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0篇
  免费   214篇
  国内免费   139篇
耳鼻咽喉   35篇
儿科学   60篇
妇产科学   36篇
基础医学   120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698篇
内科学   222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72篇
特种医学   10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73篇
综合类   1069篇
预防医学   437篇
眼科学   60篇
药学   443篇
  6篇
中国医学   362篇
肿瘤学   95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220篇
  2012年   233篇
  2011年   223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205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染色体平衡易位两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 1 女 ,2 7岁 ,表型正常。结婚 6年 ,孕 4次 ,均于妊娠 3个月时自然流产 ,孕期无不良物质及放射线接触史。妇科检查正常。2 0 0 0年 3月因“宫外孕”切除左侧输卵管 ,未避孕 ,至今未生育。丈夫无不良嗜好 ,智力正常 ,表型正常 ,夫妇非近亲结婚。细胞遗传学检查 :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 ,常规制片 ,G显带 ,计数并分析 30个中期分裂相 ,患者核型为 4 6 ,XX,t(3;13)(3pter→ 3q2 7∷ 13q2 1→ 13qter;13pter→ 13q2 1∷ 3q2 7→3qter) ,见图 1。丈夫核型正常。家系调查 :患者的两个哥哥均已结婚并正常生育 ,两个弟弟未婚 ,其母曾有 1次自然流…  相似文献   
22.
  目的  了解中国儿童青少年的手机使用和成瘾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更有效预防干预儿童青少年手机使用和成瘾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11 213名儿童青少年及其家长进行调查。  结果  孩子自我报告和父母报告中国儿童青少年的每日手机使用时间中位数均为120.00 min。孩子年龄越大、具有更强的享乐和社交动机的儿童,使用手机的时间更长(β值分别为0.12,0.11,0.09,P值均 < 0.01);父母更多地与孩子沟通手机使用并知晓孩子手机使用情况,以及孩子具有更强的工具性和自我表现手机使用动机可以降低儿童青少年的手机使用时长(β值分别为-0.06,-0.03,-0.04,-0.16,P值均 < 0.05)。年龄更大的孩子手机成瘾水平更低(β=-0.04,P < 0.05);父母经常与孩子沟通并知晓孩子的手机使用情况能够有效降低孩子的手机成瘾程度(β值分别为-0.09,-0.14,P值均 < 0.01);有更强的工具性手机使用动机的孩子手机成瘾程度更低(β=-0.22,P < 0.01);与手机相关的父母监控、自我表现和享乐手机使用动机与儿童青少年手机成瘾呈正相关(β值分别为0.07,0.03,0.29,P值均 < 0.05)。  结论  中国儿童青少年的手机使用时间和手机成瘾受到手机使用动机、父母教养方式等多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未来的学校教育应帮助孩子养成科学的手机使用动机;家庭教育应帮助父母培养沟通、知晓等积极教养行为,以减少不当手机使用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23.
脑血管病是内科急症 ,病死率高、预后差 ,在急性期护理上 ,我们往往只注重生命的抢救 ,却忽略了病人的饮食营养、情绪波动、院内感染、功能锻炼等问题对疾病康复的影响。本人根据多年临床实践 ,浅谈上述几个问题的护理经验 ,供同行们参考 ,以期进一步提高脑内科临床护理质量。1 掌握吸痰的技巧 ,保持呼道通畅。脑出血急性期多伴有呼吸道防御功能降低 ,咳嗽反射减弱 ,易引起肺部感染和窒息 ,有的患者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易致呼吸道阻塞 ,为保持呼吸道能畅 ,我们的做法是 :(1)定时翻身拍背 ,协助排痰 ;(2 )湿化气道 ,利于排痰 ,每日用 84…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腺苷对幼猪急速升高的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的影响.方法选用上海种白猪10头,3~4周龄,利用低氧(FiO212%)建立幼猪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模型,于肺动脉心内测压管内持续滴注不同浓度的腺苷[(0、10、25、50、75、1μg)kg-1·min-1],在各时相进行各项指标测定.结果持续滴注腺苷50~100μg·kg1·min-1可明显降低mPAP、PVRI、TPG、Pp/Ps、Rp/Rs(P<0.01),50~75μg·kg1·min-1可明显增加CI、SI(P<0.05).结论静脉持续滴注腺苷可降低急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幼猪的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同时还可增加心输出量.  相似文献   
25.
