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9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只,即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组,七氟醚预处理(Sev)组.分别于肝脏缺血前(T1)、肝脏再灌注后30 min(T2)、120 min(T3)各时点,经股动脉采血2 mL,血液离心取血清,测定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作为肝损害的标志,光镜检查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大鼠血清TNF-α、IL-1β水平.结果:Sev组血清ALT、AST、LDH水平明显低于IR组(P<0.05),光镜下显示Sev组肝脏损伤程度小于IR组.Sev组IL-1β表达低于IR组(P<0.05),Sev组TNF-α的表达低于IR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预处理可能通过抑制炎症细胞因子途径产生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2.
陈序 《西部医学》2011,23(11):2210-2211
目的观察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方法选择2005~2011年在我院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的冠心病及糖尿病患者各30人,冠心病伴发2型糖尿病者30人,健康体检者40人,由计算机自动测出心率变异性时域各项指标。结果冠心病患者或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低于单一疾病者(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损害较重,发生恶性心血管事件几率较大。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时间分布规律.方法 采用美国MGY HOTER 12.NET 3导联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采用人机对话,专人测量分析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冠心病患者216例进行24心电监测,比较发生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次数、时间分布规律.结果 6~12对段是心率最快峰值期,室性、室上性,房颤及间隙性束支阻滞发生频率最高时段,同时也是ST段压低最明显时段,0~6时段是心率最慢峰值期,也是窦房阻滞、窦性静止及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的高时段.结论 冠心病患者24h的心律失常及ST段改变都具有明显的昼夜分布节律,而避免在晨间及上午进行较大强度的锻炼或活动,可减少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4.
冠心病慢频率依赖性无痛性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冠心病慢频率依赖性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动态心电图(DCG)特征。方法 采用美国MGYHLTER12.NET3导联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动态检测时间为24h,检测开始后属患者详细记录生活日志和相关症状,专人测量分析心率、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指标。结果 96例患者发作时间为44.9min/24h,总发作时间4316.12min/24h,发作最长305min/24h,最短者3min/24h,ST段压低范围-1.3~-5、3mm,均为无痛性心肌缺血;ST段压低发作时间分布以凌晨05:00~08:00最多,与其他时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在41~60次/min时,ST段压低的持续时间最长。结论 冠心病慢频率依赖性无痛性心肌缺血发生在清晨的比例高于其他时期,临床上应警惕该时段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变化,积极采取抗心肌缺血治疗,预防心脏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55.
陈序  黄秋兰 《广西医学》2012,34(11):1463-1465
目的比较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七氟醚及其静吸复合麻醉3者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7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25例,吸入组: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静脉组: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静吸组: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联合七氟醚吸入麻醉。记录患者睁眼时间、气管拔管和定向力恢复时间、苏醒后不良反应。结果 (1)3组患者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3组患者寒战、躁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吸组恶心呕吐1例;吸入组恶心呕吐6例、肠胀气3例,静脉组无明显不良反应,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36.0%、0,吸入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静吸组、静脉组(P<0.05)。3组均无术中知晓、呼吸抑制、舌根后坠发生。结论无论是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还是七氟醚联合丙泊酚、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患者都可以快速复苏、拔管,但七氟醚有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单纯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应慎用于胃肠道手术。  相似文献   
56.
七氟烷对肺缺血/再灌注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飞  陈序 《医学综述》2014,(2):320-322
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存在于心胸外科手术术后以及失血性休克等的过程中,其对患者的恢复存在极大影响。七氟烷除具有诱导快、苏醒迅速、呼吸道刺激小等麻醉效能外,对肺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亦存在保护作用,其机制尚有争议。七氟烷可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聚集、炎性因子的表达等表现出肺保护作用。与其他麻醉药相比,七氟烷通过缺血预处理样作用产生保护作用。该文对该方面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揭示七氟烷肺脏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思路,为临床手术麻醉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7.
异丙酚生物学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异丙酚作为静脉麻醉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临床实践中异丙酚除了具有麻醉镇静的作用外,其结构上的特殊性使其具有更多生物学作用。主要表现在异丙酚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抗氧化作用,以及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全身多器官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8.
目的 该研究旨在评估护肝药物多烯磷脂酰胆碱与还原型谷酰甘肽共同使用对酒精性肝病的治疗效果,通过开展Meta分析系统评估。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使用了多个数据库进行检索,设定检索时间为数据库建库时间至今。最终纳入15篇研究,共1 401例患者。其中,实验组患者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和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用药处理,而对照组患者使用两种药物的其中一种处理,然后用RevMan 5.4软件对临床总有效率、肝功能相关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结果显示实验组(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用在治疗酒精性肝病的总有效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RR=1.21,95%CI:1.15~1.26,P<0.000 01),同时能明显降低AST(MD=-26.42,95%CI:-30.57~-22.28,P<0.000 01)、ALT(MD=-25.00,95%CI:-29.06~-20.94,P<0.000 01)、TBiL(MD=-20.72,95%CI:-28.16~-13.29,P<0.000 01)和γ-GT水平(MD=-40.99,95%CI:-48.49~-33...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特发性黄斑前膜(IMEM)患者光相干断层成像(OCT)显示视网膜结构变形程度及黄斑区视网膜厚度(RT)与患者视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OCT检查确诊IMEM共56例66眼,进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底及OCT检查,依据视网膜内部结构变异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组,并测量RT。结果 轻、中、重组患眼平均RT分别为(311.95±51.78)、(447.13±41.95)和(560.00±58.23)μm,依次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中、重组患眼平均BCVA分别为0.78±0.16、0.38±0.12和0.27±0.14,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组患眼RT与BCVA之间无相关性(r=-0.352,P=0.128),中、重组内患眼RT与BCVA之间呈负相关(r分别为-0.768和-0.482,P<0.05)。结论 黄斑区视网膜结构变异程度及视网膜厚度可以反映视功能损害的程度, RT值达到400um可以作为手术干预的客观标准。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高血压队列人群中BMI和全死因死亡风险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河南省某农村地区高血压队列人群,应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计算基线时不同BMI水平人群随访期间的全死因死亡比例HR值及其95% CI,并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拟合BMI与全死因死亡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5 461名高血压队列人群累积随访31 048.38人年,平均随访6年,随访期间死亡589人。控制潜在的混杂因素后,以基线正常体重组(18.5 kg/m2 < BMI < 24.0 kg/m2)为参照,低体重组(BMI<18.5 kg/m2)、超重组(24.0 kg/m2 < BMI < 28.0 kg/m2)和肥胖组(BMI≥28 kg/m2)人群发生死亡的HR值(95% CI)分别为0.83(0.37~1.87)、0.81(0.67~0.97)和0.72(0.56~0.91)。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高血压队列人群中,基线BMI和全死因死亡风险关联强度呈现倒“S”形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非线性检验P<0.001)。结论 超重和肥胖可能是高血压人群死亡风险的保护因素,与“肥胖悖论”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