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32.
赵自改  陈操  付勇 《浙江医学》2019,41(13):1409-1411
目的探讨儿童突发性耳聋的药物治疗及临床效果。方法对20例(24耳)突发性耳聋患儿予有效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2mg/kg,静脉滴注,1次/d)、鼠神经生长因子(20滋g,肌肉注射,1次/d)、甲钴胺(0.25mg,静脉注射,2次/d)、前列地尔[5ng/(kg·min),泵注]、复方右旋糖酐40(10ml/kg,静脉滴注,1次/d)、尼莫地平(1mg/kg,口服,2次/d)等综合治疗,疗程4~18d;治疗结束后进行听力学测试,比较治疗前后听阈值,并分析首诊病程、听力损失程度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治疗后总体听阈值为(45.90±30.50)dBH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72.40±12.73)dBHL(P<0.05)。不同听力损失程度(中、重、极重度)的耳朵治疗后听阈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重度组均明显低于极重度组(均P<0.05)。24耳治愈6耳、显效1耳、有效8耳、无效9耳;不同病程、听力损失程度的耳朵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儿童突发性耳聋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与首诊病程及听力损失程度有关,对于首诊病程较短、听力损失程度相对较轻的患儿,及时予有效剂量激素及营养神经、改善血循环、降低血黏稠度、扩张血管的药物治疗,能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3.
陈嘉  石琦  陈操  董小平 《疾病监测》2022,37(2):172-175
目的 探究CXCL1在朊病毒感染细胞模型SMB-S15中的变化特征,比较感染细胞内朊病毒含量变化对CXCL1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通过荧光定量PCR、蛋白免疫印迹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朊病毒感染细胞模型SMB-S15及其对照细胞SMB-PS、SMB-RES中CXCL1的转录及翻译水平进行分析.利用ELISA...  相似文献   
34.
陈操  石琦  周伟  张宝云  高晨  田婵  韩俊  董小平 《疾病监测》2011,26(11):844-847
目的 了解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下同)克-雅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的发病情况、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 对2010年中国CJD监测网络获得的可疑CJD病例的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收集患者脑脊液及血液样品,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脑组织中PrPS...  相似文献   
35.
陈操  史晨辉  刘维钢 《农垦医学》2009,31(6):550-552
椎间盘退变是一系列脊柱退行性疾病的前提和基础病理过程。目前引起椎间盘退变的确切机制尚无定论,但研究发现椎间盘中的炎性因子在椎间盘退行性变的病理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就炎性细胞因子在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6.
鼻渊为中医病名,临床以鼻流浊涕不止,伴鼻塞、头痛、嗅觉减退为主要表现。西医学的急、慢性鼻窦炎可参与本病辨证论治。本病多迁延日久,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在长期医疗实践中,笔者总结出一点心得体会,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37.
石琦  陈操  董小平 《疾病监测》2016,31(5):360-364
目的 朊病毒病又称可传播性海绵状脑病,是一类侵袭人类及多种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传染性退行性脑病。1986年,在英国的农场最先发现疯牛病,随后大面积暴发,在1992年达到高峰,而由食用疯牛病病牛之后出现的变异型克雅氏病出现于1995年,并在2000年达到高峰。由于严格禁令、彻底的扑杀以及主动的监测,虽然疯牛病和变异型克雅氏病在过去的三年里还未完全清零,但短期内大规模反弹的可能性非常之小。人类朊病毒病的全球监测始于1993年的部分欧洲国家,很快扩展到绝大部分欧洲国家、北美、大洋洲和东北亚,包括我国自2006年正式启动全国克雅氏病监测。这些监测体系的建立都为防止再次出现灾难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8.
冯晔囡  夏影  陈操  许文波 《疾病监测》2021,36(10):990-995
基于Pango命名法,全球曾经或正在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亚型或分支已有1 379个(截至2021年9月20日)。 由于传播力、免疫逃逸能力更强的变异株逐渐成为绝对优势流行株,很多基因型别已经消失或接近消失。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了4种关切变异株、5种关注变异株和11种需进一步监测的变异株。 目前,Delta变异株取代Alpha变异株成为全球优势流行毒株,也是近期我国输入病例和导致输入关联本土疫情的主要毒株。 同时,在南美洲部分国家流行的Gamma和Lambda变异株,在南美洲和北美洲部分国家流行的Mu变异株,以及在南非流行的C.1.2变异株,同样引起全球的高度关注。 本研究对SARS-CoV-2基因组的变异变迁、重要变异株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结合SARS-CoV-2变异株的流行现状提出了下一步科学研究关注的要点。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深盘型假体对全膝关节置换初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2006年6月~2012年1月,本组应用深盘型垫片假体行TKA的76例(97膝)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2~6年,平均4.2年,其中女65例,男11例;年龄55~78岁,平均65.8岁;选择男女共76名志愿者,年龄在18~42岁之间,平均30.5岁,随机左右膝。对比TKA组术前、术后KSS评分、功能评分、膝关节ROM、股骨后髁偏心距;对比TKA组与志愿者组膝关节从伸直位到最大屈曲位时股骨相对于胫骨前后移动的距离。结果 TKA组手术前后膝关节KSS评分、功能评分及膝关节RO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股骨后髁偏心距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KA组膝关节从伸直位到最大屈曲位时股骨相对于胫骨向后移动距离之差(6.24±2.45)mm。志愿者组膝关节伸直至最大屈曲位时股骨相对于胫骨向后移动距离之差(10.87±1.49)m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术后出现伤口浅表感染,经处理后痊愈。1例术后出现膝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经二期翻修痊愈出院。术后随访X线片观察膝关节假体位置、力线、固定性能等均显示良好,无松动、透亮线等异常表现。结论使用深盘型膝关节假体行TKA术,初期临床疗效满意;TKA组术后膝关节伸直至最大屈曲位时股骨相对于胫骨后移距离较志愿者组短。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伤椎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和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方法]自2005年3月~2010年3月3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传统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同时经伤椎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成形植骨技术,分别测量术前、术后和随访时椎体前缘高度、脊柱Cobb角,椎管内占位百分比并做统计学分析,术后和随访时采用CT对伤椎进行层厚1 mm,间隔1 mm的扫描,做多平面重建图像,观察植骨充填和骨愈合情况。以ASIA 2000分级标准评定神经功能;以Charles标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随访1~5年,平均3年,无断钉、断棒及内固定松动发生,手术前后伤椎椎体的前缘高度、脊柱矢状位Cobb角,椎管占位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与手术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伤椎椎体的CT扫描及重建为植入骨填满伤椎空腔,1例打压植骨力度过大,植入骨自椎体侧前方溢出;骨愈合28例,部分骨愈合7例,但未出现其他并发症,无骨不愈合者。神经功能ASIA分级提高1~3级,临床疗效优良率为85.7%。[结论]经椎弓根伤椎固定结合伤椎成形椎体内植骨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满意,进一步提高伤椎骨愈合质量是该手术需完善的,CT扫描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