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1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113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9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24篇 |
临床医学 | 69篇 |
内科学 | 53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22篇 |
外科学 | 122篇 |
综合类 | 162篇 |
预防医学 | 39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39篇 |
中国医学 | 16篇 |
肿瘤学 | 1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6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2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10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23篇 |
2010年 | 30篇 |
2009年 | 15篇 |
2008年 | 17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23篇 |
2003年 | 25篇 |
2002年 | 29篇 |
2001年 | 33篇 |
2000年 | 32篇 |
1999年 | 25篇 |
1998年 | 70篇 |
1997年 | 37篇 |
1996年 | 25篇 |
1995年 | 22篇 |
1994年 | 22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4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3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81.
单侧肺动脉缺如1例报道和中文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中国单侧肺动脉缺如(unilateral absence of a pulmonary artery,UAPA)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方法 检索清华同方和万方这两个汉语数据库,查得1988~2009年发表的关于UAPA的中文文章52篇,从临床表现、各种检查、诊断、误诊、治疗和随访等方面分析这些文... 相似文献
582.
目的观察烫伤消疤软膏对猪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影响。方法采用猪深Ⅱ度烧伤模型,创面外用烫伤消疤软膏,通过伤后不同时相点创面取材,检测烧伤创面羟脯氨酸(OHP)含量、创面细胞DNA含量和细胞周期变化、创面含水量、创面愈合率及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创面外用烫伤消疤软膏后创面羟脯氨酸含量、创面细胞S期细胞百分比、创面愈合率均高于烧伤对照组,而创面含水量、创面细胞G 相似文献
583.
烧伤后磷酸化酪氨酸和核因子-κB表达及细胞因子分泌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烧伤后早期腹腔巨噬细胞表达磷酸化酪氨酸(Tyr-P)、核因子-Kappa
B(NF-κB)mRNA及分泌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小鼠20%体表面积的Ⅲ度烫伤模型,分离和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烫伤后24小时内不同时间Tyr-P的变化;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观察NF-κB
mRNA表达的情况;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测定上述细胞培养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水平。结果烫伤后1小时腹腔巨噬细胞的Tyr-P表达就明显增高,与假烫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这种改变在伤后24小时内持续存在;烫伤后1小时NF-κB
mRNA表达明显增强,以伤后2小时为明显(P<0.01),伤后4、6小时表达逐步减弱,但仍较假烫伤组高(P均<0.05);烫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和IL-6水平明显增高,烫伤后其含量在不同时期有所不同,与假烫伤组比较差异显著(P均<0.01)。烫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Tyr-P、NF-κB
mRNA与TNF-α、IL-6呈正相关。结论烫伤可使巨噬细胞中Tyr-P、NF-κB mRNA表达增强,分泌TNF-α、IL-6增多,在介导内毒素所致多脏器损害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84.
烧伤患者血浆白介素-8和白介素-10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严重烧伤患者血浆白介素 8(IL 8)和IL 10 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烧伤后全身感染的关系。方法:收集19 例严重烧伤患者的血浆,利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浆中IL 8 和IL 10 水平。结果:烧伤后患者血浆IL 8 和IL 10 水平急剧升高;非脓毒症患者血浆IL 8 和IL 10 水平在伤后逐渐降至正常,而脓毒症组患者则急剧升高。3 例死于脓毒症者血浆IL 8 和IL 10 持续在高水平状态。结论:烧伤能诱导机体产生IL 8 和IL 10;过高的IL 10 可能与烧伤后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585.
586.
587.
严重烧伤延迟复苏大鼠远隔脏器的能量代谢紊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延迟复苏大鼠远隔脏器的能量代谢情况。方法:实验于2001-05/2004-08在长海医院烧伤中心实验室完成。取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烫组、烧伤组、早期复苏组、延迟复苏组4组,每组6只。①除假烫组外,其他3组大鼠用恒温水烫仪100℃水烫12s,制成体表面积30%Ⅲ度烧伤模型(病理证实),假烫组于37℃水中假烫12s。②伤后假烫组和烧伤组不液体复苏,早期复苏组在伤后30,90min分别用30mL/kg乳酸林格氏液腹腔注射液体复苏;延迟复苏组大鼠在伤后6,7h分别用40mL/kg乳酸林格氏液腹腔注射液体复苏。③所有大鼠伤后9h取材,测定肺、心、肝、肾组织Na -K -ATP酶活性,Ca2 -Mg2 -ATP酶活性,髓过氧化物酶活性,一氧化氮代谢产物量。结果:24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烧伤后9h延迟复苏组大鼠肺、心、肝、肾组织的Na -K -ATP酶活性分别为(0.16±0.03),(2.82±0.41),(1.96±0.29),(3.94±0.40)μkat/g,明显低于烧伤组和烧伤后早期复苏组(P<0.05或0.01)。②烧伤后9h延迟复苏组大鼠肺、心、肝、肾组织的Ca2 -Mg2 -ATP酶活性分别为(0.40±0.08),(3.71±0.70),(2.44±0.56),(2.39±0.57)μkat/g,也明显低于烧伤组和烧伤后早期复苏组(P<0.05或0.01)。③烧伤后9h延迟复苏组大鼠肺、心、肝、肾组织的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为(9.91±1.13),(0.80±0.09),(0.75±0.08),(0.76±0.09)μkat/g,明显高于烧伤组和烧伤后早期复苏组(P<0.05或0.01)。④烧伤后9h延迟复苏组大鼠肺、心、肝、肾组织中一氧化氮代谢产物量明显少于烧伤组和烧伤后早期复苏组(P<0.01)。结论:烧伤延迟复苏大鼠远隔脏器存在能量代谢紊乱,中性粒细胞积聚和一氧化氮产生减少可能是其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588.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被认为是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本文应用EGEG-VD型微机处理系统对正常人20名,IBS患者56例测定体表肠电图,旨在探讨IBS患者体表肠电图是否有其特殊性改变,判定体表肠电图对IBS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89.
甲壳质医用敷料对兔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外用甲壳质医用敷料对兔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兔深Ⅱ度烧伤模型,创面外用甲壳质敷料,通过伤后不同时相点创面取材,检测羟脯氨酸(OHP)、细胞周期、创面愈合时间及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以外用凡士林组作对照,观察甲壳质对兔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结果甲壳质组创面OHP含量及S期细胞百分明显高于凡士林组;创面愈合时间,甲壳质组优于凡士林组(P<0.05),提示甲壳质对促进创面愈合有帮助。病理形态提示甲壳质组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殖良好。结论甲壳质有明显的促进创面愈合作用,局部OHP含量增高,S期细胞百分比升高,创面愈合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