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4篇
  免费   253篇
  国内免费   207篇
耳鼻咽喉   60篇
儿科学   42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130篇
口腔科学   39篇
临床医学   615篇
内科学   292篇
皮肤病学   32篇
神经病学   44篇
特种医学   154篇
外科学   344篇
综合类   1048篇
预防医学   653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480篇
  4篇
中国医学   427篇
肿瘤学   106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212篇
  2012年   213篇
  2011年   235篇
  2010年   252篇
  2009年   214篇
  2008年   236篇
  2007年   244篇
  2006年   206篇
  2005年   183篇
  2004年   189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4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病历摘要患者男 ,5 1岁 ,中医师 ,因夜尿增多 1年 ,尿常规检查异常 1个月 ,于 2 0 0 0年 1月 2 1日入我院。患者于 1999年 1月开始感觉乏力 ,食欲减退 ,夜尿增多 ,未作尿常规及肾功能检查 ,自服中药调理。同年 6月上述症状加重 ,在北京市某医院检查 ,血肌酐 (SCr) 115 μmol/L(正常值 5 3~ 10 6 μmol/L) ,尿常规阴性 ;同年 9月去该院复查 ,SCr 133μmol/L ,未验尿 ,一直续服中药。同年 12月“感冒”后乏力、食欲不振加重 ,再于该医院复查 ,SCr升至 15 9μmol/L ,尿常规检查异常 (蛋白 ,糖 ,红细胞 ,…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1例青少年起病的伴基底节区和小脑萎缩的低髓鞘化脑白质营养不良(H-ABC)患者的临床特征与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18年3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例H-ABC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 抽取患者及其父母的外周静脉血样, 用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对患者进行检测, 对候选变异进行Sanger测序家系验证和致病性分析。结果患者为31岁男性, 表现为发育迟缓、认知下降及步态异常等。WES检测结果提示其TUBB4A基因存在c.286G>A杂合变异, Sanger测序结果显示患者父母均未携带该变异。经SIFT在线软件分析, 该变异位点编码的氨基酸具有高度的进化保守性。该变异已被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HGMD)收录, 人群携带频率低。经PyMOL软件构建3D结构显示, 该变异对编码蛋白结构及功能可能产生有害的影响。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相关指南, 该变异被评级为可能致病性变异(PS2+PM2Supporting)。结论 TUBB4A基因c.286G>A(p.Gly96Arg)变异可能是H-ABC患者的遗传学病因。上...  相似文献   
53.
上海市徐汇区性病流行特征及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的探讨徐汇区性病流行特征及其趋势。方法对徐汇区1989~1997年的性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89~1997年,徐汇区的性病流行呈现高速、持续和中速增长三个时期,1989~1991年平均增长75.63%;1992~1994年平均增长21.66%;1995~1997年平均递增50.18%。淋病为优势病种;1995年以前20~39岁为高发年龄段,1995年以后,20~44岁为高发年龄段;文化层次较低者发病数较多;工人和经商者发病率较高;新生儿和儿童淋病明显增多;梅毒的发病数在逐年增加,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结论性病防治工作的重点是加强性病防治机构建设,实行匿名就诊,加强对高危人群监测和重点行业人群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54.
脑络通胶囊能够降低不完全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的脑含水量、毛细血管通透性,并且能够降低缺血脑组织过氧化脂质含量,提高过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55.
仙附,芪地强心口服液治疗老年人慢性心功能不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寻求老年人心功能不全有效、安全的治法方药。方法:用仙附、芪地强心口服液与巯甲丙脯酸对照治疗老年心功能不全,观察心脏功能和血浆血管活性肽、临床症状、体征及药物安全性。结果:仙附、芪地强心口服液和巯甲丙脯酸治疗心功能不全总有效率分别为87.5%(28/32)、90.3%(28/31)、90.6%(29/32),三者差别无显著性(P>0.05);在临床近期治愈率方面,分别为43.8%(14/32)、51.6(16/31)、25.0%(8/32),芪地组优于巯甲丙脯酸对照组;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心脏功能和血浆血管活性肽指标等方面都显示明显效果。结论:老年人心功能不全可以益气养阴、温阳治本、活血利水治标为基本大法,仙附、芪地强心口服液是治疗本病的安全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56.
