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80篇
临床医学   72篇
内科学   36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62篇
预防医学   39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探讨SARS病区的院内感染管理的各危险因素与SARS超级传播事件(SSE)发生的相互关系.方法 以发生SSE的35个病区和没有SSE发生的51个病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运用单因素分析进行比较.结果 SARS病区的院内感染管理的各危险因素在不同暴露水平与SSE的发生在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在SARS的超级传播事件中,医院院内感染管理的各个危险因素(包括医院是否对员工进行防止医院感染的培训,是否提供各种医院感染管理的文字规范,医疗护理人员的个人防护装备的提供等)与医院的SARS超级传播事件的发生无关联.  相似文献   
42.
以随机公开对照试验比起对COPD病人的支气管扩张作用及副作用.雾化吸入沙丁胺醇(500μg)为A组16例;雾化吸入溴优异丙托品(50μg)为B组15例,雾化吸入沙丁胺醇(50μg)合并异丙托品(500μg)为C组15例。结果:A组15分钟起效;B组60分钟起效,其FEV1(第一秒用力肺活量)及FVC(用力肺活量)的最大改善率(22.0%、22.7%)与A给(21.5%、23.2%)相比无差异(P>0.05),C组5、15分钟FEV1的改善率(8.7%、13.0%)高于B组(0%、2%);180、360分钟FEV1的改善率为(23.9%、17.3%)高于A组(13.7%、5.8%)(P<0.05),FVC与FEV1的改变相近,三组均无严重的副反应。提示:COPD患者雾化吸入异丙托品具有与沙丁胺醇相近的气道扩张作用.但起效慢.两者合用时,起效快,持续时间长,作用优于单药应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受体拮抗剂(扎鲁司特)对白三烯C4(LTC4)刺激人气道结构细胞内皮素1(ET-1)基因表达及分泌的影响。方法 在离体培养人气道上皮细胞株(16-HBE)和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培养液中加入扎鲁司特,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培养液ET-1水平;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ET-1mRNA表达量,结果 扎鲁司特可抑制LTC4诱导  相似文献   
44.
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治疗及死亡危险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51,自引:3,他引:51  
目的 探讨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世界卫生组织又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的治疗方法以及预测死亡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以 2 0 0 2年 12月至 2 0 0 3年 3月临床诊断重症SARS37例患者为对象 ,通过回顾性分析 ,比较 33例应用持续气道内正压的方式进行无创通气前后的呼吸频率和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 (SpO2 ) ,并对其中 18例吸氧 5L/min、安静下SpO2 只有 90 %~ 93%的患者 ,进行无创通气前轻微活动、安静状态及无创通气 1h后SpO2 的比较 ;对年龄、基础疾病、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升高、淋巴细胞减少 5个因素预测死亡的可能危险性采用Mantel Haenszelχ2 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3例患者无创通气 1h后较通气前呼吸频率明显减慢 (P <0 0 1) ,分别为 (2 9 6±10 0 )次 /min和 (34 6± 8 4 )次 /min ;SpO2 明显提高 (P <0 0 1) ,分别为 (96 1± 2 4 ) %和 (89 9±3 5 ) %。 18例吸氧 5L/min、安静下SpO2 只有 90 %~ 93%的患者 ,轻微活动后SpO2 明显下降 ,无创通气 1h后SpO2 明显提高 ,SpO2 分别为 (91 7± 0 9) %、(88 5± 1 4 ) %和 (96 9± 1 8) % (P均 <0 0 1) ;以血小板减少、年龄 >5 0岁、基础疾病、血白细胞升高、淋巴细胞减少 5个因素预测死亡的可能危险性 ,其相对危险度 (RR )分别为 2  相似文献   
45.
目的了解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使用及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感染本身对SARS康复者股骨骨髓转换的影响。方法观察148例SARS[42例未用激素(未用激素组)、106例使用激素(使用激素组)]康复医务人员及97名年龄与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磁共振成像(MR I)上股骨近端骨髓的分布,并在T1加权成像上测量并比较未用激素组、使用激素组的SARS康复者及正常对照组之间骨髓转换指数的差异。结果148例中106例使用激素的SARS康复者,4例出现股骨头缺血坏死,2例股骨骨髓水肿,1例股骨颈骨梗死。正常对照组、未用激素组及使用激素组SARS康复者骨髓转换指数分别为(79.4±6.8)%、(86.9±7.4)%、(88.6±5.9)%,使用激素组与未用激素组、使用激素组与正常对照组、未用激素组与正常对照组的比较,P值分别为<0.05、<0.01、<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激素的应用可促进股骨近端骨髓黄骨髓化,而SARS感染本身也可导致股骨颈红骨髓过度转换为黄骨髓。  相似文献   
46.
