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1.
脾破裂是腹部挫伤中最多见的损伤。我们三间医院自1972年至1978年底共收治腹部挫伤157例,如除去29例腹壁损伤,则伴有内脏损伤者仍有128例,其中单纯脾脏破裂者44例,脾破裂伴有其他脏器损伤者13例(其他部位损伤则未计算在内),两者共57例,占全部128例的44.53%。共死亡5例(1例为单纯脾破裂,4例为多脏器损伤),总死亡率为8.76%。  相似文献   
12.
下肢长骨骨折术后不愈合的原因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46例下肢长有骨折术后不愈合病例;认为不愈合的主要原因是:(1)手术后未能正确进行了功能锻炼;(2)刀口感染;(3)内固定不牢;(4)手术损伤大。因此,预防上述四种情况,减少骨折术后不愈合,有选择地采用石膏外固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外固定架加压固定(或结合肢体延长术)和中药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治疗下肢长骨骨折术后不愈合。强调再次手术时必须减少骨膜损伤和植骨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3.
14.
背景 传统的骶管注射或术中使用神经阻滞药物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或术后早期炎性水肿引起的神经根性疼痛的有效方法。然而,用于神经根鞘内及其周围的神经阻滞药物作用时间短,疗效有限,仍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目的 观察LDH术中神经根鞘内及其周围用药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椎板开窗髓核摘除、神经根管扩大术治疗的LDH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n=30,给予神经根鞘内及其周围用药)、B组(n=30,给予神经根鞘内用药)、C组(n=30,不做特殊处理)。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神经根性疼痛情况;记录术前及术后第1、3、6、10天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第3、6、10天日本骨科学会治疗评估评分法(JOA)评分;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C组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长于A组,术后神经根性疼痛发生率高于A组(P<0.05);C组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长于B组,术后神经根性疼痛发生率高于B组(P<0.05)。干预方式与时间在VAS评分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方式、时间在VAS评分上主效应显著(P<0.05)。B组、C组术后第1、3、6、10天VAS评分高于A组(P<0.05);C组术后第1、3、6、10天VAS评分高于B组(P<0.05)。A组、B组、C组术后第1、3、6、10天VAS评分均低于本组术前(P<0.05)。干预方式与时间在JOA评分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方式、时间在患者JOA评分上主效应显著(P<0.05)。B组、C组术后第6、10天JOA评分低于A组(P<0.05);C组术后第6、10天JOA评分低于B组(P<0.05)。A组、B组、C组术后第3、6、10天JOA评分均高于本组术前(P<0.05)。3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LDH术中神经根鞘内及其周围用药可能通过提高药物的作用时间来延长镇痛时间,促进LDH术后早期恢复,减轻术后神经根性疼痛,减少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法对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将3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6例),治疗组口服"骨蚀汤"治疗,对照组采用骨肽片口服治疗;2组患者治疗12周后,根据症状、体征及X线表现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1.25%,对照组有效率为68.75%,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6.
侯树德  陈德强 《光明中医》2012,27(11):2239-2240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外用治疗糜烂型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从2010年4月至2011年2月共10个月将门诊收治的260例糜烂型湿疹,按就诊顺序奇数分为对照组,偶数分为治疗组,进行治疗,观察2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5%。结论康复新液外用对糜烂型湿疹有创面干燥快,无明显刺激,渗出液迅速减少,不反复等优点,治疗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初步探索PTEN基因ⅣS4位点多态性与群乳腺癌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基于人群的病例-对照研究,以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进行基因分型,检测210例乳腺癌患者和210例健康女性的PTEN基因ⅣS4位点多态性。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计算比值比OR值及95%CI。结果:与PTEN基因ⅣS4-/-基因型相比,ⅣS4+/+基因型显著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校正的OR=0.610,95%CI:0.380~0.980,P=0.041)。结论:PTEN基因ⅣS4位点ⅣS4+/+基因型是乳腺癌发病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颈前超低位小切口甲状腺腺瘤切除术的疗效,临床经验和手术注意事项,并与传统手术进行比较。方法:将我院术前确诊的单发最大直径小于4cm的26例行颈前超低位小切口切除的甲状腺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具有可比性的30例传统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肿块均被完整切除,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无声音嘶哑、呛咳、继发血肿等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病例。超低位小切口组患者的疤痕长度、术中出血量、患者满意度、住院天数及医疗费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前超低位小切口甲状腺腺瘤手术创伤小、切口美观、费用低、能有效避免神经、血管损伤、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椎间盘源性马尾神经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我院脊柱骨科2010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15例椎间盘源性马尾神经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运用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思路分析椎间盘源性马尾神经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与处理策略。结果:出院后随访3个月-2年,平均1年,优良率80%。结论:中西医结合在椎间盘源性马尾神经综合的诊疗过程中可以起到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3.0 T磁共振SWI对颅内静脉血管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3.0 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shted imaging,SWI)对颅内静脉血管瘤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征性.资料与方法 采用3.0 T磁共振SWI序列,回顾性分析经DSA或病理证实的12例颅内静脉血管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与常规磁共振成像(cMRI)和传统T2*WI进行对照.结果 SWI显示颅内静脉血管瘤12例(100%),T2*WI显示9例(75%),cMRI显示4例(33%).cMRI表现为流空信号,呈"星芒"状或"管"状聚集,T2*WI表现为"星芒"状低信号,而SWI能够清晰显示脑白质内"伞"样聚集的髓质静脉,经增粗的汇集静脉向硬膜窦或室管膜引流,形成典型"海蛰头征".结论 SWI能清晰显示小静脉,对颅内静脉血管瘤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