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9篇
预防医学   2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27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根治术治疗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老年食管癌患者64例,按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开放组(n=29)及胸腹腔镜组(n=35),分别行开放式食管癌根治术及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检测并比较术前及术后1周两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术后定期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生存情况、复发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并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相关因素。结果:与开放组比较,胸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P<0.01),手术切口显著减小(P<0.01),术中失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均显著降低(P<0.01)。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两组全血CD4+ 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且胸腹腔镜组显著高于开放组(P<0.01);术后1周胸腹腔镜组CD8+ T淋巴细胞比例较术前及开放组均显著降低(P<0.05)。与开放组比较,胸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随访期间胸腹腔镜组患者SF-36评分显著升高(P<0.01),而复发率显著降低(P<0.05);两组1年生存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胸腹腔镜联合根治术可有效减轻老年食管癌患者手术创伤,保护机体免疫功能,还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改善其生活质量,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92.
目的:探索中医辨证论治“眩晕”理论应用于耳石症的疗效。方法:将66例耳石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3例。对照组予机器复位,干预组给予中医治疗“眩晕”理论辨证论治。分别于治疗前1天及治疗后1天、1周、2周,用眩晕残障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评测两组患者躯体(Physical,P)、功能(Functional,F)、情绪(Emotional,E)状态。跟踪6个月,记录、比较两组耳石症复发情况、两组出现残余头晕患者的比率。结果:治疗1周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DHI评分均有显著性下降(P <0.05),干预组较对照组下降更加明显(P <0.05)。2周后,两组患者DHI评分均有显著性下降(P <0.01)。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后1周、2周,干预组E项评分降低明显(P <0.05)。对照组在两周治疗期间,有3例患者由于残余症状明显重复复位治疗两次。干预组所有患者症状呈逐步减轻。干预组复发率在治疗后第2个月(χ2=6.304,P=0.027)、第4个月(χ2=6.99,P=...  相似文献   
293.
~~1984年医学国际会议补充预报(二)@陈松林~~  相似文献   
294.
目的 :筛选复方妇康安泡腾片的最佳处方、工艺。方法 :正交设计法。结果 :优选条件为A3 B2 C1 ,根据有关要求 ,优化条件为A2 B2 C2 。结论 :本法工艺简单 ,片剂成型好、发泡量符合要求、含量均匀 ,外观好  相似文献   
295.
目的:研究dystrophin基因缺陷、蛋白疏水性改变和空间结构改变与临床表型的关系,从分子水平探索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发病机制。方法:分析59例缺失型突变的DMD/BMD患者基因检测结果,以信息生物学方法分析dystrophin蛋白疏水性和三维结构改变与临床表型的关系。结果:50例移码突变均为DMD。累及第3疏水峰的5例整码突变4例为DMD,1例BMD。3号外显子缺失后dystrophin的氨基端空间位置发生扭转,影响dystrophin与肌钙蛋白结合而致病。结论:肌营养不良的临床表型轻重与缺失是否破坏阅读框、累及第3疏水峰以及蛋白空间结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296.
颈动脉硬化与脑梗死的相关性及其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相关性,评价其在预测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8月本院住院的脑梗死患者140例,同期住院的非脑梗死患者14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传统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全部病例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分析颈动脉硬化斑块分型积分和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Logistics回归分析提示高血压、高血糖、吸烟、高胆固醇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颈动脉硬化斑块积分与脑梗死相关并与危险因素数目预测价值相似.两者结合的预测价值较单独使用明显提高.结论:颈动脉硬化斑块IMT积分、危险因素数目与脑梗死相关,综合两者能提高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