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 毫秒
11.
目的探讨直肠类癌的内镜超声(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特征及内镜黏膜下剥离(endoscopic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直肠类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方法 2008年6月~2011年5月31例直肠类癌行EUS检查,对其中直径<1.5 cm的19例行ESD治疗。在瘤体边缘做环周标记,黏膜下注射甘油果糖和美蓝混合液,使瘤体与肌层分离,预切开瘤体周围黏膜,剥离瘤体下方黏膜下层组织,完整切除瘤体。结果通过EUS检查及深挖活检,诊断直肠类癌31例,EUS特征为位于黏膜下层或黏膜深层的边界清晰、内部回声欠均匀的低回声占位影。对19例直径<1.5 cm直肠类癌行ESD治疗,均完整切除瘤体。术中穿孔1例,术后出血1例,经内科保守治疗后痊愈。切除标本基底及边缘均无肿瘤组织残留。19例随访1~4年,平均1.8年,除1例因创面经久不愈转外科治疗外,其余均无复发及转移。结论 EUS可明确直肠类癌的来源层次、大小、内部回声、边界、有无肌层及周围血管浸润,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ESD治疗直径<1.0 cm的直肠类癌安全可靠,可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ubmucosal tunneling endoscopic resection,STER)治疗食管固有肌层肿瘤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STER治疗的26例食管固有肌层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结果 26例食管固有肌层肿瘤患者行STER治疗,1次性完整切除25例,成功率为96.2%(25/26).切除瘤体直径1.0~2.6 cm,平均(1.7±0.5) cm,STER治疗时间33~157分钟,平均(63±23)分钟.术后并发纵隔和皮下气肿11例(42.3%),气胸2例(7.7%),气腹1例(3.8%),均经内科保守治疗后痊愈,无迟发性出血、食管瘘、纵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STER术后病理示平滑肌瘤21例,间质瘤3例,颗粒细胞瘤1例.术后所有患者定期参加随访(>3个月),无复发及残留病例.结论 STER技术治疗直径<3.0 cm的食管固有肌层肿瘤安全可靠,并可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资料,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一款消化内镜下新型双极电刀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比新型双极电刀与传统单极电刀对肌肉组织热损伤区域的差异。离体动物实验分析二者对猪胃壁的纵向热损伤距离。活体动物实验比较二者行猪消化道黏膜下剥离术的整块切除率、切割效率等指标。结果 有限元模型表明,排除个体差异、手术操作因素的影响后,单极刀对肌肉组织热损伤区域的长、宽、深分别为双极刀的1.08倍、1.12倍和1.23倍。离体动物实验表明,相同功率下通电1 s,双极刀对猪胃壁的的纵向热损伤距离为(433.25±42.58)μm,小于单极刀的(898.03±111.59)μm(t=6.740,P=0.003)。活体动物实验中,两种电刀系统的黏膜整块切除率均是100.0%。双极刀的切割创面为(229.58±185.29)mm2,所用切割时间为(164.37±96.27)s,单极刀的切割创面为(209.70±167.35)mm2,所用切割时间为(162.65±69.97)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新型双极电刀在模拟实验和动物实验中安全有效,尚需临床消化道手术的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术后追加外科手术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8月ESD术后追加手术的23例早期胃癌共25处病灶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内镜下表现、ESD病理结果及手术病理结果。结果早期胃癌ESD术后追加手术的原因有病灶侵犯黏膜下层19处(76%),分化类型差16处(64%),脉管内瘤栓8处(32%),阳性切缘9处(36%)。追加外科手术后病理提示肿瘤残留2例,淋巴结转移1例。随访2~53个月,中位数17个月,无复发及死亡。结论侵犯黏膜下层、分化类型差、脉管内侵犯以及基底切缘阳性是早期胃癌ESD术后追加手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内镜超声(EUS)诊断胃肠道脂肪瘤的价值及其对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135例EUS诊断为胃肠道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胃肠道脂肪瘤的EUS图像特征,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脂肪瘤EUS表现为起源于黏膜下层(极少数为浆膜下)的高回声或偏高回声包块,内部回声均匀,边界清晰,部分伴后方回声衰减。40例接受治疗(内镜治疗25例,包括尼龙套套扎9例、圈套高频电切5例、ESD切除11例,手术切除15例),其中38例病理证实为脂肪瘤,EUS诊断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95.00%(38/40);病理证实34例脂肪瘤位于黏膜下层(其中1例累及肌层,1例累及浆膜),2例位于肌壁间,2例位于浆膜下,EUS判断脂肪瘤起源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94.74%(36/38)。结论EUS能够明确脂肪瘤的起源、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及边界,并可指导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