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0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0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胰性脑病时脑脊髓病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胰性脑病是急性胰腺炎(AP)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病因、发生机理尚不清楚。本文研究了实验性AP时脑脊髓的病理改变,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1.实验动物和材料 新西兰纯种家兔,雌雄不拘,体重2.52kg±0.46kg,南京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牛磺胆酸钠(STC)购自Sigma公司。14只兔随机分成2组,AP组:10只;对照组:4只。 2.模型制备和制模后的处理 兔禁食12h,自由饮水,2%氯胺酮(80mg/kg体重)腹腔内注射麻醉。参照Aho等法用钝的5号球后注射针经十二指肠穿刺逆行插入胰管,临时…  相似文献   
82.
胰腺内分泌肿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腺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endocrine tumors,PETs)是一种少见的肿瘤,源于胰岛,或源于腺泡和胰管之间的内分泌细胞,具有产生内分泌激素的功能,激素的过度分泌引起各种临床候群.临床少见或罕见,且表现各异,多被漏诊或误诊.现将我院1969年1月至2007年5月期间共收治的91例PETs患者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基于能力、机会、动机-行为(COM-B)理论的口服营养补充(ONS)健康教育在胰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便利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胰腺中心收治的72例术后行ONS治疗的胰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ONS相关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基于COM-B理论的ONS健康教育。分别于术前1 d以及ONS后7 d、14 d和30 d对2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依从性和营养相关指标(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2组患者术前1 d自我效能感及营养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ONS后7 d、14 d和30 d的自我效能感得分高于对照组,ONS后14 d和30 d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观察组ONS后30 d白蛋白、ONS后14 d和30 d前白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COM-B理论的ONS健康教育能增强胰腺癌患者术后对ONS的自我效能感,提高依从性,改善其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84.
目的:评价经胰血管留置导管持续区域灌注生长抑素和抗生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将29例SAP患者分为区域灌注组(13例)和常规给药组(16例)。区域灌注组经股动脉超选择插管至胰腺坏死的供血动脉留置导管,用微泵持续24h灌注生长抑素及抗生素,症状体征消失后拔管。常规给药组用静脉输注药物,药物用量及剂量完全同区域灌注组。结果:灌注组治疗后48h腹部体征明显改善,腹痛减轻,7-12天症状全部消失,病情无复发,疗程平均20天,均痊愈出院,常规给药组治疗后5-7天见腹部体征改善,病情有反复,疗程45天-4个月,平均57天,常规给药组出现严重并发症13例次,死亡4例,结论:经胰血管置管持续区域灌注生长抑素及抗生素治疗SAP疗效好,病程短,并发症少,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5.
目的:检测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 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 1A,RASSF1A)在胰腺癌细胞株中的甲基化和表达状态,探讨其启动子异常甲基化在胰腺癌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重亚硫酸盐测序PCR(bisulfite genomic sequencing PCR,BSP)联合TA克隆测序检测胰腺癌细胞株PANC-1及胰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胰腺组织中RASSF1A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状态,以甲基化酶抑制剂5-aza-2-deoxycitydine(5-aza-dC)处理PANC-1,观察处理前后甲基化率变化情况,逆转录PCR观察RASSF1A 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在PANC-1细胞中RASSF1A启动子的甲基化率平均为100.00%,在正常胰腺?癌旁及癌组织中平均分别为1.79%?93.75%和100.00%,与正常胰腺组织相比,胰腺癌旁及癌组织的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率明显增高(P < 0.01),而癌旁及癌组织之间无明显差异(P > 0.05)?在PANC-1细胞?胰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RASSF1A基因无表达,在正常胰腺组织中RASSF1A基因呈阳性表达;PANC-1细胞经5-aza-dC处理后,RASSF1A的甲基化率下降(88.89%,P < 0.05),mRNA表达无变化?结论:胰腺癌细胞株PANC-1及癌组织?癌旁组织RASSF1A基因表达与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有关,启动子区的高甲基化导致PANC-1中RASSF1A基因的表达沉默?该基因异常甲基化有望成为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指标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86.