目的比较噻托溴铵干粉吸入剂与异丙托溴铵定量气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4周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研究方法,对221例筛选合格的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给予吸入噻托溴铵干粉剂(18μg,每日1次)或异丙托溴铵定量气雾剂(2喷/次,每日4次)治疗4周。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及4周,给药前5min,给药后30、60、120及180min分别测定肺功能。结果首要疗效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谷值反应。治疗4周后噻托溴铵组FEV1谷值反应显著优于异丙托溴铵组[(0.063±0.024)L,95%CI为0.016~0.111L,t=2.63,P=0.009],显示噻托溴铵组患者的通气功能得到持续改善;噻托溴铵组的用力肺活量(FVC)谷值反应在治疗4周时较异丙托溴铵组增高(0.133±0.047)L,t=2.83,P=0.005;与基线相比,给药后0~3h平均FEV1的变化(FEV1AUC0~3h)及平均FVC变化(FVCAUC0~3h)在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缓解喘息应急药物的使用量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0,P=0.548)。本研究中噻托溴铵组有12例(10.9%)、异丙托溴铵组有18例(16.2%)发生不良事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26,P=0.249)。噻托溴铵的常见不良反应为口干(5例,4.5%),无心血管系统异常和心电图异常报告。结论每日1次吸入噻托溴铵18μg较每日4次异丙托溴铵治疗,对COPD患者具有更强的支气管扩张作用。噻托溴铵耐受性良好,与异丙托溴铵具有相似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7.
极光激酶B(Aurora-B)是一种有丝分裂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隶属于极光激酶家族,参与细胞周期的完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Aurora-B参与多种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在骨肉瘤中,Aurora-B可通过介导NPM1的磷酸化、microRNA、mTOR/ULK1、PI3K/Akt/NF-κB等多种方式,参与调控骨肉瘤的侵袭和迁移。文章就Aurora-B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骨肉瘤侵袭与转移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8.
目的 分析许莫氏结节(Schmorl’s node, SN)在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中的发生率和分布规律,探讨SN与椎管狭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8月诊断为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腰椎磁共振图像,记录SN在腰椎每个节段的发生情况。根据是否发生SN,将患者分为SN组和非SN组,比较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各椎体中央前后径、各椎间隙硬膜囊前后径、硬膜囊矢径比的差异。分析SN与对应节段腰椎管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218例患者,其中118例患者的237个终板发生SN。SN在L4/5节段的发生率最高(26.6%),且头侧终板的发生率高于尾侧终板。SN组在L1/2、L2/3和L4/5节段的硬膜囊矢径比值小于非SN组(P<0.05)。SN组的硬膜囊矢径比值平均为0.28±0.10,显著低于非SN组的0.32±0.11(P<0.001),且SN与硬膜囊矢径比值呈负相关(r=-0.164,P<0.001)。结论 SN与腰椎管狭窄严重程度相关,可作为腰椎管狭窄严重程度的一个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胸锁乳突肌表面气囊张力(Tscm)的测定及其在人机同步性中的意义。方法2005年2月至6月在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以4名正常人为研究对象,测量其重复呼吸期间的Tscm、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CO2-ET)、口腔压(Pm)和流量(Flow)变化,并观察头部转动对Tscm的影响。结果(1)在正常情况下,Tscm为0,出现压力变化时,他们的PCO2-ET平均为(47.0±1.3)mmHg(1mmHg=0.133kPa)。(2)努力呼吸时,左右Tscm变化是一致的,两者相关系数为0.80±0.08(P<0.001);而当头部向左、右运动时,两侧Tscm的起始时间存在差异,形态和大小也不一致,两侧Tscm的相关系数为0.16±0.23(P<0.001)。(3)Tscm与流速、潮气量和Pm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1,0.776和0.347(均P<0.001)。(4)与Tscm开始吸气时间比较,Flow和Pm分别迟(0.02±0.03)s(P=0.14)和(0.13±0.07)s(P<0.001)。与Tscm呼气时间比较,Flow和Pm分别迟(0.11±0.37)s(P=0.005)和(0.21±0.50)s(P<0.001)。结论胸锁乳突肌表面气囊张力的测定有助于呼吸中枢驱动水平的监测,有可能成为呼吸机的触发、调控和切换信号。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提高对少见疾病Kimura病的认识.方法 分析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于2008年7月29日收治的1例Kimura病伴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女,18岁,16年前接种卡介苗后反复咳嗽、咳痰、出现全身多发性包块,临床特征主要是血嗜酸性淋巴细胞增多、头颈部包块及淋巴结肿大和支气管扩张.颈部皮下肿物活检符合嗜酸性淋巴肉芽肿,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结论 Kimura病属于少见病,合并支气管扩张是首例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