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5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作者在巴西东北部萨尔瓦多及布兰卡港附近非疟区的3个毗邻的种植园内,进行了曼氏血吸虫的感染度调查,并按年龄组分析了其对临床表现的影响。对总人口417人中的363人采用Bell氏过滤集卵染色法进行了定量  相似文献   
22.
许多发展中国家,建设灌溉系统以提高农业生产。但在血吸虫病流行区,随着灌溉系统的发展,可能导致血吸虫病的播散而扩大流行。最重要的因素是由于螺蛳宿主孳生地的扩大,大量的人口集中和人们与水接触机会的增加。津巴布韦东南部的低草原地大灌溉区的发展,已使不少地区受到血吸虫病的严重威胁。为此,当地卫生部门试图地区性控制螺蛳,以避免造成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试点区是由2个大联合耕作区以及一些庄园和农场组成的,总面积约30,000公顷,  相似文献   
23.
本文研究了圣卢西亚岛上一个宽2米、高6米的瀑布对曼氏血吸虫尾蚴感染力的影响。将实验室饲养的3个月龄雌性小白鼠分别放入漂浮笼内作感染尾蚴试验。每组20只  相似文献   
24.
局部使用的防蚴剂是目前唯一能应用于现场的预防药物。作者研究了阻止尾蚴钻入皮肤的一系列萘醌。在合成的23个萘醌衍生物中,有15个对小鼠提供了几乎完全的防护作用。将萘醌溶液涂于11只小鼠尾部,24小时后,用浸尾方法,每鼠接种100条尾蚴。7周后收集虫。每次试验都有同数小鼠涂纯溶剂  相似文献   
25.
本文提出了将贾第鞭毛虫病作为一种再现的传染性疾病的理由,特别是叙及在儿童保健中心,家畜和宠物中的贾第鞭毛虫感染,在人畜共患病传播中的作用以及控制的困难。由于能感染哺乳动物,贾第鞭毛虫种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变异性较大。导致至今尚未确定宿主特异性并解决人畜共患传播的问题。最近基于PCR的分子鉴定方法的应用已经对贾第鞭毛虫种群的遗传结构有了较多的了解,本文对贾第鞭毛虫感染的人畜共患病的传播和分子流行病学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6.
1984年在埃塞俄比亚测试了口服羟氨喹治疗儿童曼氏血吸虫病的最佳剂量。试点对象中不包括有癫痫发作、虫卵几何平均数低于200只/g粪以及6个月内接受过抗血吸虫药物或其它药物治疗者。给羟氨喹前对受试儿童作快速Kato涂片法检查和计算虫卵几何平均数,用Faust-Melenoy孵化法检查虫卵活力。治疗后4个月用同样方法考核疗效,粪检和孵化阴性者为治愈。162名受试儿童被随机分成4组,第1组服安慰剂,第2组服羟氨喹,剂量为15mg/kg,每天2次,  相似文献   
27.
以往的研究表明即使在疟疾高度流行区,疟疾的急性发作也不常见,许多儿童有原虫血症,但无症状,是否由于免疫抑制,目前尚不清楚。为探索此种可能性,对一组尼日利亚儿童每周给予一次氯喹进行化学预防,另一组给予安慰剂作对照,以比较两组对疫  相似文献   
28.
Kisangara人工湖座落于坦桑尼亚莫希东南约56km的地方,地面高度约900m,具有典型的热带赤道气候,年平均降雨量为120mm,每年的11~5月为雨季,年平均气温为23℃左右。在引入瓶螺Marisa cornu-avietis前湖内孳生着大量的法氏双脐螺(Bi-omphalaria pfeifferi)、热带小泡螺(Bulinustropicus)、纳塔尔椎实螺Lymnaea natalensis以及瘤拟黑螺(M.tuberculata)。由于该人工湖主要是用于游泳、洗衣服和钓鱼,引起当地曼氏血吸虫病及埃及血吸虫病的高度感染和流行。  相似文献   
29.
双氢青蒿素与咯萘啶伍用治疗抗性恶性疟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寻找更理想的治疗抗药性恶性疟的联合用药方案。 方法 双氢青蒿素、咯萘啶单用及伍用分别治疗24、25和32例恶性疟现症患者,分别于服药后第14、21及28天随访,以退热时间、原虫消失时间、复燃时间、复燃率、治愈率、配子体携带率、药物副作用发生率等为指标,以双氢青蒿素、咯萘啶标准疗法为对照,进行临床双盲试验,综合评估双氢青蒿素合并咯萘啶疗法。 结果 伍用组退热时间35.7±24.7h与咯萘啶单用组35.8±16.5h相似(P>0.05),显著快于双氢青蒿素单用组52.6±38.9h(P<0.01)。伍用组无性体原虫消失时间23.8±10.1h与双氢青蒿素单用组22.9±6.5h相似(P>0.05),显著快于咯萘啶单用组49.4±20.3h(P<0.01)。伍用组治后配子体出现率、持续时间及密度分别为20.0%、5.7d和4个/μl血,与双氢青蒿素单用组16.7%、3.5d和3个/μl血相似(P>0.05),明显好于咯萘啶单用组60.9%、11.5d和12个/μl血(P<0.01)。3种方案均无明显药物副反应。 结论 双氢青蒿素与咯萘啶伍用保持了两药的优点,克服了两药的不足,是目前治疗抗性恶性疟较为理想的药物组合  相似文献   
30.
过去热带国家用自己的资源或依靠国际资助从事的研究培训的学科仅是临床医学,而其他领域,如寄生虫学、昆虫学和流行病学,则接受的资助甚少。到了70年代中期,许多热带国家开始意识到这些领域培训工作的需要,但大多数仍由于缺乏足够资源而无法付诸行动。从1977年开始的 TDR 培训资助可称为对这种需要的及时反应。此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