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6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36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髂动脉硬化闭塞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1997年11月~1998年4月,采用经皮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骼动脉硬化闭塞症4例,近期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2.
国产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主动脉病变的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国产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创伤和动脉瘤的可行性。方法13例患者术前均行CTA、MRA或彩超特殊检查,测定和了解主动脉弓部、重要分支的直径和受累情况;应用国产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0例(均属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峡部外伤后裂口伴假性动脉瘤形成1例、肾下腹主动脉瘤2例。结果手术治疗均获成功。1例主动脉夹层术后第3d发生心肌梗死,经抢救无效死亡;另1例腹主动脉瘤应用连体带膜支架植入腔内修复术者,术后出现左下肢供血不足现象,1周后又行股一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转流术,术后恢复良好。12例患者随访1~10个月,平均4.5月,疗效满意,生活状态良好,有的已恢复工作。结论国产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创伤和动脉瘤成功率高,创伤小,疗效好。  相似文献   
93.
瓣膜重建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总结股浅静脉瓣膜包瓣术和腘静脉外肌襻形成术的治疗经验。方法:采用包瓣术治疗患者399例(405条下肢);1291例(1639条下肢)作肌襻术。结果:包瓣术患者平均随访5年以上,疗效良好者占86%,好转者占12%;肌襻术患者平均随访8年以上,疗效满意者占80%,好转者占10%。结论:包瓣术是治疗下肢深静脉轻、中度倒流的优选手术;肌襻术是重度倒流和其他瓣膜重建术无法采用时的选用方法。  相似文献   
94.
目的评价腔内介入技术治疗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的疗效。方法对2007年3月~2012年3月我科收治行腔内介入治疗的87例IVC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7例患者均进行腔内介入治疗,技术成功率为98.9%(86/87),77例(88.5%)行髂静脉球囊扩张联合支架植入术,9例(10.3%)行髂静脉球囊扩张术。7例(8.0%)合并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者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导管溶栓术,65例(74.7%)合并浅静脉曲张患者行曲张浅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术。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平均随访25.5(2~67)个月,治疗后第24个月髂静脉通畅率为100%,溃疡愈合率为85.7%,下肢肿胀缓解率为75.6%,无浅静脉曲张复发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腔内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段,可作为治疗IVCS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静脉动脉化治疗肢体严重缺血症(CL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6月42例施行静脉动脉化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37例,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5例。术前踝/肱指数(ABI)0~4.5(平均3.2)。本组术式:采用高位深组10例,低位深组23例,浅组9例(其中双向血流组6例;直接转流组3例)。结果手术技术成功率100%。随访1~58个月,38例患者恢复正常生活,无静息痛存在,间歇性跛行症状消失或跛行距离大于500m。1例行高位深组患者,在术后1年4个月移植物闭塞,症状复发而行截肢处理。随访期内,经临床或超声检查,有3例患者出现移植物闭塞,但无症状复发。总救肢率95%(40/42);有效率92.6%(39/42);移植物长期通畅率88.1%(37/42)。结论静脉动脉化术是应用于下肢动脉广泛性闭塞,远端无良好流出道而无法进行常规动脉重建,肢体濒临坏死患者的手术方法;该术式是一种非常规的救肢手术,如适应证选择恰当,手术操作规范,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经皮腔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及血管内支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总结 1993~ 1998年应用经皮腔球囊扩张血管成形及血管内支架移植治疗 2 1例 ( 2 5条患肢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效果。结果 PTA即时成功率 80 % ( 2 0 / 2 5 ) ,踝 /肱指数由术前 0 43± 0 12恢复至 0 76± 0 16。经随访 3~ 6 6个月 ,3条股浅动脉在PTA后 5年、3年、1年后再次闭塞 ,通畅率为 85 7% ( 18/ 2 1)。结论 经皮腔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有效方法 ,血管内支架置放有助于提高通畅率。多平面、多节段动脉闭塞性病变联合手术重建 ,可简化手术操作 ,缩小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97.
