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7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4篇 |
临床医学 | 10篇 |
内科学 | 49篇 |
神经病学 | 4篇 |
外科学 | 7篇 |
综合类 | 31篇 |
预防医学 | 1篇 |
药学 | 2篇 |
肿瘤学 | 4篇 |
出版年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2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5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3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非经典型21-羟化酶缺乏症基因型和临床特征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 对中国人非经典型 21 羟化酶缺乏症(21 OHD)基因型进行研究。方法 8例非经典型 21 OHD患者, 35例经典型 21 OHD患者,及 20例正常对照者基因组DNA用特定引物扩增CYP21的两个片段,片段 1从外显子 1→外显子 3,片段 2从外显子 3→外显子 10。用片段 1和片段 2为模板进行第二轮PCR,用特定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经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突变。结果 ( 1 ) 8例中国人非经典型 21 OHD最常见的突变为P30L(6 /16, 37. 5% ),其次为V281L(4 /16, 25. 0% ), 引起 21 羟化酶活性中、重度下降的突变i2g(3 /16, 18. 8% ),Q318X和R356W各 (1 /16, 6. 3% ),I172N(3 /16, 18. 8% )。(2)非经典型21 OHD患者ACTH1 24兴奋试验 17 OH孕酮基础值为 (23. 9±28. 4)μg/L,兴奋后为 ( 92. 0±83. 7 )μg/L。(3)基因型分型与 21 OHD的临床表型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1)中国人非经典型 21 OHD最常见的突变是P30L,其次为V281L,不同于白种人。(2)对高雄激素血症患者要注意非经典型 21 OHD的诊断和筛查。 相似文献
43.
本文报告了放免法测定正常人和垂体-肾上腺疾病患者血清N-POMC水平。结果表明正常人和单纯肥胖者血清N-POMC空腹值分别是182.9±78.2和164.5±86.4pg/ml,两者无明显差别。同时正常人有昼夜节律改变,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明显。柯兴氏病组624.4±196.2pg/ml,与前两组差别显著,且节 相似文献
44.
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性醛固酮增多症(下称GSH)是原醛中一种少见的类型,国外文献中仅有14例报告,国内此是首例。它的临床表现和其他类型原醛相同,但有发病年龄轻及多半有家族史的特点。病理示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它的最大特点是醛固酮的分泌可被糖皮质激素所抑制,从而高血压、低血钾等可获 相似文献
45.
本文对来源于柯兴氏病病人2例单纯垂体人CTH瘤用单层细胞培养的方法,以N-POMC作为ACTH分泌的指标,详细研亢了癌细胞ACTH分泌的调节。结果丧明cRH和AVP均能兴奋N-POMC分泌,并有协同作用;皮质醇对ACTH瘸细胞N-POMC分泌不抑制反使其分泌反常增加,表明皮质醇对AcTH分泌的负反馈调节消失;β-内啡肽对ACTH瘤细胞有直接兴奋N-POMC允泌的作用,这种作用可被纳洛酮阻断;GHRH_(1-44)、SRIF、AT_Ⅱ和VIP对N-POMC分泌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6.
第65例皮肤色素沉着-高血压-低钾血症-性早熟-肢体乏力-矮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历摘要
患者男,9岁,因皮肤黑9年,血压高、肢体无力2年于2001年5月入我院.患儿系第一胎,足月头位顺产,出生时外生殖器无异常.2周岁(1994年)起易感冒.3周岁时睾丸渐增大,阴囊皮肤色素沉着,1995年初开始阴茎勃起,其身高增长快于同龄儿.1995年于北京儿童医院查血压、电解质"正常",CT示"双肾上腺增生",考虑"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予氢化可的松口服(剂量不详),肤色变浅,阴茎和睾丸仍继续增大,出现变声.1997年自行停用氢化可的松,改服中药.1998年身高超过1.2米.同年夏天,高热,次日出现四肢无法移动,无抽搐和意识改变,当地医院查"血钾1.9 mmol/L,血压160/100 mm Hg"(1 mm Hg = 0.133 kPa),补钾后四肢无力缓解,血压为160/100 mm Hg,仍服中药及缓释钾,劳累后常出现上肢无力,休息可好转,无软瘫,但未再复查血钾水平. 相似文献
47.
关于改革和完善医院补偿机制的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目前医院经济补偿成分及医疗收费标准中知识技术劳务成分低的问题;提出了医院经济补偿机制应与社会大众经济随能力相适应,必须有利于区域卫生规划,并与国家对补贴玫医疗收费价格调整同步进行。为此,医院财政补贴的政策应该是重组医疗卫生资源,由匍摊子向质量效益内涵建设转变;引进竞争机制,根据完成工作任务状况给予财政补 相似文献
48.
本文对8例迟发型和42例非失盐性经典型21-羟化酶缺陷症(21 H D)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了比较。两组患者全部为女性。结果发现:(1)迟发型患者女性特征有较好发育,8例中6例月经已来潮,4例基本正常,5例有不同程度乳房发育;经典型全部为原发性闭经,仅1例乳房为Ⅱ期,余全部为Ⅰ期;(2)迟发型患者男性化程度轻,虽全部有轻度阴蒂肥大,但均无明显大阴唇融合;经典型阴蒂肥大重,且42例中有20例大阴唇融合显著。迟发型8例中有4例仅有多毛及月经紊乱或不育,无明显男性体型、喉结增大、嗓音增粗及胡须;经典型10岁以上的25例男性化程度严重。 相似文献
49.
1例17α-羟化酶/17,20碳链裂解酶缺陷症的临床和分子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1例17α-羟化酶/17,20碳链裂解酶缺陷症(17OHD)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基因突变研究,初步探讨17OHD临床表现的基因分子机制。方法 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提取患者外周血白细胞DNA,PCR扩增CYP17A1基因的8个外显子及内含子边界,测序确定CYP17A1基因的突变位点。结果 患者临床表现及内分泌功能检查完全符合17OHD,PCR产物测序发现, CYP17A1基因第6外显子329位密码子发生了TAC→AA的纯合突变,引起Tyr329Lys错义突变及以后密码子的移码突变,并形成了一个只包含418个氨基酸的截短蛋白,从而使该蛋白完全缺乏17α-羟化酶和17,20碳链裂解酶活性。 结论 CYP17A1突变导致的P450c17蛋白的结构改变是该17OHD患者临床表现的基因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