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4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了解梅州市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管理状况,促进全市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的能力建设,提高检测水平.方法 使用艾滋病网络实验室考核量化表对梅州市28家艾滋病筛查实验室进行督导检查,内容包括组织和人员、设施、设备、实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网络实验室检测信息上报情况.结果 各筛查实验室均基本符合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LS-2)要求,人员均符合规范要求,均配备了常用仪器设备,可满足检测需要.绝大多数实验室均能建立实验室安全制度和覆盖主要工作内容的标准操作程序(SOP),不断加强实验室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实验室废弃物存在安全隐患,8家实验室(28.57%)对废弃物未消毒就直接废弃,7家(25.00%)没有进行质量控制.结论 仍需进一步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确保艾滋病检测工作质量和生物安全.  相似文献   
22.
目的:比较1992年与2002年全年某综合性医院医学心理专科门诊抑郁症患者的药物治疗及随访率变化。方法:分别选取1992年1月1日—12月31日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心理门诊就诊的抑郁症初诊病例以及2002年1月1日—2002年12月31日就诊的抑郁症初诊病例,记录其药物应用情况及初诊后1个月、6个月、1年、3年和5年的复诊和失随访情况。结果:初诊抑郁症患者1992年35例,2002年305例,10年间增长了约9倍。常用抗抑郁药物1992年为三环类(71.34%),2002年则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95.41%)(P〈0.05)。门诊抑郁症患者坚持门诊复诊、随时间推移下降,1992年与2002年的1个月、6个月、1年、3年、5年门诊复诊率分别为42.86%和53.77%、22.86%和34.43%、22.86%和26.89%、11.43%和12.79%、5.71%和10.49%。结论:10年间门诊抑郁症患者的就诊例数明显增加,抗抑郁药物的应用种类发生了显著变化,但维持治疗、坚持门诊随访者的比例仍较低。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措施对肿瘤患者心理痛苦、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月于我院肿瘤科进行治疗的16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认知行为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心里痛苦程度、不良情绪以及生活质量等指标的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里痛苦评分以及焦虑、抑郁量表评分;5项功能量表评分项目(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2项症状量表评分项目(疲劳、恶心呕吐);4项单项量表评分项目(呼吸困难、失眠、食欲丧失、便秘)以及总体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认知行为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痛苦以及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发生率,提高患者总体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4.
患者,男,56岁。1999年3月30日晚10时突感右手无力,持物落地,右下肢跨步困难,讲话不清,当时无头痛呕吐,即卧床休息,一个多小时后症状突然消失。第2天上午照常上班,下午来我院门诊。以往无类似发作,有高血压、高血脂史,无糖尿病史。查体:神清语明,对答切题,血压19/11kPa,双侧鼻唇沟相等,伸舌不偏,四肢肌力V°,双侧病理反射阴性。心律齐,72次/分,各瓣膜区未闻杂音。病后16小时头颅CT示右颞顶深部侧脑室后角旁小片出血,出血量约0.5毫升。病程第15天复查头颅CT此高密度影消失。讨论 本…  相似文献   
25.
目的了解百色市城乡居民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的流行状况,为制定慢性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百色市2县(区)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1 200人,进行问卷调查和身高、体重、腰围、血压及血糖、血脂测量;采用Epi 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人群吸烟率、饮酒率分别为18.8%、10.3%;食盐摄入过多率、红肉摄入过多率、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率分别为16.4%、48.5%、75.1%;体力活动不足率为8.3%;人群超重率、肥胖率、高血压患病率、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28.0%、6.4%、35.1%、9.8%,标化率分别为26.4%、6.7%、26.3%、7.7%;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患病率、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患病率、高甘油三脂血症患病率分别为9.6%、13.5%、10.0%、11.5%,标化率分别为7.0%、12.1%、8.0%和1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965,95%CI:1.725-2.238)、性别(OR=0.536,95%CI:0.379-0.758)、民族(OR=1.616,95%CI:1.275-2.047)、饮酒(OR=3.027,95%CI:1.904-4.814)、体质指数≥24.0 kg/m~2(OR=2.011,95%CI:1.508-2.682)、低高密度脂蛋白(OR=0.564,95%CI:0.359-0.887)、高甘油三酯(OR=1.724,95%CI:1.063-2.797)等是高血压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百色市城乡居民超重率、肥胖率、高血压患病率、糖尿病患病率、血脂异常率处于较高水平,人群中吸烟、危险饮酒、膳食结构不合理和体力活动不足,应作为城乡居民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干预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26.
社区健康档案管理信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社区健康档案管理的存在问题,提出健康档案的发展方向,并阐述建立基于区域卫生系统平台上的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对健康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27.
陈志青 《北方药学》2011,8(11):39-39
目的:观察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按常规分离精索,游离疝囊,将疝修补片置入内环口,修补缝合固定.结果:术后切口轻度疼痛28例,中度疼痛1例,切口红肿1例,阴囊积液1例,阴囊肿胀1例,平均住院6~8天.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具有术中、术后疼痛轻,术后恢复时间短、复发率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8.
目的:了解梅州地区流感的病原学及流行特征,为流感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立监测网络哨点,采集门诊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标本,采用Real-time PCR方法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2010年共检测流感标本510份,检出82份阳性,总阳性率为16.08%。其中B型52份,占63.41%;H3型22份,占26.83%;H1N1型8份,占9.76%。结论:2010年梅州市流感以B型为优势毒株,发病高峰在4月-6月份,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是主要感染人群。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联络精神病学会诊的重要意义。方法对我院近2年512例申请精神医学会诊的患者、精神障碍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中以器质性精神障碍(36.52%)、焦虑障碍(24.80%)和抑郁症(19.34%)为最常见。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疾病的患者中以焦虑障碍为主,内分泌系统疾病以抑郁障碍为主,神经系统以器质性精神障碍和抑郁障碍为主,急诊患者以器质性障碍和抑郁障碍为主,而外科、泌尿系统疾病、癌症或肿瘤、外伤患者以器质性障碍为主。结论综合性医院开展会诊一联络精神医学服务是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精神病学的联络和教学工作将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份。  相似文献   
30.
综合医院心理门诊焦虑障碍10年就诊变迁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门诊焦虑障碍患者在不同年代的诊治情况及复诊情况变迁。方法比较1992年度与2002年度就诊的、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焦虑障碍诊断标准中的广泛性焦虑(GAD)、惊恐障碍(PD)和强迫症(OCD)三个亚型门诊初诊患者(1992年共69例,2002年共271例)的诊断治疗及复诊情况。结果随着随访时间推移,门诊焦虑障碍患者复诊比例逐步下降,GAD患者第一个月复诊比例为62.5%(1992年)与44.4%(2002年)、第五年分别为9.4%和15.6%;PD患者第一个月复诊比例为44.4%(1992年)与47.5%(2002年)、第五年分别为16.7%和20.0%;OCD患者第一个月复诊率为68.4%(1992年)与35.1%(2002年)、第五年分别为15.8%和8.1%。同一随访时点三个亚型间的复诊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门诊焦虑障碍患者急性期就诊频度较高,但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月平均就诊次数逐渐减少。结论2002年度的门诊焦虑障碍患者的就诊人数较10年前(1992年度)显著增加,但长期治疗患者依从性仍较差,因此需要重视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