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967篇 |
免费 | 334篇 |
国内免费 | 28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4篇 |
儿科学 | 52篇 |
妇产科学 | 31篇 |
基础医学 | 343篇 |
口腔科学 | 98篇 |
临床医学 | 964篇 |
内科学 | 570篇 |
皮肤病学 | 93篇 |
神经病学 | 129篇 |
特种医学 | 231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0篇 |
外科学 | 591篇 |
综合类 | 1986篇 |
预防医学 | 748篇 |
眼科学 | 119篇 |
药学 | 688篇 |
11篇 | |
中国医学 | 669篇 |
肿瘤学 | 18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4篇 |
2023年 | 121篇 |
2022年 | 156篇 |
2021年 | 202篇 |
2020年 | 125篇 |
2019年 | 149篇 |
2018年 | 118篇 |
2017年 | 99篇 |
2016年 | 111篇 |
2015年 | 118篇 |
2014年 | 401篇 |
2013年 | 257篇 |
2012年 | 265篇 |
2011年 | 285篇 |
2010年 | 289篇 |
2009年 | 310篇 |
2008年 | 267篇 |
2007年 | 351篇 |
2006年 | 371篇 |
2005年 | 369篇 |
2004年 | 336篇 |
2003年 | 300篇 |
2002年 | 178篇 |
2001年 | 205篇 |
2000年 | 216篇 |
1999年 | 250篇 |
1998年 | 213篇 |
1997年 | 215篇 |
1996年 | 214篇 |
1995年 | 167篇 |
1994年 | 167篇 |
1993年 | 115篇 |
1992年 | 115篇 |
1991年 | 93篇 |
1990年 | 88篇 |
1989年 | 75篇 |
1988年 | 38篇 |
1987年 | 23篇 |
1986年 | 30篇 |
1985年 | 17篇 |
1984年 | 17篇 |
1983年 | 32篇 |
1982年 | 25篇 |
1981年 | 14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4篇 |
1977年 | 4篇 |
1976年 | 3篇 |
1965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5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总结范瑞强教授分期辨证论治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的诊治思路和临床用药经验。范瑞强教授认为本病急性期主要分为肝经郁热证和脾虚湿蕴证,可分别运用龙胆泻肝汤和除湿胃苓汤加减治疗。后期以气滞血瘀证为主,可用柴胡疏肝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后遗神经痛患者常见阴虚血瘀证,治疗当以一贯煎合血府逐瘀汤加减。另外重视内外结合,倡导发挥中医外治法的优势。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氯胺酮对新生大鼠认知能力及Ca MKII/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40只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空白组(生理盐水)、氯胺酮高(60 mg/kg)、中(30 mg/kg)和低浓度组(15 mg/kg),连续14 d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不同浓度氯胺酮。末次注射24 h后,行大鼠神经功能缺陷评分; 28日龄时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变化。结束后采集各组大鼠海马组织,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病理形态学变化;用TUNEL法观察神经元凋亡情况;用qRT-PCR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Caspase-3、Bcl-2、Bax、Ca MKII和CREB mRNA表达变化;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Caspase-3、Bcl-2、Bax、Ca MKII、CREB和p-CREB蛋白表达变化。结果氯胺酮高浓度和中浓度组大鼠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均显著性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 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氯胺酮高浓度组和中浓度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和穿环次数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HE染色结果发现氯胺酮能导致大鼠海马神经元排列松散和数目减少,并导致神经元固缩和深染; TUNEL结果显示氯胺酮能导致海马神经元凋亡; 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高、中浓度氯胺酮可以明显增加海马神经元caspase-3、Bax mRNA和蛋白表达,并降低Bcl-2、Ca MKII、CREB、p-CREB mRNA或蛋白表达(P<0. 05)。结论高剂量氯胺酮长期应用能影响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导致神经元凋亡,Ca MKII/CREB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氯胺酮诱导的神经元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83.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PENGB)和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S-FICB)在老年直接前路髋关节置换术(DAA-THA)术后镇痛及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5—12月该院首次行DAA-THA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全身麻醉前20 min,研究组行超声引导下PENGB,对照组行超声引导下S-FICB。观察并记录两组术后2 h(T1)、6 h(T2)、12 h(T3)、24 h(T4)、48 h(T5)静息和运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股四头肌肌力、神经阻滞操作时间、手术时间、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患者24和48 h内自控镇痛按压次数、住院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满意度评分,以及术后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静息和运动VAS评分、神经阻滞操作时间、手术时间、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患者24和48 h内自控镇痛按压次数、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T1~T4股四头肌肌力更高,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更短,满意度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 相似文献
84.
