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33.
目的 探讨髋关节镜对髋关节圆韧带损伤的镜下诊断及治疗作用.方法 2007年6月至2008年2月收治3例术前怀疑圆韧带损伤患者,但MRI及造影检查未能显示出髋关节圆韧带的断裂.3例患者经髋关节镜探查确诊,均为完全断裂,髋臼窝内及股骨头均未见撕脱骨折,韧带组织散乱呈绒毛状,组织间有少量瘢痕及出血、水肿滑膜组织.此外,1例髋臼发育不良患者还合并前外盂唇的磨损.镜下对损伤的圆韧带予以清除,并同时清理关节腔,髋臼发育不良患者对前外侧磨损的盂唇予以修整术.结果 随访5~23个月(平均14.8个月).术后1周,3例患者基本恢复正常关节活动范围;除髋臼发育不良者外,其余患者术后6周腹股沟疼痛症状消失,外展并极度外旋痛阴性.髋臼发育不良患者术后6周仍有较长时间行走后疼痛,术后3个月基本消失.未见血管、神经损伤及皮肤坏死等并发症.结论 髋关节镜不仅能准确探查、诊断髋关节圆韧带损伤,而且可同时在髋关节镜下对损伤的髋臼圆韧带进行有效处理. 相似文献
34.
目的:分析使用坐式旋转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效果,为该疾病的治疗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本院医治腰椎间盘突出的24例患者为研究组,进行坐式旋转复位法治疗。并随机抽取24位患者,进行针灸治疗,即对照组。治疗后使用评价方法对临床效果进行比较评价。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要明显好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和Matta功能评分结果均显示好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适宜的疗法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病情缓解会更有效果。 相似文献
35.
目的应用荧光蛋白标记技术对组织工程骨体外构建过程进行细胞示踪。方法采用逆转录病毒pLEGFP-N1对种子细胞进行荧光蛋白标记,以羟基磷灰石为支架材料,体外构建细胞-材料复合体,测定细胞的粘附率。通过倒置荧光显微镜,定期观察种子细胞在支架材料内的分布。结果逆转录病毒载体pLEGFP-N1成功标记人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并对组织工程骨的体外构建和4周的体外培养进行了良好示踪;标记细胞的粘附率为(90.3±2.1)%,无标记处理细胞的粘附率为(92.0±1.5)%,两组数据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236)。结论采用逆转录病毒介导方式对种子细胞进行荧光蛋白标记后,细胞在材料内仍维持较高的粘附能力,这有利于对体外构建和长期培养组织工程骨时进行种子细胞示踪。 相似文献
36.
目的介绍并评价关节镜辅助下经皮Kessler缝合法修复新鲜闭合跟腱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26例均为闭合性新鲜跟腱断裂,关节镜证实均为跟腱完全断裂,首先在关节镜下清理跟腱断端间的瘢痕组织和凝血块,使跟腱断端对合整齐,然后在关节镜监视下采用由内向外的穿针技术,经皮Kessler缝合修复断裂的跟腱。所有患者均得到了随访,平均随访18个月(6-36个月)。随访包括常规的临床评价和MRI检查,并按Amer Lindholm评分标准进行术后疗效评定。结果按Amer Lindholm评分标准,本组优18例,良8例,优良率100%。全部患者无神经损伤,术后无感染,随访期内无跟腱再次断裂发生。MRI显示全部患者跟腱均得到了良好的修复且塑形好。结论关节镜辅助下经皮Kessler缝合法修复新鲜闭合跟腱断裂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具有术后疗效优良、功能恢复迅速、无明显术后并发症等优点。 相似文献
37.
关节镜下病灶清除并半环槽加压外固定治疗全踝关节结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踝关节结核病灶清除并半环槽加压外固定行踝关节融合术治疗全踝关节结核的临床经验。方法6例全踝关节结核患者,男4例,女2例;年龄28-44岁,平均33岁。病程8-23个月,平均13个月;均为单踝关节发病。其中1例伴踝部窦道形成患者曾在外院行切开引流术。术前均行至少3周的抗结核治疗。手术采用踝关节镜前外侧及前内侧入路进行结核病灶清除和胫距关节融合,并用半环槽外固定架固定。结果术后无一例发生皮肤感染及窦道形成等并发症。患者于术后2-7d,平均4d即可下地活动。术后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42个月,平均21.3个月。6例患者于术后9-17周,平均12.5周达到骨性愈合,其中3例患者术后疼痛消失,其余3例有轻度疼痛及跛行,均无结核复发。结论对没有严重骨破坏的全踝关节结核采用关节镜下病灶清除,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病灶清除彻底等优点。半环槽加压外固定,可早期下床活动,有利于融合愈合。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发育性髋关节高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真臼重建非短缩截骨全髋置换术中避免坐骨神经损伤的有效方法。方法 20髋Crowe IV型DDH者,采用真臼重建非短缩截骨全髋置换,股骨头旋转中心上移42~68mm(48.65±7.28)mm,术中应用Outside-in全关节囊切除,复位时内收20°,屈髋60°,屈膝90°。复位后外展30°,屈髋60°屈,膝90°。麻醉恢复后,根据患者对患肢远端疼痛和麻木的耐受逐渐伸直。应用Harris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结果所有病人都获得12~108月随访,最后一次Harris评分(87.3±10.6),术前Harris评分35分(7~58分),术前术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1髋坐骨神经术中损伤,3髋坐骨神经术后损伤,最终神经损伤均完全恢复。结论 Crowe IV型DDH全髋置换真臼重建非短缩截骨屈髋外展屈膝位能成功减少坐骨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