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6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14篇
综合类   71篇
预防医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211.
212.
背景:目前所使用的全身振动防治骨质疏松所需振动强度较大,人体不适感较强.作者设计了复合振动,前期实验发现复合振动可在更低强度下有效预防卵巢切除大鼠的骨密度下降. 目的:课题创新性提出低强度复合振动可维持生长期卵巢切除SD大鼠骨质量的理论假设,并期望实验结果加以验证.方法:SPF级4月龄雌性未育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卵巢切除组以及振动1、振动2组,每组大鼠均为8只.振动1组接振45~55Hz,0.05~0.1 g;振动2组接振45~55Hz,0.12~0.21 g.振动20min/次,1次/d,5次/周,休息间隔不大于2d.实验时间13周.观察振动干预前后大鼠活体骨密度,体外标本骨微结构以及生物力学性能. 结果与结论:卵巢切除组腰椎骨密度下降(P<0.05),而正常对照组与两振动组有显著性增加,股骨骨密度均增加,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卵巢切除各组骨微结构参数均明显下降,但振动2组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厚度、骨小梁间距、骨体积分数相对于卵巢切除组有显著改善:腰椎骨强度值两振动组较卵巢切除组显著增加(P=0.025、0.006),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实验结果证明,特定的复合振动舒适感较好的低强度下可以有效预防卵巢切除SD大鼠骨密度下降,减轻骨微结构破坏程度,维持骨强度,具有改善卵巢切除大鼠骨质量的作用和潜在的预防骨质疏松作用.  相似文献   
213.
目的:比较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应用2枚钛板与4枚钛板手术疗效的差异。方法:对2010年7月~2017年12月因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在我院行颈椎后路C3~C6单开门钛板固定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6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47例、女18例,平均年龄58.3±10.2岁,病程3d~20年,术前JOA评分平均11.3±2.9分。根据术中钛板使用数量的不同,分为2枚钛板组(A组,n=49)和4枚钛板组(B组,n=16)。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耗材费用、JOA评分;记录手术相关并发症(轴性症状、C5神经根麻痹、螺钉松动、再关门、颈椎后凸);应用影像学评估颈椎曲度(Giovanni D值法)、C2~C7 Cobb角、C3~C6椎管矢状径以及Pavlov比值变化情况。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9.7±22.9个月。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JOA改善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耗材费用A组为48850±2783元,B组为82474±26121元,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6个月与术前差值比较C4椎管矢状径、C4 Pavlov比值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内比较末次随访时两组JOA评分,术后6个月C3~C6椎管矢状径、C3~C6Pavlov比值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曲度、C2~C7 Cobb角术后6个月随访时较术前均有减小的趋势,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应用2枚或4枚钛板固定均可达到有效支撑防止再关门,术后均可出现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后凸的趋势。应用4枚钛板固定在维持颈椎曲度及减少术后并发症方面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14.
目的 比较肌间隙与传统入路对腰椎内固定术中腰背肌损伤及术后病人短期恢复情况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设计,将病人分为肌间隙入路组(A组)和传统入路组(B组)。按照随机数字表进行随机分组。测量基线肌酸激酶(CK)、谷草转氨酶(AST)、VAS和ODI评分。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和第3天的CK、AST,术后48 h内引流量、术后3 d经B超测定的伤口积液量,术后5 d、3个月的VAS和ODI评分。 结果 共纳入57例病人,其中A组27例,B组30例。两组的年龄、基线CK、AST、VAS和ODI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无显著差异。术后48小时融合侧的引流量无显著差异,但融合对侧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第1天的CK、AST有显著差异(P<0.05),而第3天无显著差异。术后第5天和3个月的VAS和ODI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 经肌间隙入路能减轻手术对多裂肌的损伤,有利于病人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215.
脊柱结核耐药性检测及耐药基因PCR-SSCP分析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临床脊柱结核耐药情况,探讨耐药基因PCR-SSCP分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1例脊柱结核病灶应用BACTECMGIT960培养,所得临床分离株行药敏试验,对耐药基因rpsL、katG、rpoB行PCR-SS-CP分析。结果31例样本中27例培养阳性,其中18株存在不同程度耐药,总耐药率为66.67%。药物耐药率由高至低为链霉素10株(55.56%)、异烟肼8株(44.44%)、利福平7株(38.89%)、PZA3株(16.67%)。耐链霉素株rpsL突变率为70%,耐异烟肼株katG突变率为50%,耐利福平株rpoB突变率为71.43%。高浓度水平耐药株耐药基因突变率明显高于低浓度水平耐药株。结论常规药敏试验与耐药基因分析相结合可能更能准确地反应MTB的耐药情况。  相似文献   
216.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远期疗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1992-1999年采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8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随访7.5年(5~12年),术前JOA评分9.3±0.4,术后JOA评分11.4±0.4,末次随访JOA评分14.3±0.5,神经功能改善率65.2%。随着术前病程的延长,术后改善率逐步下降。结论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较好的术式,远期疗效确实。  相似文献   
217.