目的: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方法来研究衰弱与膝关节骨关节炎(KOA)发病风险的因果关系。方法:获取衰弱指数(FI)和KOA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数据,将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作为工具变量并选择敏感的SNPs进行分析。通过逆方差加权法(IVW)、加权中位数法(WM)、MR-Egger回归法等方法进行两样本MR分析,以OR值评估FI与KOA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仅IVW模型P值<0.05,其余统计模型均无意义(P>0.05)。IVW结果显示,OR值(95%CI)为1.86(1.25~2.76)。使用MR Egger和IVW法进行异质性检验,均提示存在异质性(P<0.005)。采用leave-one-out法进行敏感性分析,显示结果比较稳健。反向MR结果显示IVW、WM模型P值<0.05,其余统计模型均无意义(P>0.05)。IVW结果显示,OR值(95%CI)为1.09(1.02~1.16),P值=0.01。WM结果显示,OR值(95%CI)为1.07(1.01~1.13)。结论:FI与KOA存在双向因果关联。 相似文献
85.
小腿三头肌肌瓣修复小腿前侧创面15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腿前侧血供差 ,损伤后极易造成局部软组织全层坏死或胫骨外露 ,使创面修复较为困难。小腿三头肌由比目鱼肌和腓肠肌内外侧头构成 ,其血供足、肌腹扁阔 ,转移后可覆盖小腿前侧的任何部位。笔者单位利用小腿三头肌肌瓣转移、肌瓣表面植皮的方法修复小腿难愈创面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 15例 ,其中男 13例、女 2例 ,年龄2 0~ 6 8岁。致伤原因 :车祸致皮肤撕脱伤后坏死 8例 ,热力损伤 3例 ,慢性溃疡 2例 ,药物外渗致皮肤全层坏死 2例。并发症 :混合结缔组织病 1例 ,脾功能亢进 1例 ,糖尿病 2例。创面分布 :膝关节至踝关… 相似文献
86.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是以急性呼吸窘迫,即严重呼吸困难和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为主要表现,常并发于严重感染、创伤等。据国外献报道由严重创伤引起占25%以上。我科2000年1月-2001年2月年共收治创伤后ARDS4例,因发现及时,治疗护理措施得当均治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7.
体外培养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人增生性瘢痕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人正常皮肤和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 ,通过H3 脯氨酸掺入法检测细胞胶原合成 ,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蛋白质和mRNA的表达。结果 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相比 ,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合成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蛋白质及mRNA的表达均显著增高 (P <0 0 1)。结论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可能在增生性瘢痕纤维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8.
89.
2型糖尿病(T2DM)血管并发症包括大血管并发症和微血管并发症,其发病率的升高往往伴随着高肥胖发生率。肥胖是T2DM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显示,体脂分布而不是体脂总量与肥胖患者的代谢及心血管风险相关。体重指数(BMI)和腰围(WC)不能准确地反映肥胖患者的体脂分布情况,因此,内脏脂肪越来越受重视,并可能成为T2DM血管并发症的预测指标。本文就内脏脂肪与T2DM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内脏脂肪的深入研究和临床检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将涤纶垫片用于加强传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肠吻合, 从而预防术后胰瘘的安全性与实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3年8月安阳市人民医院由同一主刀医师完成的8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52例, 女性30例, 年龄(62.21±9.75)岁。根据是否在胰肠吻合中使用涤纶垫片将患者分为试验组(n=40)与对照组(n=42), 对两组的围术期数据进行比较, 并利用Logistic分析影响术后胰瘘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胆瘘、肠瘘、腹腔感染、腹腔出血、术后死亡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术后胰瘘发生率20.0%(8/40)低于对照组的45.2%(19/4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胰腺质地较软(OR=16.595, 95%CI:1.891~145.657)是发生术后胰瘘的独立危险因素, 而使用涤纶垫片的改良胰肠吻合方式(OR=0.332, 95%CI:0.114~0.969)可降低发生术后胰瘘的风险。结论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使用涤纶垫片加强胰肠吻合能降低术后胰瘘发生率, 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