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3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102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81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336篇
内科学   143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63篇
特种医学   135篇
外科学   268篇
综合类   678篇
预防医学   309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259篇
  4篇
中国医学   193篇
肿瘤学   6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对比扫描的最佳时间与技术。  相似文献   
32.
全芳香族热致性液晶聚酯具有高强度高模量优越性能,近年来在国内外受到重视。2,6-取代的萘环结构引入全芳香族聚酯主链后可提高聚合物的液晶性和热稳定性,且能一定程度地降低聚合物的熔融温度,便于成型加工。2,6-萘二甲酰氯是合成这类聚芳酯的常用单体,  相似文献   
33.
电磁脉冲辐射对猕猴凝血机制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电磁脉冲对猕猴凝血机制影响。方法:经高场强电磁脉冲源以6×104V/m全身辐照5只猕猴,于照前及照后1、3、7、14、28及90d下肢前静脉采血,采用AYW-8001型血凝仪检测电磁脉冲对动物血浆中TT、PT、APTT及FIB的影响。结果:动物血浆中TT于伤后1d及14~28d延长,APTT于伤后1d延长,FIB含量于伤后14d减少,PT在照射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电磁脉冲照射可对实验猕猴凝血机制产生影响,可通过TT、APTT延长和FIB含量减少而使机体凝血机制发生障碍。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细胞内内皮高表达脂多糖相关因子1(endothe-lial-overexpressed lipopolysaccharide-associated factor 1,EOLA1)基因表达后细胞生长的变化。方法构建EGFP-EOLA1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EGFP-N2/EOLA1,转染ECV304细胞,G418压力筛选获得稳定表达株;设计靶点特异性的寡核苷酸,连接到经BamHⅠ和HindⅢ酶切线性化的pSlincer3.1/H1质粒上。转染重组质粒到稳定表达EGFP-EOLA1融合蛋白的ECV304细胞,检测靶基因的抑制情况,观察EOLA1表达被抑制后细胞生长的改变。结果抑制EOLA1表达后ECV304细胞生长明显减慢。结论EOLA1基因在细胞内参与了细胞生长的调控。  相似文献   
35.
乙肝病毒(HBV)的清除和预后转归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宿主的免疫应答。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复合体是调节机体免疫应答的重要基因群,为此,我们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了上海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LA Ⅰ类中的A位点与HLA Ⅱ类中的DRB1位点的基因分布,以探索乙型肝炎慢性化与HLA-A和HLA-DRB1的可能关联。  相似文献   
36.
活体亲属供肾肾移植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总结分析活体亲属供肾肾移植的手术和治疗经验 ,探讨其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 33例活体亲属供肾肾移植的临床资料 ,包括手术方法和创新、免疫抑制药物的用药方案及临床效果 .结果 本组全部切取左肾 ,经腹手术 ,手术顺利 ,移植肾在开放血液循环后 1~ 10分钟内分泌尿液 .供体肾功能在 1周内恢复正常 ,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受者仅 2例出现急性排斥反应 .全部受者至今存活 ,肾功能良好 .结论 活体亲属供肾 ,移植效果明显优于尸体供肾肾移植 .排斥反应发生率低 ,恢复顺利  相似文献   
37.
肝外胆管梗阻病变MSCT曲面重建胆管成像与MRCP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MSCT)曲面重建(CPR)胆管成像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肝外胆管梗阻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66例经B超检查提示有肝外胆管梗阻病变的患者,采用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FSE)序列,行MRCP检查,同期采用10mm层厚层距,使用血管对比剂,行MSCT增强扫描,将门静脉期图像采用2.5mm层厚、1.25mm层距重建,获得轴面源像(ASI),数据传输至图像工作站,作CPR胆管成像。比较CPR胆管成像、MRCP对肝外胆管梗阻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价值。结果CPR胆管成像、MRCP成功率为100%;CPR胆管成像、MRCP均对肝外胆管梗阻部位做出明确诊断,定位诊断率为100%;CPR胆管成像、MRCP定性诊断率分别为95.5%和80.9%。结论CPR胆管成像、MRCP对肝外胆管梗阻病变均能明确定位,CPR胆管成像定性诊断率明显高于MRCP,CPR胆管成像显示胆管及其周围病变与扩张胆管的关系更直观。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索模拟教学法在临床相关本科专业流行病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平行开课的4个临床相关专业大班按整群随机的方法分为试验组(n=162)和对照组(n=166),对照组按传统方法教学,试验组给予基于模拟流行病学调查/试验的案例讨论教学法,课终采用问卷结合考试成绩评价教学效果。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或秩和检验。结果 试验组对于流行病学课程的学习兴趣(Z=-3.820,P<0.001)、课程的重要性和意义评价(Z=-4.713,P<0.001)、该课程难易程度评价(Z=-4.220,P<0.001)、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实施医学研究的信心(Z=-4.316,P<0.001)、课终考试成绩(Z=-3.631,P=0.002)均高于对照组; 并认为课程有助于提升文献阅读能力(Z=-4.618,P<0.001)、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Z=-5.892,P<0.001),对科研设计与实施(Z=-3.851,P<0.01)、对学习其他课程(Z=-6.177,P<0.001)以及对逻辑思维、系统思维、多元思维形成(Z=-4.506,P<0.001)等有较大帮助,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基于模拟流行病学调查/试验的案例讨论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整体上理解和掌握流行病学课程内容,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应用。  相似文献   
39.
目的 了解四川省2011—2020年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变化情况,为合理规划四川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系统对四川省2011—2020年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总量、年龄、学历、职称和专业技术人员构成等进行分析。结果 2020年四川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总量达到10年来的最高值,全省每万人口疾控人员数由1.24人上升到1.69人,省、市、县三级疾控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占比分别达到84.20%、81.60%、84.47%,55岁以上年龄段人数分别上升了237.50%、115.29%、38.88%,研究生学历人数分别上升了167.47%、105.88%、301.85%。结论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学历水平和职称结构明显改善,专业技术人员占比稳步增长,但存在疾控人员总数相对不足、省级疾控中心年龄结构老化、县级疾控中心高学历人才不足、职称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40.
双侧脑室引流加尿激酶灌注治疗重度脑室出血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目的:探讨双侧脑室引流及尿激酶灌注对重度脑室出血的作用。方法:应用双侧脑室引流、尿激酶灌注对12例重度脑室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动态CT观察脑室出血全部消失时间为9-12d,平均10.6d,痊愈8例,2例遗留一侧肢体偏瘫,2例死亡,死亡率16.7%,7例随访年以上,无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双侧脑室引流、尿激酶灌注能明显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