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确定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nvestigator initiated trial, IIT)项目立项阶段可识别的研究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并评价各因素的风险等级,为制定风险监管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分析文献及研究小组讨论,初步确定可识别的风险因素及风险等级评价标准,并基于此制定咨询问卷。2021年2—5月...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血尿酸(SUA)与冠心病发生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以及在不同性别和年龄人群中的差异,为人群预防和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冠心病组396例和非冠心病组792例,根据SUA水平按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1~4组,分析不同组间冠心病患病率的差异;以发生病变的血管支数反映冠心病严重程度,分析SUA水平与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SUA水平对冠心病的危险性。结果 (1)冠心病组SUA水平高于非冠心病组,性别分层分析后仅女性组差异仍然存在;年龄分层显示,30~70岁人群中冠心病组SUA水平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2)总体、女性及30~70岁人群中,SUA浓度最高组(第4组)的冠心病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余各组。(3)总体、女性及30~70岁人群中SU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4)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总体、女性及30~70岁人群中SUA水平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SUA水平与冠心病的患病率有关,且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在女性人群和30~70岁人群中SUA对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33.
诺维苯及顺铂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管癌的发病率在我国恶性肿瘤中居于前几位,早期治疗仍以手术为主,对于晚期患者因其对化疗不敏感以及多疗程治疗后的耐药问题影响临床疗效。诺维苯(NVB,5,-非去水长春花碱)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方面有一定疗效,而治疗食管癌的经验较少。2001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采用诺维苯加顺铂(NP方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45例,并与同期用顺铂(DDP)加5-氟尿嘧啶(5-Fu)治疗食管癌45例行对比观察,实验组5例因经济原因或化疗后反应较大,呕吐和(或)白细胞下降明显只化疗1周期;6例外地患者失访,对照组因相同原因4例仅化疗1周期,失访3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4.
白色的精灵     
钱碧云 《校园心理》2007,5(4):48-49
<正>我是在一个迪厅里遇到倪筱纯的,那时她正跳着舞,露着性感的小腹。我回头看到她时呆了一下,她太像莎莉了——她是莎莉吗?但莎莉明明在美国呀。她招摇地笑着,男生们打着口哨,有人叫她:快下来跟我跳一曲。她便跳下去钻入男人怀中,男人往她开得很低的衣服里塞着钞票,她便飞起一个  相似文献   
35.
生物样本库是一种集中保存各种人类生物材料,用于疾病的临床治疗和生命科学研究的生物应用系统,是标准化收集、处理、储存和管理人类离体器官、组织、细胞、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生物大分子衍生物等各种生物样本,以及生物样本捐赠者的临床诊治、随访等信息的机构[1].生物样本库是转化医学、精准医学的重要研究基础之一,在疾病风...  相似文献   
36.
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27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特征和影响该病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我院1969年至2000年间收治的31例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病例。选取随访资料完整的27例,对患者性别、年龄、肿物直径、颈淋巴结转移与否、术式、有否肉眼肿瘤残余、放疗、化疗情况等参数,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生存率计算采用寿命表法,生存率的比较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Log-rank生存分布检验。对于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通过变量逐步引入的方法进入COX回归模型,确立影响生存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发病率低,恶性度高,手术方式和放疗是影响该病预后的因素。结论:对于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患者,建议采取甲状腺癌广泛切除术,术后局部足量放疗。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EB病毒感染与HLA—DQ抗原表达和p53蛋白表达阳性率及其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60例不同病理类型的NHL石蜡包埋组织的LMP-1阳性率和HLA—DQ抗原表达与p53蛋白表达率。