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0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103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81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336篇
内科学   143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63篇
特种医学   135篇
外科学   273篇
综合类   684篇
预防医学   311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260篇
  7篇
中国医学   195篇
肿瘤学   6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用静态染毒柜进行正己烷染毒,研究染毒柜内正己烷浓度变化与时间关系。方法:分别在染毒后0、60、120、180和240 min吸取静态染毒柜中的气体,用气相色谱仪测定正己烷浓度。结果:低剂量正己烷(2.0g/m3)在染毒0~180 min内浓度相对较稳定,不同时间段正己烷浓度没有显著性差别(P>0.05),直到240 min时浓度才有明显下降(P<0.05)。中剂量正己烷(10.0 g/m3)在染毒0~60 min时间浓度变化较小(P>0.05),120 min时浓度明显下降(P<0.05),但120~180 min浓度又趋于稳定。高剂量正己烷(50.0 g/m3)染毒,其浓度随染毒时间延长明显下降,各检查点浓度都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使用静态染毒柜染毒低剂量正己烷浓度能维持较长时间的恒定,中剂量维持浓度恒定时间较短,高剂量正己烷染毒不适合用静态染毒柜。  相似文献   
992.
陈建 《山东医药》2007,47(36):109-110
回顾性分析2000~2007年收治的9例蝶窦真菌球的影像学特点与和鼻内镜手术治疗结果。发现CT检查有其特征性表现,是诊断本病的主要影像学方法。鼻内镜下经蝶窦前壁自然口治疗蝶窦真菌病,具有微创和疗效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993.
人结肠癌HCT116细胞系肿瘤干细胞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讨结肠癌HCT116细胞系的肿瘤干细胞相关特性,为结肠癌干细胞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取HCT116细胞在无血清条件下培养,观察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的增殖分化情况,采用限量稀释法计数细胞的克隆球形成率,并观察细胞及克隆球的生长、增殖、分化情况.取HCT116细胞(5×10~3、5×10~4个)接种4周龄雌性NOD-SCID小鼠,观察3~8周,分析其致瘤性和病理学特征.采用流式细胞仪和免疫荧光染色法分别检测HCT116细胞CD133、CD44、ABCG2的表达,RT-PCR和Western blotting 检测CD133的mRNA和蛋白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分化过程中HCY116克隆球上CK20的表达.结果 41.47%±1.28%的HCT116细胞能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形成克隆球,第二代克隆球形成率仍保持在较高水平(32.53%±2.32%).HCT116细胞在无血清条件下培养72h可形成克隆球,且至少可传15代以上.5×10~3个HCT116细胞接种至小鼠皮下5~6周后即可形成移植瘤.大部分HCT116细胞为CD133~+ CD44~+,并表达ABCG32蛋白.HCT116细胞的克隆球分化至第4天即可检测到CK20表达.结论 大部分HCT116细胞具有肿瘤干细胞特性,可作为肿瘤干细胞研究的理想对象.  相似文献   
994.
995.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中胆(肝)总管横断伤的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年1月-2008年3月3362例胆囊切除术中5例胆(肝)总管横断伤的临床特征、处理方法及效果。结果2例为肝总管横断,3例为胆总管横断伤。1例行胆肠内引流,4例行胆总管对端吻合术。术后均无胆漏并发症。1例用丝线对端吻合术后支撑管脱出,出现胆管狭窄、胆管炎2个月后改行胆肠内引流,随访15年,无腹痛、发热、黄疸发生;1例行胆肠内引流者拔除胆肠支架引流管后2个月内3次发生胆管炎,保守治疗,随访5年无腹痛、发热、黄疸发生;3例对端吻合者分别随访1、2、4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根据损伤胆管的类型及术者的经验,选择对端吻合或胆肠内引流处理胆(肝)总管横断伤可获得理想结果。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3D-FIESTA序列在内听道和内耳膜迷路的MR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方法对12例疑有内耳和内听道疾病应用3D-FIESTA序列两侧耳同时扫描,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强度投影(MIP)和内窥镜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观察3D-FIESTA序列对内听道和内耳膜迷路解剖结构及病变的显示。结果3D-FIESTA序列扫描结合多种计算机后处理技术对内听道内血管及神经和内耳膜迷路显示清晰,能够清晰显示病变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论3D-FIESTA序列对内听道和内耳膜迷路的病变显示有其独到之处,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7.
听力损害是新生儿常见的异常之一,我国每年出生的2000万新生儿中约有3万听力损害,其中先天性听力障碍占全部先天性疾病的第1位。为及早发现小儿听力障碍,实施早期干预,本所自2003年1月起开展新生儿常规听力筛查,现将2003年~2005年1659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预缺氧对严重低压缺氧引起大鼠海马神经细胞损伤及学习记忆能力降低的保护作用.方法 ①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单纯缺氧组、预缺氧复合缺氧组.光镜和电镜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变化;TUNEL法检测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②单纯缺氧组和预缺氧复合缺氧组大鼠进行穿梭箱主动回避训练,随后进行低压缺氧,观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结果 预缺氧复合缺氧组大鼠CA1区神经元病理改变较轻,神经元凋亡显著低于单纯缺氧组(P<0.05);预缺氧复合缺氧组大鼠在严重缺氧后受电击次数和主动逃避时间的增加显著低于单纯缺氧组(P<0.05).结论 缺氧引起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等病理改变,并导致学习记忆能力降低;预缺氧对海马CA1区神经元的缺氧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并能有效减轻严重缺氧所导致的学习记忆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999.
槐定碱体外抗乙肝病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槐定碱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HBeAg和Pre-S1的影响,探讨槐定碱的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方法采用HepG2.2.15细胞模型进行体外培养,给予不同浓度槐定碱,作用9天后收集上清液,用MTT法观察槐定碱对HepG2.2.15细胞的抑制作用,用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HBsAg、HBeAg和Pre-S1的分泌,观察药物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V病毒抗原的影响,从而评价药物的抗HBV作用。结果槐定碱对HepG2.2.15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为6.86E-3M。在该浓度下对HBsAg和HBeAg的50%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339mmol和0.356mmol,治疗指数分别为20.21和19.26;浓度为0.001mmol时对Pre-S1的抑制率为62.20%。结论:槐定碱具有一定的抗HBV作用,属低毒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000.
酸枣仁汤对血虚、阴虚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酸枣仁汤对血虚及阴虚模型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方法:小鼠造失血性贫血模型及甲亢型阴虚模型,分别观察酸枣仁汤对自发活动,对戊巴比妥钠阈上、阈下剂量诱导的小鼠睡眠的影响。结果:酸枣仁汤使血虚及阴虚模型小鼠的自发活动次数减少,戊巴比妥钠诱导的睡眠潜伏期缩短,睡眠时间延长,协同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诱导睡眠。结论:酸枣仁汤对血虚、阴虚模型小鼠有镇静催眠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