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30篇 |
免费 | 93篇 |
国内免费 | 4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篇 |
儿科学 | 17篇 |
妇产科学 | 9篇 |
基础医学 | 60篇 |
口腔科学 | 22篇 |
临床医学 | 279篇 |
内科学 | 197篇 |
皮肤病学 | 8篇 |
神经病学 | 15篇 |
特种医学 | 7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28篇 |
综合类 | 356篇 |
预防医学 | 167篇 |
眼科学 | 3篇 |
药学 | 174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124篇 |
肿瘤学 | 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68篇 |
2022年 | 90篇 |
2021年 | 78篇 |
2020年 | 61篇 |
2019年 | 57篇 |
2018年 | 46篇 |
2017年 | 30篇 |
2016年 | 38篇 |
2015年 | 41篇 |
2014年 | 62篇 |
2013年 | 71篇 |
2012年 | 90篇 |
2011年 | 88篇 |
2010年 | 108篇 |
2009年 | 118篇 |
2008年 | 106篇 |
2007年 | 77篇 |
2006年 | 63篇 |
2005年 | 62篇 |
2004年 | 59篇 |
2003年 | 40篇 |
2002年 | 32篇 |
2001年 | 45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24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4篇 |
1988年 | 2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通过对我院120例剖宫产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剖宫产时机选择与母婴健康之间的关系,为剖宫产提供临床参考资料.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2月到我院进行生产并实施剖宫产的12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剖宫产时机的选择分为第一产程剖宫产71例,第二产程剖宫产49例,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记录两组产妇的出血量,恢复时间,对新生儿进行阿氏评分,新生儿窒息情况等,结果:经过统计学分析,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合适选择剖腹产时机是最大限度减少新生儿并发症,减少产妇痛苦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2.
11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科2011年6月至11月收治的脑梗塞后遗症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早期康复锻炼及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肌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康复训练有利于脑梗塞患者的康复,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自主活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4.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脑动脉瘤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选择2005年12月—2011年6月间十堰市人民医院诊治的脑动脉瘤患者200例,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采用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脑动脉瘤栓塞术,观察患者介入治疗并发症发生情况、防治措施及预后。结果 200例接受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18/200),其中肺部感染所占比例最高,为33.3%(6/18),然后依次为脑血管痉挛(27.8%),应激性胃溃疡(22.2%),穿刺点局部血肿(11.1%),动脉瘤破裂比例最低,为5.6%。经积极处理后均治愈或好转。结论肺部感染、脑血管痉挛、应激性胃溃疡、穿刺点局部血肿及动脉瘤破裂是颅脑动脉瘤介入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应该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15.
目的 分析电烧伤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电烧伤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所有烧伤住院患者病例资料,对电烧伤住院患者占同期烧伤住院患者总数的百分比、性别、年龄、人群类别、受伤情境、受伤季节、烧伤总面积、烧伤深度、致伤电压、受伤部位、治疗方法、截肢(指、趾)率、住院时间、手术次数、住院费用、治疗结局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年间共收治住院烧伤患者3089例,其中电烧伤住院患者621例,占20.1%,包括电接触伤患者432例(69.6%)、电弧烧伤患者189例(30.4%)。621例患者中男592例,女29例,年龄(35±13)岁,77.62%(482/621)的患者处于21~50岁年龄段。人群类别构成比中居前3位的依次是工人、农民工和中小学生,分别占49.11%(305/621)、33.33%(207/621)和5.64%(35/621)。受伤情境构成比中居首位的是非电力专业工作中,占46.70%(290/621)。受伤季节多为夏季和秋季,分别占42.67%(265/621)和23.99%(149/621)。55.23%(... 相似文献
116.
117.
118.
维胃方对实验性大鼠胃溃疡血清NO和NOS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维胃方对实验性大鼠胃溃疡血清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探讨维胃方修复胃黏膜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冰醋酸烧灼法,建立胃溃疡模型。以PH试纸检测胃酸变化,用公式S=π.d1/2.d2/2计算溃疡面积,比色法测定血清NO和NOS含量,并观察胃黏膜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维胃方能明显修复腺泡,促进胃酸分泌,恢复胃液PH值(P<0.01),其中高、中剂量组接近正常组水平;维胃方高、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NO含量(P<0.01),抑制iNOS活性(P<0.01),增强cNOS活力(P<0.05);维胃方能不同程度减小胃黏膜损伤(P<0.01),其中以维胃方中剂量效果最优,与雷尼替丁组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高、低剂量组与雷尼替丁组无差异性(P>0.05);自愈组溃疡面积与模型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维胃方对实验性胃溃疡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大鼠血清中异常升高的NO水平和iNOS活性,进而减轻炎症介质对胃黏膜的损伤。 相似文献
119.
目的 探讨扶正消瘤颗粒对原发性肝癌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6例,按1∶1随机分试验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过程中两组VEGF、HIF-1α水平的变化及对患者临床疗效指标的影响。结果 (1)在性别、年龄、合并乙型肝炎、Child-Pugh分级、AFP值、临床分期方面,试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肝癌患者在治疗各时间节点的VEGF和HIF-1α表达水平呈线性正相关(r = 0.829,P < 0.001)。(3)VEGF浓度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3月降至术前水平(P > 0.05),HIF-1α在TACE后3月仍高于术前(P < 0.05)。(4)扶正消瘤颗粒可降低HIF-1α水平,下调VEGF的表达。(5)扶正消瘤颗粒可减少TACE序贯RFA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P < 0.05)。(6)血清中VEGF水平与生活质量无明显相关性(P > 0.05,r = 0.251),HIF-1α水平与生活质量存在正相关性(P < 0.05,r = 0.450)。结论 扶正消瘤颗粒可明显改善TACE序贯RFA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降低HIF-1α水平,下调VEGF的表达,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20.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骨的脆性增加,极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临床上以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最多见,主要因肾精亏虚导致的骨髓和气血生化不足,骨失髓血的充养所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