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63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骨组织工程中细胞与细胞外基质材料间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缺损的治疗是骨科临床上的难题之一,骨组织工程近年的迅速发展为人们解决大段骨缺损的治疗难题提供了另一种途径。在骨组织工程研究中,细胞与支架材料的相互作用一直都是研究的重要领域,其核心是种子细胞在细胞外基质支架材料上的黏附。细胞在支架上迁移、分化和增殖等生物活动等,都以细胞与支架间的黏附为基础,黏附的差异必将会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等一系列反应。细胞与支架材料的黏附形成涉及复杂的信号转导及相关分子表达的调节,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调节。  相似文献   
62.
腹壁窦道是外科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以往常规治疗用搔刮引流、窦道切除等。有时因异物、坏死组织清除不彻底导致长期不愈。1980年以来,我们对21例腹壁窦道采用注射美蓝切除全层缝合法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凝胶种植技术在组织工程骨体外构建中的应用,从而改善目前常规构建技术的缺陷。方法首先采用逆转录病毒pLEGFP-N1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荧光蛋白标记,经成骨诱导培养作为种子细胞,然后分别应用纤维蛋白凝胶种植技术(A组)和沉淀种植技术(B组),体外构建细胞-材料复合体,通过倒置荧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等观测种子细胞在支架材料内的分布与数量。结果逆转录病毒载体pLEGFP-N1成功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应用于工程化组织体外构建的示踪;A组细胞在材料内分布更均匀、数量更多,构建第2天细胞数量为(6.83±0.15)×105/个复合体,而B组细胞为(3.28±0.18)×105/个复合体,两组数据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纤维蛋白凝胶种植技术简单易行,不仅改善种子细胞在骨支架材料内的分布,而且提高细胞种植效率,为体外高效构建组织工程骨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64.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缓慢,隐袭发生,临床表现多样、变化多端。此病能累及身体多系统、多器官,因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及糖皮质激素,会出现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引起髋关节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2009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治疗。方法 2007年2月至2008年7月间收治的7例DDH患儿,女6例,男1例,年龄17~41个月(平均22.7个月)。1例患儿为初诊,其余患儿均经历过手法复位及支具或石膏固定后失败。2例患儿存在双髋DDH,1侧经前期治疗后复位可,故所有患儿均只处理单侧。所有患儿术前尝试手法复位,安全角度不理想后采用关节镜下探查、清理术,术中探查发现所有患儿股骨头均脱出于髋臼,圆韧带及横韧带增生、肥大,盂唇肥厚,臼底充填纤维脂肪组织。术中清除圆韧带及臼底纤维脂肪组织,切除横韧带、成形盂唇。所有患儿经关节镜下清理后均顺利复位髋关节。外展支具固定部分负重行走半年。观察患儿术后CE角、申通氏线及有无脱位复发和并发症发生。结果 所有患儿术后髋关节对合位置较好,术前CE角-108~14°,平均(-31.1±0.6)°;术后CE角10~16°,平均(13.8±0.7)°,申通氏线连续。随访11~25个月(平均17.5个月)。随访期间,未见脱位复发,CE角无明显变化,无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发生。结论 对于部分保守治疗失败的患儿,髋关节内结构的异常阻碍其复位,从而影响髋臼及股骨近端发育是其重要原因。关节镜具有的微创优势,避免传统开放手术对患儿的较大创伤,且可在镜下探查妨碍复位的因素并去除,从而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MRI上髌骨横轴-股骨通髁线角在评估髌股关节排列紊乱中的作用.方法 从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行膝关节镜手术的病例中选取主诉膝前痛、膝关节镜检查证实存在髌股关节软骨损伤的患者111例为损伤组;无膝前痛、膝关节镜检查证实髌股关节完好、仅有单纯半月板损伤的患者124例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膝关节MR检查,在MRI轴位图像上测量外侧髌股角、髌骨倾斜角(前)(以股骨前髁连线为参考)、髌骨倾斜角(后)(以股骨后髁连线为参考)及髌骨横轴-股骨通髁线角.为排除年龄与性别对结果的影响,损伤组与对照组按照性别相同、年龄相差3岁以内随机进行1:1配对,配对后采用配对没计资料t检验分析各参数在评估髌股关节排列紊乱中的作用.结果 配对后外侧髌股角、髌骨倾斜角(前)、髌骨倾斜角(后)及髌骨横轴-股骨通髁线角在损伤组依次为18.94°±7.35°、6.89°±7.58°、6.89°±7.55°、6.55°±7.14°,在对照组依次为20.55°±6.25°、4.11°±4.02°、3.86°4±2.95°、3.76°±2.84°.两组外侧髌股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髌骨倾斜角(前、后)及髌骨横轴-股骨通髁线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损伤组中股骨前髁骨缺损15例,股骨后髁骨缺损8例,未见股骨内、外上髁骨缺损.对照组骨质良好无缺损.结论 髌骨横轴-股骨通髁线角是评估髌股关节排列紊乱的有效参数.  相似文献   
67.
