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06篇
  免费   422篇
  国内免费   183篇
耳鼻咽喉   62篇
儿科学   127篇
妇产科学   39篇
基础医学   275篇
口腔科学   53篇
临床医学   1126篇
内科学   373篇
皮肤病学   61篇
神经病学   108篇
特种医学   19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42篇
综合类   2005篇
预防医学   982篇
眼科学   52篇
药学   983篇
  23篇
中国医学   849篇
肿瘤学   159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207篇
  2021年   276篇
  2020年   225篇
  2019年   195篇
  2018年   196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408篇
  2013年   341篇
  2012年   436篇
  2011年   359篇
  2010年   403篇
  2009年   418篇
  2008年   374篇
  2007年   332篇
  2006年   312篇
  2005年   312篇
  2004年   327篇
  2003年   213篇
  2002年   223篇
  2001年   234篇
  2000年   158篇
  1999年   140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101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硬脑膜外血肿164例临床分析(摘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4至1989年我科共诊治外伤性硬脑膜外血肿164例(含合并硬脑膜下、脑内血肿及脑挫裂非主要损伤28例),所有病例术前后至少做一次以上 CT 扫描。手术152例,未手术12例。男149例,女15例。年龄最高77岁,最小6个月。成人(16岁以上)以20~40岁最多,103人。164例中坠落伤30例,交通肇事36例,摔伤26例,打击伤52例,伤前饮酒者12  相似文献   
42.
目的 分析微创液化软通道颅内血肿引流术对急性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观察微创液化软通道颅内血肿引流术(治疗组)与内科保守(对照组)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基本痊愈率和总有效率(10.7%、84%)明显高于对照组(3.8%、62.7%),病死率(5.3%)明显低于对照组(33.5%).结论 微创液化软通道颅内血肿引流术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3.
李宇清  钟淮滨 《安徽医药》2004,8(6):462-463
目的测定栀子提取物中大孔吸附树脂残留的苯是否符合限量要求.方法使用气相色谱仪,采用DB-624毛细管色谱柱,以氮气为载气,FID检测器,测定苯.结果栀子提取物中未检出苯,检出限为0.06mg·L-1.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栀子提取物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术后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溶血尿毒综合征(HU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 a来本院肾内科11例HUS患儿临床资料。男6例,女5例;年龄2~9岁,平均年龄5.2岁。重症10例,轻症1例。其中8例进行血浆置换治疗,每例2、3次,术后应用泼尼松(1.0~1.5 mg.kg-1)或甲泼尼龙(1 mg.kg-1)维持;其中1例联合血液透析治疗,1例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轻症1例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丙球)治疗。1例重症HUS外院进行血液透析1个月余转本院继续血液透析治疗。1例重症HUS外院采用大剂量丙球冲击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后继续甲泼尼龙1 mg.kg-1治疗和肠道透析。结果 19例次血浆置换治疗均顺利实施,无明显并发症;8例血浆置换后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者中7例肝酶、心肌酶、肾功能恢复正常,尿常规镜下血尿或并轻中度蛋白尿出院,追踪观察2~26个月,复查肾功能均正常,尿蛋白阴性,5例镜下轻微血尿[RBC(9~36)×106L-1],1例感染后轻微镜下血尿,1例尿常规正常。轻症1例出院时尿常规和肾功能均正常,门诊随诊38个月尿常规正常。2例外院治疗的重症HUS患儿转入本科时病程1周~1个月,血小板已恢复正常,Hb无继续下降,尿常规示肉眼血尿和中量蛋白尿,处于肾衰竭期。其中1例血液透析6次,肾功能稍好转、肉眼血尿并中量蛋白尿,放弃治疗出院。1例经肠道透析和口服激素等措施后放弃治疗出院。结论重症HUS患儿宜早期应用血浆置换治疗,血浆置换治疗后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可改善重症HUS患儿预后,减少后遗症。  相似文献   
45.
目的 :建立一种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新方法 ,通过测定人工房水中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的浓度 ,计算出双硫仑角膜渗透率。方法 :由于样品中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不稳定 ,且难以直接测定 ,故以对溴苯甲酰甲基溴进行衍生化并检测其衍生化产物 ,选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紫外检测法定量。结果 :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 1 0~ 40 0 μg·mL-1,加样回收率为 97 44 %~ 98 75 % ,日内精密度为 0 10 %~ 0 81%。结论 :方法准确 ,操作简单 ,重现性好 ,可用于生物样品测定  相似文献   
46.
笔者对目前方证相应临床研究作了简单概述,归纳总结了目前开展前瞻性、多中心方证相应临床研究存在的难点,同时以缺血性中风方证相应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为例,分析了目前开展缺血性中风方证相应临床研究的可行性。笔者认为目前开展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方证相应临床研究存在以下难点:对照组难于设计,缺乏客观定量化的证候诊断标准,缺乏规范的针对证候的治疗方案,切实可行的随机盲法难于设计。此外,前瞻性、多中心方证相应临床研究的开展还需要多中心研究平台的建立及充足的研究经费的支持。今后开展前瞻性、多中心方证相应临床研究需亟待完善标准、规范的获取、采集临床信息的方法及流程。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比较孙氏镜、超细经皮肾镜取石术(super-mini-PCNL,SMP)及硕通镜碎石术处理上尿路结石的安全性与疗效. 方法 2019年1~9月我院采用孙氏镜或SMP或硕通镜治疗1.0 ~2.0 cm输尿管上段或肾结石120例(每组40例),比较3组手术时间、一期碎石成功率、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疼痛程度、住院...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规范化健康教育管理应用在发热门诊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3月在广东省顺德新容奇医院治疗的6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法将患者划分成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规范化健康教育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做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健康知识考核成绩评分(91.61±3.92)分、发热原因认知评分(96.67±2.33)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94.89±3.32)分、生活质量评分(93.12±3.23)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发热消退时间(2.40±0.10)d和住院时间(5.45±1.51)d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体温(36.95±0.10)℃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知识掌握率(93.94%)、用药依从率(96.97%)、健康行为形成率(90.91%)、态度转变率(93.94%)、检查依从率(96.97%)、合理用药知晓率(90.91%)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97%)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49.
目的 了解2016-2019年空海勤官兵健康体检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某疗养中心疗养的2950名空勤人员和878名海勤人员健康体检资料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 空勤、海勤人员代谢内分泌、运动、泌尿、心血管(海勤眼科)为高发疾病系统,以高三酰甘油血症、高尿酸血症、脂肪肝检出率最高.空勤海勤人员受军...  相似文献   
50.
目的 建立蓝刺头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用60%乙醇作为溶剂超声提取蓝刺头总黄酮,以芹菜苷为标准品,5%三氯化铝溶液显色,按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0401)在275 nm波长处测定供试品溶液的吸光度,计算蓝刺头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 芹菜苷质量浓度在3.28~32.80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0.0357X-0.0065(r=0.9999);该测定法经考察表明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和准确度,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20%,RSD为0.923%(n=6);3批蓝刺头药材的总黄酮平均含量为2.30%。结论 本测定法基于黄酮类化合物结构与光吸收特性关系而建立,重现性好,准确度高,适用蓝刺头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