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5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5篇 |
内科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0篇 |
综合类 | 13篇 |
药学 | 4篇 |
中国医学 | 3篇 |
肿瘤学 | 19篇 |
出版年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2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3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加植骨配合中药在治疗肱骨骨折骨不连伴感染中的应用和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7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肱骨骨折骨不连伴感染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22~74岁(平均42岁),左侧13例,右侧12例。其中肱骨上1/3骨折3例,肱骨中1/3骨折5例,肱骨下1/3骨折17例。一般行切开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和自体骨移植,术中将自制的万古霉素骨水泥链珠留置于创口内以控制感染。结果25例全部获得随访,时间8~28个月,平均13个月。均获骨性愈合,来发生感染等并发症。术后肩关节Neer平均评分为88分,显著高于术前平均分35分,优良率达88%;术后肘关节HSS平均评分为90分,显著高于术前平均分50分,优良率达100%。结论采用外固定支架加植骨治疗肱骨骨不连伴感染的患者,在术中自制万古霉素骨水泥链珠置于切口内,术后口服中药以促进骨折愈合。这种综合治疗方法具有痛苦小、愈合时间短、花费少、感染控制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52.
广西苍梧县鼻咽癌现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苍梧县鼻咽癌防治所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曾毅教授指导下,和广西自治区人民医院协作,在苍梧县进行鼻咽癌血清学现场研究工作,并从环境中发现有诱导EB病毒作用的物质,现介绍如下:一、EB病毒IgAjVCA抗体阳性者的随访1叨8年至1979年检测了苍梧县30岁以上148029人的EB病毒壳抗原抡疫球蛋白A抗体(IgAjVCA,阳性者(ZI巧)3533人,抗体几何平均滴度(*MT)为1:162,当年确诊鼻咽癌55人石MT为1:opl,早诊率为582%,对抗体阳性者继续观察,发现65例鼻咽癌,GMT为1刀99,早诊率为523%。追踪发现的病人,有力%… 相似文献
53.
54.
Eostein—Barr病毒IgA/VCA抗体变动规律和鼻咽癌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苍梧县Epstein-Barr病毒抗体阳性的931人每年进行观察,连续10年追踪发现他们中294人抗体转阴,66人抗体波动,120人抗体下降,这些人中未出现鼻咽癌病人。在375例抗体无明显改变者中出现6例病人,检出率为1.6%,在抗体上升的76人中出现了17例病人,检出北为22.4%,抗体持续阳性特别是滴度升高者是鼻咽癌的高危险人群。 相似文献
55.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儿童胫骨髁间棘骨折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抽出钢丝固定治疗儿童胫骨髁间棘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10月至2010年12月,手术治疗儿童胫骨髁间棘骨折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7~14岁,平均10岁;手术时间为伤后3~8 d,平均4 d。术前常规摄X线片,行CT扫描或MRI检查了解骨折情况及关节损伤情况;手术全部采用关节镜下抽出钢丝固定治疗;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摄X线片了解术后情况,并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进行临床症状和功能评分。结果:所有患者骨折愈合,Lysholm膝关节评分由术前的30.2±4.2提高至术后的92.8±9.1;优18例,良3例。结论:关节镜下抽出钢丝治疗儿童胫骨髁间棘骨折的优点是经济,固定牢固,属于稳定性固定,且钢丝直径小而光滑,对骨骺医源性损伤较小。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放大免疫酶法(BSA)应用于鼻咽癌(NPC)IgA/EA血清学早期筛查效果,提高鼻咽癌早期诊断效率.[方法] 免疫酶法(IE)检测广西鼻咽癌示范基地血清中IgA/VCA(针对EBV壳抗原VCA的IgA型抗体),IgAVCA阳性者再用IE法及生物素--链霉亲和素放大免疫酶法(BSA)分别检测血清IgA/EA(针对EBV早期抗原EA的IgA型抗体),以临床病理检查结果为确诊标准.t检验及X2检验统计分析改进前后两种方法在鼻咽癌血清学早期检测方面的差异.[结果] IE法检测IgA/VCA阳性血清388例,IE法检测IgA/EA阳性率3.6%(14例),BSA法检测IgA/EA阳性率12.9%(50例),BSA法检出阳性率显著高于IE法(X2=22.070,P<0.001).在两种方法检测的血清IgA/EA均阳性的样品中,IgA/EA检测滴度的几何平均值(GMT)分别为1:17.04和1:51.87,BSA法显著高于IE法(t=2.804,P<0.05).进一步的病理检测确诊鼻咽癌患者16例,BSA法提高了NPC检测灵敏度(X2=16_347,P<0.001).[结论] 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放大免疫酶法(BSA)检测血清EBV相关抗体特异性较高,并且可以提高鼻咽癌血清学早期检测的灵敏度,为在基层开展更有效的流行病学筛查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7.
苍梧县鼻咽癌的病因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苍梧县鼻咽癌发病有关因素.方法对人群进行鼻咽癌的前瞻性血清流行病学研究,分析肿瘤登记的鼻咽癌监测资料.结果EB病毒在苍梧县人群普遍感染,IgA/vCA抗体持续阳性和滴度升高者是鼻咽癌高危险人群.鼻咽癌发病较稳定,在30岁至60岁年龄发病较高,有家族聚集性,苍梧县环境中诱导EB病毒的植物分布广,和人民生活密切有关.结论鼻咽癌发生中遣传因素是基础,EB病毒起重要作用,环境因素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8.
目的分析488 683人鼻咽癌普查结果,其中20 726人是广西梧州市鼻咽癌高发现场1980年普查及10年追踪观察和对查出EB病毒IgA/VCA抗体阳性者20年追踪观察结果,467 957人是现场以外其它地区普查结果,两者结果比较分析提出鲻鼻咽癌普查和社区应用基本方案.方法应用免疫酶法检测EB病毒IgA/VCA抗体,间接鼻咽镜配合,在现场和现场以外其它地区进行鼻咽癌普查.结果现场20 726人普查及10年和20年追踪观察,IgA/VCA抗体阴性19 590人10年内发生鼻咽癌4例,其中3例确诊时IgA/VCA抗体已显阳性反应,仅1例仍为阴性,IgA/VCA抗体阳性1 136人普查及20年追踪观察检出鼻咽癌60例,其中接受随访的54例中,有46例属早期,早诊率85.2%,IgA/VCA抗体诊断鼻咽癌符合率98.3%.现场以外其它地区普查467 957人,检出鼻咽癌188例,其中属于早期患者为164例,早诊率87.2%,可以重复现场结果.结论免疫酶法检测EB病毒IgA/VCA抗体普查鼻咽癌,间接鼻咽镜配合,方法简单、价廉、诊断符合率高,可以检出鼻咽癌早期病人,是鼻咽癌普查或社区服务的首选基本方案,其它抗体检测可在这基础上互补,符合成本效益卫生经济学观点. 相似文献
59.
游离脂肪片加透明质酸钠预防腰突症术后瘢痕粘连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腰椎间盘术后瘢痕粘连患者在再次手术中使用游离脂肪片加透明质酸钠来观察该法对硬膜外瘢痕粘连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在腰椎间盘术后瘢痕粘连65例病人的再次手术中使用游离脂肪片加透明质酸钠预防瘢痕组织再次形成。结果全部病例术后随访时间平均3年零2个月,根据Macnad疗效评分标准,优13例,良43例,进步8例,差1例,优良率86.2%。结论游离脂肪片加透明质酸钠两者联合应用,可扬长避短,提高手术效果,有效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瘢痕粘连形成。 相似文献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