应用荧光蛋白标记技术对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应用荧光蛋白标记细胞的技术, 对组织工程软骨体外构建过程进行活细胞的实时示踪。方法: 采用逆转录病毒载体pLEGFP N1对人间充质干细胞进行荧光蛋白标记, 以同期培养未标记细胞为对照组, 体外构建细胞 材料复合体, 通过倒置荧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测种子细胞在支架材料内的分布与数量, 并对培养 7d的两组复合体进行细胞数量比较。结果: 逆转录病毒载体pLEGFP N1成功标记间充质干细胞, 并应用于工程化组织体外构建的示踪; 第 7d标记组细胞数 (3. 4±0. 1)×106 /个复合体, 未标记组细胞数 (3. 6±0. 1)×106 /个复合体, 两组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 339)。结论: 采用逆转录病毒介导方式对种子细胞进行荧光蛋白标记, 不影响细胞在材料内的增殖, 对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软骨具有良好的示踪作用。  相似文献   
68.
目的分析正常跗管结构高频超声声像图特点。方法对40例健康志愿者(男20例,女20例)行高频超声(12 MHz)检查,从短轴切面与长轴切面动态观察跗管内肌腱、神经与血管声像图表现,测量跗管与胫神经短轴切面面积,并比较男女间差异。结果高频超声声像图能清晰显示跗管解剖结构。肌腱、神经和血管在声像图中表现为不同特点,易于鉴别。跗管短轴切面面积:男性(7.61±1.00)cm2,女性(6.61±1.07)cm2(P0.01)。跗管内胫神经短轴切面面积:男性(9.59±0.75)mm2,女性(8.91±0.74)mm2(P0.01)。结论高频超声声像图能清晰显示并准确测量跗管结构,准确掌握跗管结构正常声像图解剖特点,有助于提高跗管病变的超声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69.
70.
许中华  陶伦  刘载阳  李阳  李杰  张珺  张峡  王敏  李长青  陈光兴  杨柳  张大伟  曹晓瑞  张国强  李凭跃  包倪荣  李川  周胜虎  常正奇  吴波  钱文伟  王卫国  吕明  唐浩  李虎  何川  陈云苏  李慧武  胡宁  聂茂  谢峰  曹治东  康鹏德  斯焱  朱晨  许伟华  刘先哲  毛新展  谢杰  张晓岗  胥伯勇  杨佩  王伟  李晓峰  冯尔宥  张振  刘保一  马建兵  李辉  马元琛  孙立  张志峰  耿硕  黎观保  王禹基  李二虎  周宗科  黄伟  周一新  曹力  柴伟  熊雁  张瑗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髋关节学组  全军骨科专委会青年关节学组  重庆市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  重庆市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  重庆市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 《中华创伤杂志》2023,(11)
老年股骨颈骨折(FNF)是目前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健康挑战, 医院资源消耗大、并发症发生率高、结果和转归欠理想。髋关节置换术(HJA)是当前治疗老年FNF的主流方法, 但传统的手术入路和技术方法仍然面临一系列瓶颈问题, 如脱位、跛行、肢体不等长等。近年来, 直接前路(DAA)-HJA成为关节置换领域的新方法。DAA入路由于通过神经肌肉间隙完成手术, 符合软组织保留和术后加速康复理念, 可提升HJA治疗老年FNF的临床效果。但DAA-HJA治疗老年FNF的标准技术与规范流程尚缺乏统一认识。因此,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髋关节学组、全军骨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关节学组、重庆市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重庆市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重庆市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组织相关专家, 依据循证医学方法制订《老年股骨颈骨折直接前路髋关节置换技术规范专家共识(2023版)》, 主要针对DAA-HJA在老年FNF中应用的适应证、手术设计与假体选择、手术技术与操作流程、术后管理等方面提出13条推荐意见, 旨在推广规范化、系统化、个体化诊疗理念, 改善患者功能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