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4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87篇
综合类   174篇
预防医学   67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8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目的探讨上胸段硬膜外阻滞(HTEB)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兔的基底动脉周围脑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GR)mRNA的表达及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备兔SAH模型,将45只硬膜外阻滞成功的动物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3组(n=15):对照组、假手术组和HTEB组;然后各组再分为注血后l、7、14 d三个亚组(n=5)。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注射前和注射后1、7、14 d动物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测量并比较各组基底动脉周围脑组织GR 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IL)-1、6]含量的差异。结果对照组基底动脉Vm、血清中TNF-α、IL-1和IL-6含量最高,HTEB组次之,假手术组最低,三组之间均差异显著(P<0.05)。脑组织中GR表达水平假手术组最高,HTEB组次之,对照组最低,三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HTEB可增加SAH后CVS的兔基底动脉周围脑组织GR的表达,并抑制TNF-α、IL-1、IL-6过度分泌,从而减轻CVS。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恒温雷火灸联合中药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雷火灸联合黄芪建中汤治疗,对照组采用黄芪建中汤治疗。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71.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能改善患者胃脘疼痛情况(P<0.05),但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恒温雷火灸联合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小鼠服氟乙酸类化合物后体内血吸虫基本生化成分的变化以及虫体柠檬酸积聚与虫肝移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鼠连续给服氟乙酸类药物4天中,除脂类含量的变化较小外,虫体的体重、糖原含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局部麻醉药体内生物半衰期短,且局部组织的高浓度极易造成药物经血管吸收入血产生中枢神经和心血管毒性反应。文中旨在制备罗哌卡因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优化工艺,并对其体外性质进行研究。方法以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载体,采用O/W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包载罗哌卡因(RVC)的PLGA纳米粒,以纳米粒的粒径、包封率及载药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进行体外释放研究。结果以优化处方制备的罗哌卡因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RVC-PLGA-NPS),外观光滑圆整,平均粒径为(331.21±2.11)nm,载药量、包封率分别为(13.81±1.35)%、(74.82±2.53)%。体外释药研究表示,96 h累积释药率达73%,释放曲线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乳化溶剂挥发法适用于RVC-PLGA-NPS的制备,制得的纳米粒形态圆整,在体外具有明显的缓释行为。  相似文献   
15.
很多报道提及抗血吸虫药物硝唑咪的各种不同的副反应,这些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及神经系统方面的,其中包括头痛、暂时性的个性改变及抽搐。在用硝唑咪治疗住院病人过程中,2例发生过敏性结膜炎及眼睑浮肿,其中之一在结膜内有许多嗜酸粒细胞。2例在停药及开  相似文献   
16.
采用DEAE纤维素柱层析法测定血吸虫匀浆酸提液中的游离核酸成分,结果以每100mg血吸虫湿重计算,测得ATP56.7μg,ADP13.1μg,AMP9.4μg,尿苷8.7μg,次黄嘌呤1.1μg,肌苷4.0μg,腺苷及腺嘌呤3.1~5.5μg。匀浆中的ATP、ADP及AMP极易经酶促反应迅速转变成次黄嘌呤。  相似文献   
17.
二氧化碳嗜纤维菌属(Capnocytophaga spp.)是兼性厌氧的梭状革兰氏阴性杆菌,它们是口咽部正常菌群,其生长需要二氧化碳[1]。此外,它们还是牙周疾病及动物咬伤所致的机会性病原菌,可导致免疫功能正常或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的系统感染[2],本文报道了1例二氧化碳嗜纤维菌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诊治经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药复方金三莪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金三莪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抗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选取14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γ-IFN组及对照组,分别采用金三莪、γ-IFN及一般护肝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及随访3个月时,各组患者症状、体征、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及B超影像学变化,按非创伤性指标的肝纤维化疗效评估标准,评价中药复方金三莪抗肝纤维化疗效.结果:中药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0.8%,与对照组(41.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与γ-IFN组(81.6%)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中药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B超影像学结果均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P<0.01);与γ-IFN组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各项指标仍维持稳定,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中药复方金三莪能有效降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改善患者肝功能,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疗效,与γ-IFN组相比抗肝纤维化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且无γ-IFN所易致的发热、骨髓抑制等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系统评价联合吸入噻托溴铵和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稳定期患者治疗作用.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维普(VIP)、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关于联合吸入噻托溴铵和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3年6月.由研究者根据GRADE系统推荐分级方法,对纳入文献进行严格质量评价,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Review Manager 5.1和GRADEprofiler 3.6软件.结果 共纳入15篇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联合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和噻托溴铵对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用力肺活量)和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的改善作用与单独吸入噻托溴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权均数差(95% CI)分别为0.19(0.13,0.26)、5.21(3.08,7.33)、5.64(3.79,7.48)].联合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和噻托溴铵对FEV1、FEV1/FVC及FEV1%预计值改善作用与单独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权均数差(95% CI)分别为0.18(0.13,0.22)、5.95(3.27,8.64)、7.26(4.56,9.96)].结论 现有研究显示联合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和噻托溴铵对COPD稳定期患者治疗作用优于单独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或单独吸入噻托溴铵.  相似文献   
20.
实验室认可现场评审过程的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室认可现场评审活动是评审与被评审双方协作配合的全过程,在短时间内达到真实反映和客观评价,技术性很强、工作量很大。要求双方在现场评审整个过程当中严密周全地策划,科学合理地安排,密切坦诚地配合,提高办事效率。本文介绍本中心2005年底通过的初次评审时做好现场评审阶段的前期准备、评审期间的配合和评审后整改过程的体会,指出现场评审工作是极好的学习取经、指导实践的机遇,通过技能展示和理论见证,使实验室人员的质量意识、操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对加强和完善实验室质量管理、能力建设将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