结果:B细胞NHL(B-NHL)、T细胞NHL(T—NHL)的EB病毒检出率分别为28.9%(39/135)和16.0%(4/25)。HLA—DQ抗原表达的阳性率.B-NHL和T-NHL分别为25.2%(4/135)和28.0%(7/25)。EB病毒感染程度与HLA—DQ抗原表达阳性程度呈正相关。p53蛋白表达阳性率.R-NHL和T-NHL分别为48.9%(66/135)和32.0%(8/25)。结论:EB病毒潜伏感染在NHL发病中起一定作用。EB病毒、HLA—DQ之间可能存在内在联系并相互影响,HLA—DQ抗原的表达可能会增强EB病毒进入机体的易感性。而NHL中p53表达与EBV感染无关。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雌激素代谢通路相关基因CYP1A1、GSTF1、GSTM1与乳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对天津市360例正常女性和315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CYP1A1、GSTT1、GSTM1基因及多态性进行检测,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单基因、联合基因以及相关因素对乳腺癌的危险度。结果CYP1A1基因、GSTF1基因、GSTM1基因在两组间分布频率有差异(χ2值分别为20.677,47.250,43.621,P=0.000)。基因型联合分析显示,随着携带危险基因型数目的增加,个体罹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χ2=51.366,P=0.000)。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YP1A1基因与体育锻炼、摄入肉类(每日多于150g)、摄入蔬菜(每日超过300g)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OR(95%CI)分别为0.465(0.362—0.597)、1.559(1.344—1.808)、0.465(0.362~0.597)1;GSqTl基因缺失、GSTM1基因缺失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3.245(1.645~6.375)、2.462(1.818.3.334)],且GSTrl基因与体育锻炼、累计行经年数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OR(95%CI)分别为1.546(1.113~2.147)、3.735(1.401~9.956)1,GSTMI基因与哺乳期限、绝育手术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OR(95%C1)分别为1.206(1.024~1.420)、1.690(1.353~2.111)]。结论雌激素代谢通路相关基因与乳腺癌发生有关,且其与雌激素暴露影响因素、生活方式等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 (non Hodgkin’slymphoma ,NHL)EB病毒感染与HLA DQ抗原表达和p5 3蛋白表达阳性率及其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160例不同病理类型的NHL石蜡包埋组织的LMP 1阳性率和HLA DQ抗原表达与p5 3蛋白表达率。 结果 :B细胞NHL (B NHL)、T细胞NHL(T NHL)的EB病毒检出率分别为 2 8 9% ( 3 9/13 5 )和 16 0 % ( 4 /2 5 )。HLA DQ抗原表达的阳性率 ,B NHL和T NHL分别为 2 5 2 % ( 4 /13 5 )和 2 8 0 %( 7/2 5 )。EB病毒感染程度与HLA DQ抗原表达阳性程度呈正相关。p5 3蛋白表达阳性率 ,B NHL和T NHL分别为 48 9% ( 66/13 5 )和 3 2 0 % ( 8/2 5 )。结论 :EB病毒潜伏感染在NHL发病中起一定作用。EB病毒、HLA DQ之间可能存在内在联系并相互影响 ,HLA DQ抗原的表达可能会增强EB病毒进入机体的易感性。而NHL中p5 3表达与EBV感染无关  相似文献   
40.
  目的  DNA损伤修复作为维持体内基因稳定性和修复DNA损伤的重要机制, 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转归及预后中发挥重要作用, DNA损伤修复基因多态性通过影响DNA损伤修复能力进而影响肿瘤患者生存。本研究旨在探讨DNA损伤修复基因XRCC1、hOGG1多态性对肺癌患者生存的影响。  方法  收集420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病例, 采用TaqMan SNP技术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DNA XRCC1(rs25487)和hOGG1(rs1052133)多态性。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生存情况, Log-rank法进行单因素检验, Cox回归用来计算调整混杂因素的风险比(Hazard Ratio, HR)。  结果  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风险的分析显示, 年龄≥60岁和病理分期晚期(Ⅲ/Ⅳ期)是影响肺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P值分别为1.000E-4和3.828E-11。DNA修复基因XRCC1和hOGG1多态性与肺癌患者生存情况的分析未见不同基因型的生存曲线的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按照吸烟情况分层后, 在轻度吸烟者(吸烟量 < 40包/年)中, 携带hOGG1突变型G等位基因较携带野生型C基因型生存率低(P=0.0213), 经Cox回归分析显示携带G等位基因的患者死亡风险为野生型的8.24倍。而在非吸烟者和重度吸烟者中未见多态性对患者生存的影响。  结论  本研究首次发现碱基切除修复通路基因hOGG1 rs1052133多态性对肺癌患者生存存在一定影响, 尤其是在轻度吸烟者中, 携带突变型等位基因增大肺癌患者死亡风险, 相关机制有待进一步大规模样本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