颈椎前路蝶形钢板内固定系统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制颈椎前路蝶形钢板内固定系统,评价其生物力学稳定性,并进行临床初步应用观察。方法该系统包括蝶形钢板及三种不同用途的螺钉,采用单皮质螺钉固定及点接触原理,由医用钛合金材料 (TC4)制成。采用 14具青年男性尸体的新鲜颈椎标本,利用脊柱三维运动分析系统,比较蝶形钢板固定与 Orion钢板固定对失稳颈椎的稳定作用。临床上应用于颈椎患者的治疗 61例,其中颈椎病 26例,颈椎间盘突出症 14例,颈椎骨折脱位 18例,颈椎结核 3例。结果生物力学测试表明,该蝶形钢板内固定系统可以提供足够的颈椎稳定性,与 Orion钢板内固定系统的稳定作用相似。临床应用中, 61例患者均行颈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并采用蝶形钢板内固定。 48例患者门诊随访 6~ 10个月,植骨块均在术后 3~ 4个月内获得骨性愈合,无钢板断裂,无螺钉松动、断裂、脱落等并发症。结论该颈椎前路蝶形钢板内固定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固定效果佳,操作简便,且适合国人的解剖特点,能满足临床的需要。  相似文献   
218.
一期髓内针内固定治疗多发伤的肢体骨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急诊一期髓内针内固定治疗多发伤的肢体骨折的优越性。方法:采用u 检验和x2 检验方法分析比较一期髓内针内固定组82 例和二期手术组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感染率、骨折不愈合率、住院费用等。结果:一期髓内针内固定组住院时间为(26 .00 ±7 .80)d ,骨折愈合时间为(137 .00 ±30 .8)d ,并发症发生率2 .44 % ,住院费用(7 018 .45 ±810 .25) 元。对照组分别为:(38 .40 ±10 .5)d ,(146 ±36 .4)d ,11 .5 % ,(10 259 ±1013 .47) 元。2 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一期髓内针固定治疗多发伤的肢体骨折可缩短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和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219.
胸腰椎前路“Z”形钛钢板内固定系统应用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97,自引:2,他引:97  
目的研究和评估“Z”形钛钢板在胸腰椎前路内固定术中的价值和作用。方法对8例胸腰椎疾患患者行前路减压、植骨,并采用胸腰椎前路“Z”形钛钢板内固定系统(Z-plateTManteriorthoracolumbarfixationsystem,Z-PLATETM-ATL)内固定。结果8例获3个月随访,无术中、术后并发症,未见钢板和螺钉断裂及松动现象。结论该系统可使固定节段具有高度的内在稳定性,并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合并症少,内固定材料生物相容性良好、无磁性等优点,特别适用于胸椎、胸腰椎前路减压需重建脊柱稳定性的治疗。  相似文献   
220.
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椎管狭窄症手术并发症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目的 回顾性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椎管狭窄症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自1992年5月~2002年5月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椎管狭窄症2560例,发生并发症134例,发生率为5.23%,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75%.腰椎间盘突出症伴侧隐窝狭窄为4.70%.单纯侧隐窝狭窄为5.13%.腰椎间盘突出症伴中央椎管狭窄为8.97%.单纯中央椎管狭窄为7.93%。器械使用不当引起的并发症为67例.其中椎板咬骨钳所致53侧.占79.1%。术后椎间盘炎8例.发生率0.3%,定位错误19例.发生率为0.74%。术后发生脑血栓2例、肺栓塞1例!2例L4全椎板切除术后发生继发性腰椎滑脱。3倒硬脊膜撕裂者术后发生脑脊液囊肿。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26例。切口血肿致神经根性放射痛12例,结果 19例定位错误者.其中15例术中纠正,4例再次手术。神经根损伤者18例,其中16例完垒恢复.马尾神经损伤者4例均不完全恢复。右髂外动脉破裂者经及时探查、修补后康复。除肺栓塞者经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并发症通过处理痊愈。结论 要严格把好术前诊断、术中操作和术后处理关,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