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0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冠心病患者CXC趋化因子配体16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XC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88例,其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32例(ACS组),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1例(SAP组),另有造影检查正常的2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检测基线CXCL1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并随访6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血管病事件(MACE).结果:CXCL16、hsCRP和IL-18在ACS组均显著升高,与正常对照组和SAP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P组CXCL16和IL-18水平亦较正常对照组高(P<0.05).线性相关分析表明CXCL16与hsCRP(r=0.437,P<0.01)、IL-18(r=0.552,P<0.01)和HDL(r=-0.321,P<0.01)存在相关性,而与其他指标均无相关性.以所有研究对象CXCL16的均数为界点,分成CXCL16>2 246.97 ng/L组和CXCL16≤2 246.97 ng/L组,分析2组间吸烟史、家族史、高血压史和糖尿病史的关系,结果上述4项在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CXCL16和hsCRP是ACS的重要危险因子.随访结果显示,ACS组的1个月、3个月和6个月MACE发生率高于SAP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仅3个月和6个月时hsCRP进入模型,表明hsCRP对冠心病患者短期MACE事件发生具有预测价值,而CXCL16无此预测价值.结论:CXCL16是传统危险因素之外,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检测血清CXCL16和hsCRP,可能会更有效地预测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2.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对合并不同步的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已得到公认,在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降低心力衰竭患者住院率和死亡率,已成为一线治疗手段.左心室导线植人是CRT的核心技术,常规方法需行心脏静脉逆行造影,以显露靶静脉.但随着植入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相关辅助器材的更新,植入技术由复杂趋向简单,标准的逆行造影流程是否必需?本文报道了2例未行常规逆行造影植入左心室导线,探讨左心室导线直接植入技术在CRT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3.
目的初步评估左心室四极导线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入选符合心脏再同步治疗(CRT)适应证的患者,植入应用左心室四极导线的心脏再同步除颤器(CRT—D)。评估其安全性和急性期疗效。结果2例患者均通过静脉途径成功植入CRT—D装置,仅1例在头端(第1极)起搏测试时有膈神经刺激,未出现其他手术并发症。程控发现,优化的起搏向量下,2例患者的QRS时限和心脏同步性均最佳,左室射血分数改善。结论初步的应用结果表明,左心室四极导线在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同时,提高CRT急性期疗效。  相似文献   
34.
目的:评估左心室四极导线在心脏再同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符合心脏再同步治疗(CRT)适应证患者30例,分为左心室四极导线组和双极导线组。比较两组在临床疗效、同步性、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左室导线置入时间、手术时间、X 线曝光时间、左室导线位置均无显著差异。四极导线组可选择的起搏向量远多于双极导线组。术后1个月的超声优化程控显示,四极导线组优化后主动脉射血速度时间积分(AOVTI)和左室同步性均显著改善,同时优于双极导线组优化后(P <0.05)。随访至术后6个月,四极导线组的左室射血分数优于双极导线组(P <0.05)。结论左心室四极导线与双极导线具有同样的安全性,其血液动力学、同步性和短期临床疗效优于双极导线,并可能有助于减少膈神经刺激避免二次手术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35.
目的 研究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尿酸(BUA)、D-二聚体(D-Dimer)和B型利钠肽(BNP)水平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19年3月因ACS在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行冠脉造影的171例患者为试验组,取同期冠脉造影或冠脉CT无明显异常患者65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RDW、BUA、D-二聚体和BNP。试验组采用Gensini评分分组,分析各组4项指标;按患者住院期间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MACE)分组,分析各组4项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4项指标与ACS的关系。结果 试验组RDW、BUA、D-二聚体和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不同Gensini评分各组RDW、D-二聚体和BN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MACE组内4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示4项指标均与ACS相关,灵敏度分别为0.468、0.544、0.655、0.404,特异度为0.738、0.662、0.708、0.754,AUC为0.610、0.617、0.670、0.584...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究依据传统标准和新标准诊断的左束支阻滞,及其与超声心动图评价的心脏机械失同步指标的一致性.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植入CRT-P/D装置的患者39例,依据不同标准分为"真性"LBBB组(真LBBB)和"假性"LBBB组(假LBBB),采用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两组患者心脏同步性指标.结果 M型...  相似文献   
37.