目的 评价微波凝固治疗法(MCT)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例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男5例,女15例,共20条肢体,行大隐静脉(GSV)高位结扎,应用MCT治疗主干GSV,并联合属支曲张静脉MCT、部分属支曲张静脉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术(EVLT)、部分属支曲张静脉EVLT联合曲张静脉团剥脱术或属支曲张静脉EVLT.MCT治疗主干GSV的功率设定为70 W,凝固时间为3~4 s;属支曲张静脉治疗的功率设定为30 W,凝固时间为1~2 s.结果 20例患者的手术耐受均良好,其中5例术后出现皮肤烧灼伤,术后1~2周痊愈,无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早期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GSV主干均有血栓形成并闭锁.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随访1~1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3个月,术后6个月的GSV闭锁率为(95±5)%,术后1年为(70±10)%,2例患者术后1年GSV主干出现血流,但临床无下肢浅静脉曲张复发.临床随访12~1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7个月,术后1年静脉曲张复发率为(6±6)%,3例患者分别于术后6、9和11个月出现下肢局部浅静脉曲张复发.结论 MCT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安全、有效,其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8.
动物实验说明,利用保养液可使移植静脉段中内皮细胞保持完整的时间,较未作保养者延长3倍;移植后的内膜损伤可在4周内完全修复,并且其中瓣膜的功能始终保持健全;移植段与受植段间管径的差异不能小于1:3;瓣膜的启闭主要受血流动力学支配。临床应用20例,术后随访34~51个月,疗效良好者18例(90%),好转及无效各1例。  相似文献   
99.
内膜下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初步报道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总结内膜下血管成形术(SIA)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平卧位、局麻下,于病肢同侧顺行或逆向穿刺股总动脉,插入6F鞘管,造影证实闭塞病变。在电透荧屏监控下,通过鞘管插入5F的KMP导管,在0.035超硬导丝作用下,于闭塞端的侧壁内膜下开创一个夹层平面,随着导丝在内膜下向前延伸,其顶端会形成半圆形的环。然后,导管和导丝环通过内膜下的夹层持续前进;当到达闭塞段远端时,将KMP导管的顶端转向腔内,使导丝和导管进入真腔。然后退出导管,顺着导丝插入7mm×40mm或合适大小的球囊导管,应用709~811kPa压力,逐步扩张再管化段。术中如发现新形成的通道受压而呈弹性回缩现象,可以植入8mm×40mm或适当大小的镍钛合金自膨式支架。最后通过导管或鞘管造影,检测血流通道是否再建成功。结果:本组共13例,男9例,女4例;左下肢5条,右下肢6条,双下肢2例(4条),共15条肢体。11例中计13条肢体获得成功,成功率为86.7%。其中股动脉段闭塞5例(7条肢体),髂动脉闭塞段4例(4条肢体),胫闭塞段2例(2条肢体)。分别随访3~9个月(平均4.3月),均维持通畅。复查ABI为0.65~0.87,平均0.75,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SIA是一种应用腔内血管外科技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新方法,操作简便微创,安全、有效而经济,近期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软件OsiriX显示Adamkiewicz动脉(AKA)及其在主动脉疾病腔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软件OsiriX对34例经16层螺旋CT检查的胸腹主动脉疾病病人的DICOM源图像进行AKA定位显示,其中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21例,StanfordA型2例,胸腹主动脉瘤4例,降主动脉瘤6例,主动脉弓瘤1例。腔内修复术覆膜支架部分覆盖B以远水平者11例。结果:29例病人共显示33支AKA,其中1级21例,2级8例,总显影率为85.3%。11例覆膜支架部分覆盖B以远水平者术后随访均可见脊髓前动脉(ASA)及AKA显示.其中2例降主动脉瘤AKA起源的肋间动脉被覆盖,但ASA及AKA仍见清晰显影。结论:应用OsiriX软件行术前AKA定位。其结果可靠、可信,为临床外科医师独立完成此技术提供可能。AKA起源的肋间动脉被支架完全覆盖不一定会引发截瘫,但仍需进一步的大样本前瞻性研究来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