目的 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菌株的检出率、耐药性及ampC结构基因序列进行分析.探讨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菌株的耐药性及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对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阴沟肠杆菌进行产AmpC酶株的筛选,用酶粗提物头孢西丁三维试验结合PCR法检测AmpC酶.并测定产AmpC酶菌株对9种抗菌药物的MIC值。对3株高度耐药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的结构基因和1株敏感菌进行PCR扩增并对产物序列进行分析,测序的菌株与E。cloacae p99进行核苷酸序列比较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比较。结果 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株的检出率为24.6%。产AmpC酶菌株多呈多重耐药,产AmpC酶耐药菌对9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由高至低为头孢西丁、头孢噻肟、阿米卡星、氨曲南、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头孢吡肟、亚胺培南。阴沟肠杆菌耐药株ampC结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E.cloacae p99的同源性为99%.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仅Ala-58→Pro发生点突变。结论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细菌检出率较高。产AmpC酶细菌多呈多重耐药,亚胺培南是治疗产AmpC酶细菌感染的较可靠的药物。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是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原因之一,其ampC结构基因突变可能与其耐药性有关。  相似文献   
57.
101株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调查分析阴沟肠杆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1年4月-2002年11月从临床分离的101株阴沟肠杆菌采用琼脂平皿对倍稀释法测定12种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析耐药情况。结果:阴沟肠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辛的耐药率高达99.00%、87.13%,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的耐药率高于50%,对关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低于40%,亚胺培南对90%以上的分离株具有抗菌活性。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交叉耐药严重。结论:阴沟肠杆菌耐药水平高,多重耐药现象普遍存在。亚胺培南对其抗菌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58.
2000~2002年我院常见细菌的分离率与耐药监测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目的 了解 2 0 0 0~ 2 0 0 2年常见菌的分布与耐药状况。方法 采用上海新和公司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对分离的菌株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占前五位 ,且有逐年增加趋势。大肠埃希氏菌对亚胺培南、头孢西丁、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在 30 %以下 ,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在 30 %以下 ,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低于 11% ,其余抗生素耐药率均高于 30 %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在 10 %以下 ,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为零 ,对其余抗生素的耐药率波动较大 ,特别是 2 0 0 2年的耐药率显著上升。结论 动态了解病原菌的分离率 ,熟悉抗生素的敏感性和耐药率有助于临床医生合理应用抗生素 ,制定正确的抗感染方案。  相似文献   
59.
目的用喉癌裸鼠模型研究抗人喉癌单克隆抗体的免疫导向作用,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和方向。方法用高效碘标法标记三株混合抗人喉癌单克隆抗体(McAbLC)经腹腔注入人喉癌裸鼠模型体内,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inglephotonemissioncomputedtomography,ECT)扫描显像并测定肿瘤、血液和组织单位质量浓集的放射性占注入总放射性的百分比(%ID/g)和肿瘤与主要器官组织的放射性比值(T/NT)。结果单克隆抗体在一定时限内能够选择性的浓集在移植瘤组织内,96h可获得满意的肿瘤显像,实验组肿瘤组织的%ID/g为18.8±0.61,对照组肿瘤组织的%ID/g为4.46±0.8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t=34.97)。结论用放射性核素标记抗人喉癌单克隆抗体在活体内能选择性地与人喉癌细胞结合,用ECT扫描可以识别肿瘤所在的部位和大小,对肿瘤病灶及转移病灶的定位诊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0.
维药祖卡木颗粒剂澄清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三种天然澄清剂ZTC、101果汁澄清剂、壳聚糖与乙醇对维药祖卡木水提液的澄清效果。方法:通过用HPLC法测定祖卡木药液中大黄酚及甘草酸的含量,以有效成分的保留率及固形物收率为指标对4种澄清剂进行比较研究。结果:ZTC天然澄清剂、101果汁澄清剂、壳聚糖、乙醇澄清的药液中大黄酚的保留率分别为85.94%,86.64%,84.47%,89.67%。甘草酸的保留率分别为95.18%,83.30%,83.90%,81.82%。固形物收率分别为17.58%,16.23%,18.12%,17.04%。结论:澄清剂与乙醇沉淀法相比可提高有效成分含量,保持固形物的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