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5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56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研究水飞蓟宾对NASH大鼠肝纤维化进展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对照组(n=10)、高脂饮食模型组(n=10)和水飞蓟宾治疗组(n=10),实验时间12周。生化法检测血清AST,ALT,TG,CHO。放免法检测HA,RTPCR法检测TIMP-1、TIMP-2、MMP-2、MMP-13mRNA的表达,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SOD及MDA。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水飞蓟宾治疗组大鼠肝功改善,HA及SOD含量下降,TIMP-1、TIMP-2、MMP-2表这降低,MMP-13及MDA升高,肝纤维化程度减轻。结论水飞蓟宾具有一定抗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42.
结肠毛细血管扩张症致反复便血1例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710038)闻勤生患者男性,28岁,因反复使血1年入院。入院前1年内3次排暗红色血便,总量约3000ml,经输血、止血治疗后症状消失。院外急诊胃镜检查未见异常,出血前无服药、饮酒史,出血时无发热...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甲氰咪呱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的影响。方法通过高脂饮食制作非酒精性指肪性肝炎(NASH)动物模型,给予甲氰咪呱灌胃治疗,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变化,进行炎症活动计分,同时测定细胞色素P450(CYP450)和细胞色素2E1(CYP2EI)含量及ALT、AST,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LT、AST及CYP450和CYP2EI含量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甲氰咪呱治疗组CYP450和CYP2EI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ALT、AST及炎症活动计分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甲氰咪呱能显著改善NASH大鼠肝脏功能及形态损伤,可能通过抑制肝细胞微粒体CYP450和同功酶CYP2EI的表达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4.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肠道息肉4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介入治疗胃肠道息肉的应用价值及疗效.方法:采用德国ERBE公司生产的APC300型内镜专用氩气刀,对经病理学证实为胃肠道息肉进行氩离子凝固术,氩离子凝固治疗以内镜下整个病灶凝固为止,每枚息肉根据其部位、大小决定氩离子凝固次数.结果:采集446例患者共659枚息肉,其中508枚为直径小于5mm的扁平、广基息肉.经内镜氩离子凝固术治疗,3mo内复查内镜病变全部消除,治愈率为100%;直径大于5mm广基或亚蒂、细蒂息肉136例,118例经1次氩离子凝固术治疗,3mo后复查内镜病变全部消除.18例经第2次氩离子凝固术治疗,3mo后再次复查内镜病变消除;另有15枚有蒂息肉,在内镜圈套高频电刀治疗同时,采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配合治疗,3mo后再次复查内镜病变全部治愈.结论: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对胃肠道广基、扁平息肉或息肉样隆起治愈率高、疗效显著,且简便易行、并发症少,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5.
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担负着进修医师的临床教学工作,如何使这项工作更趋完善,让每一名进修医师都学有所获、学有所成,是每一位带教医师面对的课题。本文结合多年来在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消化内科带教进修医师的教学经验,从制定培养计划,确立教学内容等四个方面介绍了做好这项工作的方式方法,以期为进修医师的临床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 ipose tissue-derived m esenchym al stem cells,ADMSCs)对四氯化碳所致慢性肝损伤治疗的研究。方法将从4周龄雄性SD大鼠腹股沟分离得到的原代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传至第3代,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 r-dU)在体外标记后,通过门静脉注射的方法移植入由四氯化碳造成慢性肝损伤的雄鼠体内。移植术后2周处死受体雄鼠,取其肝组织,通过免疫荧光双染色的方法观察B rdU标记细胞的存在和白蛋白的表达,行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血清中ALT、AST及ALB,以确定所注入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是否向肝细胞样细胞方向转化及对四氯化碳所致慢性肝损伤大鼠的治疗情况。结果在经门静脉移植的实验组SD大鼠的肝组织内检测到同时表达B rdU和白蛋白的细胞,且其病理组织学及肝功能均较模型组有所好转。结论本研究证实了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四氯化碳所致慢性肝损伤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Barrett食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3月-2007年4月经内镜检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诊断的Barrett食管患者87例,在内镜下行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所有病例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时复查内镜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87例Barrett食管患者3个月复查时78例(89.7%)胃镜下未见复发,9例(10.3%)由于BE黏膜长度较长,在原来部位有散在Barrett食管上皮残留,行第二次氩离子凝固术治疗,6个月复查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全部患者均未见Barrett黏膜复发。结论氩离子凝固术是经内镜非接触性治疗Barrett食管的新方法,操作方便,短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8.
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消化疾病学术大会于2008年10月10至13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主任委员樊代明院士就消化病研究的热点与展望作了重要报告.大会还邀请了亚太胃肠病学会前任会长香港的SK Lam教授、新加坡的KM Fock教授,现任亚太胃肠病学会副会长马来西亚的KL Goh教授,以及国内知名学者作了精彩的专题演讲.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甲氰咪胍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甲氰咪胍组,正常组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喂高脂饮食,甲氰咪胍组在高脂饮食12w后给予甲氰咪胍灌胃治疗。16w末处死各组大鼠,测定血清转氨酶(ALT、AST)、血脂(TC、TG)、肝匀浆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同时测定细胞色素P450(CYP450)和细胞色素2E1(CYP2E1)含量,光镜下观察肝组织学改变。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G、TC水平,肝组织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明显增高,而抗氧化物SOD活性明显降低,肝脏的脂肪变性程度和炎症活动度均显著增高,细胞色素P450和CYP2E1含量显著增高。甲氰咪胍组各项指标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甲氰咪胍通过抑制CYP2E1表达与其密切相关的脂质过氧化作用,改善NASH大鼠脂肪变性,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0.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危险因素的多变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影响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检测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脾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和食管静脉曲张的胃镜下表现,以及他们的凝血酶原时间和血清转氨酶水平。通过相关分析初步筛选出可能有意义的指标,然后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主要因素。结果相关分析显示门静脉直径、流速、瘀血指数和脾静脉流速、瘀血指数以及曲张静脉的直径、红色征、凝血酶原时间均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显著相关,但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我们发现只有曲张静脉的红色征、凝血酶原时间以及脾静脉血流速度与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相关。结论曲张静脉的红色征、凝血酶原时间以及脾静脉血流速度是影响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