患者男性,45岁。因心力衰竭无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适应证,行心脏收缩调节器(CCM)植入治疗。为评估CCM的工作状态,遂于不同时间(术后4天,3个月、6个月)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发现,CCM工作状态为刺激1h,休息2h,24h共刺激7h。当出现室性早搏时,CCM停止发放刺激,观察1个窦性心律活动后再持续发放刺激;当发生短阵房性心动过速时,如未感知P波,则不继续发放刺激,当出现室性心动过速时,则不发放刺激。提供安置CCM术后,动态心电图检查能评价CCM的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38.
目的 评价心电图在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患者VV间期优化中的作用.方法 入选30例心功能Ⅲ~Ⅳ级(NYHA分级)CRT患者(男27例,女3例),年龄42 ~79(63.3±10.6)岁.植入1个月后,分别程控为单独右心室起搏和单独左心室起搏,记录体表心电图.左心室起搏时,记录胸前导联从起搏信号到QRS波起始部假δ波结束之间的间期(T1);右心室起搏时,记录胸前导联从起搏信号到QRS波开始改变之间的间期(T2).T1 -T2的值为从心室侧壁与间隔部同步除极左心室所需的时间延迟,为最佳左-右心室激动的间期(Optimal VV间期).同时采用超声扫描测定不同VV间期时的主动脉速度时间积分(VTI),产生最大VTI间期为最佳VV间期,对比两种方法结果.结果 超声优化最佳VV间期在左心室领先起搏-30 ms、-70 ms时分别有20例、5例;左、右心室同步起搏(0 ~5 ms)时有3例;右心室领先起搏+30 ms时有2例.心电图优化最佳VV间期在左心室领先起搏-30 ms、-70 ms时分别有19例和5例;左、右心室同步起搏时有4例;右心室领先起搏+30 ms时有2例.两种方法相关性良好.结论 采用心电图可计算出CRT患者最佳VV间期,与超声心动图相关性良好.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造影剂肾病的相关因素。方法连续选取接受冠脉内支架术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79例,根据介入术前后48 h血清肌酐变化情况分为两组,即造影剂肾病组(CIN组)16例,肾功能正常组(非CIN组)63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造影剂肾病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后造影剂肾病组年龄≥70岁、术前血清肌酐(SCr)≥1.5 mg/L、心功能≥3级、术中造影剂用量过大、围手术期未进行水化治疗、右冠状动脉和三支血管病变的比例明显高于肾功能正常组(P<0.05)。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后发生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为年龄≥70岁、术前血清肌酐≥1.5 mg/L、心功能≥3级、术中造影剂用量过大、围手术期未进行水化治疗(P<0.05,OR>1)。结论年龄≥70岁、术前血清肌酐(SCr)≥1.5 mg/L、心功能≥3级、术中造影剂用量过大、围手术期未进行水化治疗是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介入术后发生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0.
目的 通过观察患者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前后肾功能的变化情况,旨在探讨肾功能对CRT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1年12月至2012年11月间202例在安徽省立医院植入CRT的患者,分别在术前、术后1个月和6个月检测患者的肾功能,通过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来评价肾功能水平.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肾功能的变化情况以及与CRT疗效的关系.结果 共入选202例CRT患者,有40例(1 9.8%)患者符合慢性肾功能不良(CKD)标准,与非CKD组相比,CKD组患者的年龄大、缺血性心肌病多.术后有146例(72.3%,有反应组)CRT有效,有反应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时肾功能显著改善.根据术前eGFR水平的不同,将CRT患者分为肾功能中重度损害组、轻度损害组和正常组,各组患者的CRT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随着肾功能的下降,CRT疗效逐渐变差.结论 术前eGFR水平与CRT的疗效显著相关,随着肾功能的下降,CRT疗效逐渐变差.同时,CRT亦可改善肾功能,在术后6个月时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