经皮胆道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目的 回顾性分析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性经皮胆道引流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对4 7例患者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先行PTC后探查通过阻塞段 ,如不能越过阻塞段 ,则直接进行外引流 ;如能越过阻塞段 ,则置入内外引流管作内外引流或置入金属支架或塑料内涵管作内引流。结果 内引流组 18例 ,15例置入金属支架 ,共 18枚 ,3例置入塑料内涵管 ,共 4根 ;内外引流组 15例 ,置入 18根内外引流管 ;外引流组 14例 ,置入 17根外引流管。术后 1周总胆红素从术前的 (5 14 .1± 2 0 4 .3) μmol/L降至 (2 38.4± 14 2 .8) μmol/L(P <0 .0 0 1) ,碱性磷酸酶与丙氨酸转氨酶均下降明显 (P均 <0 .0 0 1)。 4例于术后 1个月内死亡。跟踪随访 37例 ,平均随访 5 .3个月 ,8例仍存活。随访期内 18例 (48.6 % )总胆红素降至正常范围。结论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是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 ,可明显缓解黄疸、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并可改善肝脏功能 ,有限地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87.
对可切除的胰头癌、远端胆管癌和壶腹周围癌,根治性切除是其预后的重要决定性因素之一。为了达到Rn切除,临床上有多种切除方式如胰头十二指肠切除+胰周淋巴结的清扫术等。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设计和应用了胰头十二指肠切除联合D2+胰周淋巴结清扫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基础上进行广泛的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治疗远端胆管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8.
专业组与非专业组胰十二指肠切除之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胰腺专业组与非专业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有无差别。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86年成立胰腺专业组以来至2003年27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资料,其中专业组行PD197例,非专业组行PD79例。结果专业组与非专业组手术切除率、切缘阳性率、胰瘘发生率、平均切除肿瘤大小、平均清除淋巴结数、平均术中输血量、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平均生存期、手术死亡率分别为42.7%、8.63%、2.54%、3.11cm、9.01、980ml、6.4h、17.1d、25.7个月、1.52%和28.4%、20.25%、10.12%、2.77cm、5.45、1340ml、5.46h、23.6d、17.8个月、8.86%,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而在胆瘘、出血、胃潴留、感染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宜成立胰腺诊治中心或专业组,集中收治胰腺病人,以提高手术安全性和规范性。主张根治术和扩大根治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9.
50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主要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的主要并发症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6年1月至2007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施行的502例PD,其中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87例,联合切除19例.结果 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1.5%(158/502),手术死亡率为3.2%(16/502),因并发症而再手术32例,再手术死亡率9.4%(3/32).以1999年为界将PD手术病人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对照,结果 显示:第一、二阶段的手术并发症分别为33.7%(56/166)、30.4%(102/336),死亡率分别为4.2%(7/166)、2.4%(8/336),无显著差异.结论 消化道和腹腔出血、胰瘘、多器官功能衰竭、腹腔感染等是PD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适当的围手术期处理和熟练的外科操作技术是降低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0.
胰腺癌并发急性重症胰腺炎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急性重症胰腺炎(acuteseverepancreatitis,ASP)的病因学中,胰腺癌是极其罕见的致病因素之一。我院自1986年1月至1998年12月间共收治ASP226例,其中86%为胆源性ASP,而胰腺癌所致ASP仅1例。该患者,女,43岁,因突发上腹痛伴恶心呕吐24小时急诊入院。查体:神清,生命体征平稳,心肺(-);满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以上腹偏右为著。腹腔穿刺抽液淀粉酶(AMS)1300u(苏氏),涂片见浓细胞( ),RBC( );血AMS940u(苏氏);尿AMS2100u(苏氏);WBC21.1×109/L。急诊BUS检查示胆囊炎、胆囊多发性结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