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1.
患者,男,70岁.因经常头晕、晕厥2年余,频繁加重2个月,于1988-09-24入院诊治.查体:Bp 16/8kPa,HR32/min,心律整齐,心音低钝,未闻及心脏杂音.心电图提示: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交替出现,结性逸搏.临床诊断为冠心症;高 相似文献
12.
13.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以下简称Hocm)有称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者。在左心室收缩时,肥厚的室间隔突入左室腔及二尖瓣前叶向前运动使左室排血受阻,故也称特发性肥厚性主动脉瓣下狭窄。Hocm临床并非少见,但因创伤性检查有局限性,加之本病一些特征性表现常不明显而诊断困难。近年来,无创伤的超声检查已用于临床,对Hocm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较为可靠。本文对23例Hocm进行多项指标的测定(包括左心功能,左室重量等测定),并与42例正常人超声心动图结果比较,以探讨各测值指数对Hocm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持久性缓慢型心律失常,故又称“迟钝窦性心律”;又因缓慢与快速心律失常经常交替出现,亦称“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近年来 相似文献
15.
16.
对32例信息叠加心电图异常的陈旧性心肌梗塞伴心绞痛病人作体外反搏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后信息叠加心电图时域参数QRS末振幅低于40μV的时间(LAS),QRS末40ms的平方根电压(RMS)明显升高(P<0.05),治疗前后频域分析结果无显著变化(P>0.05).提示体外反搏对陈旧性心肌梗塞有治疗效果.治疗后信息叠加心电图时域指标LAS,RMS的改变与心肌梗塞病人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长期慢性咽炎与无症状风湿活动引起风湿性心脏病的关系,了解无症状风湿活动引起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渐进性病程.方法 自1986年开始,从体检者中选取有半年以卜慢性咽炎病史者1126例,从中筛选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在400-500 U/ml,无明确风湿热病史和临床表现者319例随访观察,男性158例,女性161例,年龄14~35岁,平均29.4岁.至本次统计时间,失访6例,收集到313例随访资料,男性155例,女性158例,年龄35~55岁,平均49.6岁.随访期间每年检测1次ASO、肌酸激酶同T酶(CK-MB)、超声心动图.因各种类型心脏瓣膜病变的例数较少,只能列表;发生瓣膜病变者与未发生瓣膜病变者之间ASO和CK-MB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①313例中9例在随访第4年内患典型风湿热.29例于随访第1,2或第3年后ASO持续低于400 U/ml者,在此后的随访中有1例检出二尖瓣增厚.②275例ASO长期在400~500 U/ml,且CK-MB长期在正常高限者,随访第5、10、15、20年时分别有9,42、65、78例发生瓣膜病变.③有瓣膜病变者.趋近于上限的CK-MB明显高于无瓣膜病变者(P<0.05).但ASO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O,CK-MB持续在正常高限的长期慢性咽炎患者中,部分患者在平时的生活过程中长期存在无症状风湿活动,并可由此导致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相似文献
18.
心脏肿瘤多数为良性粘液瘤,本病多发生于心房。据统计约75%在左心房,20%在右心房,5%在左、右心室等处。以往因缺乏一种简便可靠的诊断方法,临床表现与体征酷似二尖瓣狭窄而极易误诊。我院超声诊断室自1982年8月以来,应用B 相似文献
19.
陈厚侠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1985,(2)
应用超声来检查心血管疾病已有20多年历史,开始应用A型脉冲超声仪检查心包积液,后来发展有M型超声心动图,近年来又发展有心脏声学造影,B型两维切面超声显象,以及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等,进一步提高了心脏的无创伤检查技术,对观察心内 相似文献
20.
1978年冬我们采用无创伤性的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心病23例。患者均根据1977年第二次全国肺心病专业会议拟订的诊断标准确诊,其中男9例,女14例,年龄16~76岁,病程3~40年;心功能Ⅰ级2例,Ⅱ级14例,Ⅲ级7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