木芙蓉(学名Hibiscus mutabili.sL.)属锦葵科植物,为落叶灌木。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凉血止血作用,民间用于治疗(?)痈疔疱等。临床多年研究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及霉菌性阴道炎疗效显著。为了探讨木芙蓉作用机理,进行了试验及临床应用的研究。一、实验研究(一)体外抑虫试验1.水煎剂药物配制木芙蓉叶晒干,切碎加水煮成每毫升含2克(1:0.5),  相似文献   
26.
腭裂儿童ABR表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索腭裂儿童听力受损情况及其听性脑干反应(ABR)异常特征。方法对94例腭裂儿童进行ABR测试,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94例患儿(188耳)中,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共150耳。患儿左耳ABR波Ⅰ、Ⅲ、Ⅴ的峰潜伏期(PL)分别为2.14±0.38、4.30±0.41、6.20±0.53ms;右耳分别为2.12±0.39、4.29±0.44、6.21±0.53。对照组左耳波Ⅰ、Ⅲ、Ⅴ的峰潜伏期分别为1.50±0.13、3.74±0.12、5.60±0.15ms;右耳分别为1.60±0.16、3.72±0.13、5.62±0.17ms。上述所有数据,患儿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3岁的28例听力下降的发生率为94.6%(53/56耳),中重度异常占66.7%;3~6岁的发生率为77.0%(57/74耳),6岁以上至12岁的发生率为69.0%(40/58耳),3岁以后听力中重度异常仅占33.3%。结论腭裂组听力下降发生率高达79.8%;其ABR的特点为波Ⅰ、Ⅲ、Ⅴ波的峰潜伏期均延长;腭裂组年龄越小的,听力损害发生率越高,听力损害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27.
大黄对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应用富含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的鼠民中药大黄孵育,观察药物对MDA的影响。结果显示,大黄对MDA呈明显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有明显的量效关系。提示临床应用大黄可以抑制MDA生成过多,从而减少轻组织器官损伤,防止痛情恶化。  相似文献   
28.
目的明确我国沈阳一起急性胃肠炎暴发的病原学及其基因进化特征。方法采集2021年11月沈阳某高校暴发疫情中的学生病例肛拭子和环境涂抹标本共计57份, 采用实时荧光RT-PCR进行常规腹泻病毒基因检测, 并对札如病毒核酸阳性标本采用传统RT-PCR方法扩增、序列测定、拼接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实时荧光RT-PCR检测确定26份标本为札如病毒核酸阳性, 成功扩增15份标本的衣壳蛋白基因片段。遗传进化分析表明, 15个阳性标本札如病毒分子分型均为GI.6基因型, 各标本序列间同源性为99.99%, 与2005日本的LC380411毒株亲缘较近为98.84%。结论引起本次暴发的病原札如病毒在东北地区较少检出, 其基因型为GI.6亚型引起暴发全球罕见报道。  相似文献   
29.
介绍聚乳酸-三亚甲基碳酸酯 [P (LA-TMC)] 可吸收性导管用于治疗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以P (LA-TMC) 导管桥接鼠坐骨神经7 m m 缺损, 术后定期分别取导管及周围组织和鼠心、肝、肾标本送检。结果表明: P(LA-TMC) 导管在体内 (长度、内径和外径等) 随时间逐渐降解吸收, 在体内可导致局部炎症反应, 但对局部组织及全身重要器官(心、肝、肾) 无严重损害, 初步证明了P(LA-TMC) 可吸收性导管应用于临床周围神经缺损治疗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0.
目的 研究汉族人足趾端纹理各型的分布及足趾、掌皮纹嵴线是否存在男女性别间的差异。方法 采用油墨、印泥印迹、肉眼直观并记录等方法对 32 0名汉族男女大学生的足纹进行收集、观察和分析。结果 趾端弓形纹的出现率为男生 (2 7 0 6 % )高于女生 (2 3 2 5 % ) ,而趾端总嵴线均数亦为男生 (10 9 2 6± 1 2 0 6 )高于女生 (92 5 3± 1 0 6 2 ) ,这表明男生的真实花纹的花样大于女生。男女生足趾、掌各区总嵴线数经t检验 ,P >0 0 5。结论 足纹各区总嵴线数虽在男女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但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