血浆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结果:144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欧洲卒中量表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犤观察组:(79.95±18.64)分,(59.65±19.87)分;对照组:(74.66±15.88)分,(61.25±18.68)分,(t=2.678~4.351,P<0.01)犦;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t=2.016~2.158,P<0.05)。②血浆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两组患者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犤观察组:(22.12±9.52)μg/L,(50.41±22.35)μg/L;(1.05±0.24)μg/L,(1.62±0.50)μg/L;对照组:(26.66±8.22)μg/L,(48.63±21.54)μg/L;(1.35±0.44)μg/L,(1.66±0.48)μg/L,(t=2.678~4.351,P<0.001)犦,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2.016~2.158,P<0.05)。结论:元活苏能显著能降低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浆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提高神经功能评分,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相似文献
19.
20.
换药室、治疗室、病房的空气质量对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呼吸道感染、降低院内感染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前常用的空气消毒法有紫外线照射、臭氧食醋熏蒸。虽然效果确切,但对室内设施及人体呼吸道、皮肤粘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为此,笔者采用中药艾叶、苍术试用于空气消毒,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