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6篇
特种医学   10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目的探讨功能性窦性心动过缓与晕厥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常规心电图检查显示窦性心动过缓的3例年轻反复晕厥患者行各种检查包括动态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心脏彩超、颈部血管超声、头颅颈椎MRI、监测血压、监测血糖、甲状腺功能等检查,并行阿托品试验。结果 3例常规心电图检查显示窦性心动过缓的年轻反复晕厥患者,各项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阿托品试验均为阴性。3例患者均植入永久双腔心脏起搏器,模式调为AVD,并随访1年,未再有晕厥发作。结论功能性窦性心动过缓也可引起晕厥,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是预防晕厥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2.
53.
本文报告用心宝丸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87例,结果显示: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85%以上;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80%,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CSNRT)、心输出量(CO)及射血分数(EF)均显著改善(P<0.01);24h 动态心电图监测平均心率明显提高(P<0.01)。说明心宝丸能改善窦房结功能及心功能、提高基础心率,近期疗效稳定,无明显副作用。但对严重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频繁阿一斯综合征发作者疗效欠佳,仍以安装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为宜。  相似文献   
54.
无创电生理检查通过经食管电极起搏心房(TEAP)并观察记录不同方式起搏引起的电生理效应,对空立性心动过速(SVT)的诊厮、鉴别诊断、判明其发病机制及治疗选择提供重要依据。我院自1984年以来开展TEAP检查,共检查SVT140余例(包括作者在北京、上海学习期间检查的病例),现将资料完整的89例检查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本组为住”院或门诊病人,男52例,女37例,年龄19~58岁(平均38.9岁),病程1~15年(平均7.5年)。合并高血压病4例,冠心病5例,预激综合征(显性)25例,余病因不明。心功能(NYHA标准)Ⅰ…  相似文献   
55.
目的 观察右室起搏对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的远期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方法 采用有创血液动力学监测及超声多普勒方法观察右室起搏前、后 (2小时、12周、4年 )病人的血液动力学及形态变化。结果 右室起搏 4年后临床症状、心功能、血流动力学及形态学均显著改变 ,尤其二尖瓣前向运动 (SAM)、左室流出道 (LVOT)血流速、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 (LVOTG)、左室舒张末压 (LVEDP)、心输出量 (CO)及心脏指数 (CI)改善更为显著 (P <0 .0 0 1) ,肥厚的室间隔显著变薄 (P <0 .0 5 )。结论 右室起搏能显著地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 ,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 ,其远期疗效显著 ,并发现能逆转肥厚的室间隔及左室游离壁 ,改善LVOT梗阻。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左西孟旦联合托伐普坦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82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以左西孟旦联合托伐普坦,对照组只用左西孟旦,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7天测量患者心率、收缩压、射血分数(EF)、24小时尿量,比较观察其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心率、收缩压、EF、24小时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以上四项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明显降低患者心率(P0.05)、收缩压(P0.01),增加24小时尿量(P0.01),提高EF值(P0.0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方法均能明显改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与对照组比较,左西孟旦联合托伐普坦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疗效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57.
20例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应用右室起搏治疗后显示收缩期二尖瓣前向运动(SAM)及左室流出道(LVOT)血流速度显著减轻(P〈0.001),LVOT明显增宽,左室舒张末压及LVOT压力阶差显著降低(P〈0.001),心输出量及心脏指数明显增加,症状及心功能明显改善。提示右室起搏通过室间隔预先激动导致在收缩早、中期与左室后壁呈反向运动,使LVOT增宽、血流速度减慢,从而消除Venturi氏效应及SAM  相似文献   
58.
报道老年冠心病患者、老年及青年健康者的窦房结功能测定(包括SNRT、CSNRT、SNRTI、SACT及AVNC文氏点)结果,显示老年冠心病与老年健康者的窦房结功能均较青年人降低(P<0.05),但老年冠心病患者与老年健康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并对老年人窦房结功能减退的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9.
<正>永久起搏器置入作为一种常见的介入性治疗,因其操作相对简单,疗效确切,应用越来越广泛。但作为一种有创性操作,并发症的发生不可避免,而且有时处理困难。笔者分析了432例永久起搏器置入术的并发症情况,探讨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0.
1 病历简介患者女性,60岁,因绞窄性肠梗阻伴感染性休克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差,呼吸深慢,血压10.4/8:5kPa,意识淡漠,皮肤湿冷,弹性差,双侧瞳孔轻度散大,对光反射迟钝。两肺呼吸音粗,心率124次/min,律齐,腹膨隆,肝脾肋下未及,腹部叩诊呈鼓音,肠鸣音消决,四肢肌力减退,腿反射减弱。血液检查:钾3.4mmol/L,钠134.0mmol/L,氯9.8mmol/L,钙2.3mmol/L,CO_2CP 12.2mmol/L,BUN24.0mmol/L,Cr141.0μmol/L,WBC 16.5×10/L,N0.88,L 0.12。入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