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9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观察门静脉血栓形成(portal vein thrombosis, PVT)患者原位肝移植(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OLT)术中的外科策略,评价外科措施对OLT肝移植效果的影响.方法 我院2002-02至2007-02间836例成人OLT患者中有71例术前合并门静脉血栓(PVT组).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PVT组的外科处理策略,评价PVT对肝移植手术风险和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71例PVT患者分别接受栓塞段门静脉切除术(18例)、门静脉内血栓切除术(46例)、间置静脉架桥术或曲张静脉吻合术(7例).PVT组手术时间(min)和无肝期时间(min) 明显长于对照组(分别为792.47±162.29和516.18±186.30, P=0.0072;77.53±24.76和48.55±31.20, P=0.033),而两组间术中输血量、平均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T组术后再栓塞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分别为9.86%和1.44%,P=0.0002).除90 d时PVT组门静脉血流(cm/s)较高(41.43±17.19 和19.85±11.39, P=0.0047)外,两组间各随访时段中移植物功能和PVF没有显著性差异.PVT组围术期病死率略高于对照组,而1、3、5年生存率稍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前PVT可能会增加肝移植手术复杂程度,但并不影响肝移植效果.  相似文献   
82.
1病历资料患者,男性,31岁,因乏力、腹胀、黄疸20 d,神志不清2 d入院。肝功能:谷丙转氨酶155 IU/L、总胆红素559.4μmol/L,凝血酶原时间30.6 s。诊断:急性乙型重症肝炎,肝性脑病Ⅳ期。于2003年3月8日行原位肝移植术。术后2个月出现发热、黄疸。T管造影显示“胆道铸型”。胆道镜取出铸型,并给予抗感染,胆道冲洗等治疗。黄疸逐渐加重,胆汁培养为铜绿假单孢菌,对所有抗生素耐药,肝穿病理提示胆管消失。肝功能:谷丙转氨酶300 IU/L、总胆红素304μmol/L,于2004年3月26日行第二次原位肝移植术,胆道端端吻合。术后1周出现发热,胆汁色绿,行胆汁培…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供受体ABO血型不合肝移植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实施的13例ABO血型不合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对围手术期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针对性预防,主要采用的措施包括血浆置换、术中显微镜下吻合肝动脉和胆道、切除脾脏、四联免疫抑制治疗,以及术后保持氧饱和度>95%、加强抗凝、预防感染等。结果:13例患者中,7例恢复良好,未出现并发症,其余6例患者中有3例出现急性排异反应,4例出现胆道非吻合口狭窄,4例死亡。结论:在供体缺乏而受者病情危急时,进行供受体ABO血型不合的肝移植是可行的,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肝移植的疗效。  相似文献   
84.
先天性巨结肠手术后排便造影检查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排便造影检查在先天性巨结肠 (HD)术后随访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行HD根治手术治疗患儿行排便造影检查 ,并获得手术后的排便功能情况 ,行腹部和肛门指诊检查及肛管直肠测压检查。结果按照临床评分标准 ,本组 30例中“优者”4例 (13% ) ,即无任何排便异常者 ;“良好”2 1例 (70 % ) ,有较轻度的排便异常 ;“一般”5例 (17% ) ,有明显的排便异常 ;无“差”病例 ,即无排便严重障碍和完全失禁者。排便造影显示静息状态时直肠肛管角及直肠骶曲在“一般”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一般”组与对照组比较肛管长度缩短 (P <0 0 5 )。结论HD根治术后患儿排便功能良好 ,并随时间的延长排便功能可继续好转 ,排便控制建立在拖下结肠“直肠、乙状结肠化”的过程。术后大便储袋的形成、直肠肛管角和直肠骶尾曲在排便控制中起重要作用。排便造影比传统的钡灌肠更能确切地了解排便功能 ,对评价HD术后功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5.
降糖口服液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降糖口服液中的黄芪、丹参、山茱萸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槐米中芦丁的含量。方便简便、快速,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86.
目的观察芒柄花素对野百合碱(MCT)诱导肺动脉高压(PAH)大鼠的治疗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MCT组、芒柄花素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8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皮下注射MCT建立大鼠PAH模型,芒柄花素低、高剂量组于MCT注射2周后分别予芒柄花素25、50mg/(kg·d)灌胃,持续14d,对照组等量橄榄油灌胃。造模4周后,测定大鼠右心室收缩压(RVSP)、右心重量(RVW)、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HE染色观察肺血管病理形态学变化;Westernblot法测定各组肺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含核苷酸结构域的Nod样受体家族3(NLRP3)蛋白水平。RT-PCR法检测NLRP3以及ELISA检测TNF-α、IL-1和IL-6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CT组大鼠的RVSP、RVW和RVHI均明显升高,肺小动脉壁增厚,肺组织中α-SMA表达上调,肺组织NLRP3蛋白以及mRNA水平明显升高;TNF-α、IL-1和IL-6水平同样明显升高。与MCT组相比,芒柄花素低、高剂量组的RVSP、RVW和RVHI明显降低,肺小动脉壁增厚明显改善,肺组织α-SMA和NLRP3蛋白以及mRNA水平明显降低。TNF-α、IL-1和IL-6水平同样明显降低。结论芒柄花素可通过抑制炎症以及肺小动脉壁增厚来减轻PAH,部分作用通过NLRP3信号通路来实现。  相似文献   
87.
仙甲冲剂对实验性高泌乳素血症的药理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实验用胃复安造成泌乳素血症(hyperprolactnemia,HPRL)模型,同时应用省隐亭和仙甲冲剂治疗,结果表明仙甲冲剂能明显对抗胃安所致大鼠泌乳素的升高,作用与溴隐亭相似,且维持效应更持久。  相似文献   
88.
肝小静脉闭塞病(Hepatic veno-occlusive disease, HVOD)是一种罕见病,诊断困难且疗效差,我院于2008年3月对1例HVOD患者施行肝移植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9.
先天性纤维肉瘤是相对少见的仅发生于婴幼儿的一类软组织肿瘤,又称为婴儿型纤维肉瘤,肿瘤大多位于皮下组织,一般多在患儿1岁内诊断,约1/3~1/2为先天性,较易复发,但5岁以内转移率小于10%,大于5岁则转移率升高 [1].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肝移植中1剂赛尼哌方案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研究该中心2002年9月~2004年3月间的148例实施过肝脏移植手术患者的用药方案,统计1剂组和2剂组的排斥反应、院内感染发生率,分析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总排斥反应发生率为6.08%,2剂组发生率为5.56%,1剂组为6.15%.总感染发生率为8.78%,2剂组发生率为11.11%,1剂组为8.46%.两组间排斥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院内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剂赛尼哌方案在国人免疫抑制方案中能提供安全的免疫诱导,与2剂方案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