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9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儿童腹股沟斜疝为常见的外科疾患,而阑尾经未闭的鞘状突疝入,并引起化脓性炎症则较少见。1987年8月~1998年2月,我院共收治5例,均经手术治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5例均为男性,年龄为50天至5个月。5例均有右侧阴囊上部红肿、哭闹。3例于发病后1...  相似文献   
52.
儿童多米诺肝移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多米诺肝移植(Domino liver transplantation,DLT)是指某些需要进行肝移植的疾病中,肝脏仅仅因为遗传缺陷导致全身系统性疾病,但是肝脏本身解剖结构正常,功能良好,将其切除的肝脏作为供肝,移植给另一受者的手术。这个过程类似多米诺骨牌,因此得名。1995年10月在葡萄牙进行了第1例DLT并且获得了成功。此后,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移植中心陆续报道了DLT,并且例数逐年增加。截至2005年底,已经有16个国家的42个中心共完成436例DLT。仅2005年1年中,就完成了123例DLT。大多数多米诺供者为家族性淀粉样神经病变(FAP)的患者。首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C)患者作为供者的多米诺肝移植  相似文献   
53.
寒喘证在临床上非常多见,属于西医的急、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病的范畴。由于其病因复杂而复发率又高,故为临床难治之病。为了治疗此病,我们研制了温肺祛痰平喘止咳的寒喘舒片。该药主要由麻黄、干姜、紫菀、细辛、半夏、旋复花、代赭石等药组成。每片含生药0.3g。成人一般用量为每日3次,每次6—8片。该药由南京空军医院中药厂制备。 临床研究设寒喘舒片组和小青龙汤组,采取随机  相似文献   
54.
1 一般资料 1994-10~1996-10收治的骨质增生病人418例,男218例,女200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30岁,均经X线拍片明确诊断,分为观察组318例,对照组100例。2 治疗方法 观察组予骨复康口服,3粒/次,3次/d,30d为1疗程,对照组予口服颈痛灵等有关止痛药。  相似文献   
55.
对降糖口服液中的黄芪、丹参、山茱萸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槐米中芦丁的含量.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56.
先天性肺动静脉瘘的诊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先天性肺动静脉瘘或称肺动静脉畸形(PAVF)是一种肺内血管畸形,多发生在肺动静脉之间。由于肺动静脉瘘造成肺动脉血液未经毛细血管氧合,致血氧饱和度降低,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如心慌气短、全身无力、紫绀、杵状指(趾),Hb升高,以至心肺脑功能受损等。迄今文献报道600余例,国内报道手术治疗50余例,  相似文献   
57.
58.
肺部炎性假瘤是少见的间叶组织瘤样病变。 1939年由Brunn首次报道 ,U miker和Ivorsen于 195 9年命名。相继有较多成人患者报道 ,小儿极少。我院收治 4例 ,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4例 ,男 2例 ,年龄分别为 4个月和 6岁 ,女 2例 ,年龄分别为 10岁和 11岁。均因发热、咳嗽 ,胸部X线发现肿块 ,长时间抗炎治疗肿块不消失。 3例行CT检查均可见右肺中上野实性占位 ,病灶与胸壁粘连 ,质地较均匀 ,不排除“肺肿瘤”。 2例外周血检查免疫指标 (IgA、IgG、IgD、IgM、T4、T8)均未发现异常。 4例均手术治疗 ,行肿…  相似文献   
59.
目的研究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对急性胸痛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比较不同心脏标志物诊断AMI的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6月因急性胸痛发作6h内就诊患者122例,即刻采肘静脉血5ml。采用快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检测H-FABP,同时测定肌钙蛋白T(cTn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采用SPSS17.0软件比较3种心脏标志物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在AMI发病6h内,H-FABP对AMI的诊断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TnT和CK-M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FABP是目前早期(0~6h)诊断AMI比较敏感和准确的心脏生化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肝移植后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至2006年3月间8例肝移植后发生GVHD受者的临床资料,通过观察这8例受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以及分析肝功能、血常规、骨髓细胞学、细菌培养、病毒检测和皮肤病理学等检查结果,总结诊断与治疗经验.结果 肝移植受者发生GVHD的临床表现为:术后1~4周出现发热、全身皮疹、全血细胞减少、腹泻和腹痛等,但肝功能正常.皮肤组织病理学表现为:表皮角化不良、松解,棘层细胞水肿,基底层液化变性,真皮浅层淋巴细胞浸润.8例受者经减少免疫抑制剂的用量、有效控制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改善造血功能、防治感染和加强营养支持等治疗后,其中7例康复出院,并长期健康存活;仅1例治疗无效死亡.结论 肝移植后GVHD的诊断主要依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和特异性的皮肤组织病理学改变.诊断明确后应最大程度的减少免疫抑制剂的用量,有效控制GVHD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促进造血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