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5篇 |
免费 | 29篇 |
国内免费 | 33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4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58篇 |
内科学 | 254篇 |
特种医学 | 9篇 |
外科学 | 13篇 |
综合类 | 41篇 |
预防医学 | 2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10篇 |
中国医学 | 2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20篇 |
2013年 | 13篇 |
2012年 | 16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20篇 |
2009年 | 25篇 |
2008年 | 28篇 |
2007年 | 19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32篇 |
2002年 | 28篇 |
2001年 | 24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91.
目的分析胰腺癌超声内镜(EUS)引导下^125I粒子种植术治疗晚期胰腺癌的肿瘤变化及粒子移位,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对17例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胰腺癌患者行EUS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内照射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前均参照治疗设计系统估算期望植入粒子数量。治疗后每月复查,观察治疗前、后肿瘤变化及粒子移位、脱落等情况。结果17例患者均经EUS植入^125I粒子成功。治疗前肿瘤最大长径平均值为5.4cm(3.7~9.0cm),平均植入粒子数量为27颗,平均每次植入粒子中位数为14(7~24)颗,平均植入2次。平均单颗粒子的放射性活度为(0.689±0.016)mCi。治疗后平均随访4.8个月(2~14个月)。治疗后3个月评估疗效,部分缓解5例(29.4%),疾病稳定7例(41.2%),进展恶化5例(29.4%)。治疗后腹部平片示5例(29.4%)出现粒子丢失移位。1例脾区移位,1例肝脏移位,3例肠腔移位。治疗后粒子丢失4例。1例出现脾脏及左膈下囊肿。结论EUS引导下^125I粒子内照射治疗晚期胰腺癌,可使粒子照射区域内病灶明显萎缩。但需注意放射性粒子对周围脏器的损害及粒子脱落移位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2.
目的比较不同胰腺超声内镜细针穿刺物中K—ras突变定量值,评价其对胰腺癌辅助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53例胰腺占位病变的超声内镜细针穿刺物,采用肽核酸(PNA)钳制实时定量PER的方法检测K—ras基因野生及突变拷贝数,根据临床综合诊断,与细胞学比较,评价其诊断价值。结果53例患者最后确诊为胰腺癌37例,非恶性胰腺占位16例,胰腺癌组K—ras基因的突变率为83.8%,非恶性胰腺占位组突变率为18.8%,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学和K—ran定量检测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59.5%和83.8%,将两者联合后诊断胰腺癌的灵敏度可提高至89.2%。结论胰腺组织超声内镜细针穿刺物中K—ras定量检查对胰腺癌有临床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检查术(EUS)在胰管扩张病因及恶性疾病邻近脏器浸润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29例EUS检查发现胰管扩张的病因,并与同期接受CT检查(n=40)与ERCP检查(n=42)的结果相比较.对其中72例胰腺癌引起的胰管扩张病例,分析EUS对邻近脏器浸润检出率,并与CT、ERCP结果相比较.结果 129例胰管扩张病例中,胰腺癌、壶腹癌、慢性胰腺炎为常见病因.EUS对病因检出率较CT及ERCP高.EUS对胰腺癌邻近血管侵犯及淋巴结转移检出率较CT及ERCP高.结论 EUS对胰管扩张的病因诊断较CT及ERCP有明显的优越性,并能全面评估肿瘤的可切除性,指导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4.
为迎接2013年世界/亚太胃肠病大会(world congress of gastroenterology/Asian Pacific digestive week 2013,GASTRO/APDW 2013),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消化内镜学分会、肝病学分会和外科学分会联合举办的2012年中国消化病学术大会(Chinese congress of digestive diseases 2012,2012 CCDD)于9月20日~23日在上海世博中心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95.
超声内镜(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应用于临床已有30多年,早期EUS仅作为一种诊断方法应用于临床.随着凸面线阵型内镜超声的诞生,以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为基础的诊断和治疗技术也逐渐发展起来.EUS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EUS guided fine - needle aspiration,EUS - FNA)在诊断方面的应用已取得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谐波造影增强超声内镜技术(CEH—EUS)在胰腺占位性疾病中的诊断作用。方法选择胰腺疾病患者为检查对象,以EUS—FNA或组织病理学结果以及随访结果为最终诊断,评价CEH—EUS诊断胰腺疾病的准确性,并分析CEH—EUS检查下受检部位的增强情况,包括增强顺序、增强时向特点、增强模式分级以及静脉洗脱程度。结果共23例胰腺疾病患者入选本研究,经FNA和(或)组织病理确诊,13例为胰腺癌,7例为慢性胰腺炎,2例为胰管内乳头状产黏蛋白肿瘤,1例为胰腺微囊型浆液性囊腺瘤。CEH—EUS诊断准确率为95.65%,明显高于普通EUS诊断准确率(78.2%)。其中CEH—EUS显示13例胰腺癌病灶增强晚于周围组织或与周围组织同步,呈不均匀低增强或存在充盈缺损区域,无显著达峰表现,消退明显早于周围组织。慢性胰腺炎等良性胰腺疾病病灶处增强与周围组织基本同步,充盈均匀,消退与周围组织同步。结论CEH—EUS在胰腺疾病的诊断中可以安全、简便、准确地显示病灶血供情况,不仅可成为EUS—FNA的有力补充,同时为胰腺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了直接且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97.
超声内镜及微超声探头诊治贲门失弛缓症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贲门失弛缓症是以下食管括约肌蠕动停止及不能松弛为特征的食管动力性疾病,传统的诊断方法包括食管测压、钡餐及内镜检查,但难以区别原发性贲门失弛缓症与继发于恶性肿瘤的早期假性贲门失弛缓症.超声内镜(endoscopicultrasonography,EUS)及微型超声探头(ultrasonicprobe,USP)可以获得消化道壁及邻近脏器的高分辨率图象,为消化系疾病诊断增添了新的方法.1989年,Deviereetal[1]首先将超声内镜应用于贲门失弛缓症的诊断.1996年,Hoffmanetal[2…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探头引导下乙醇瘤内注射治疗胰腺癌的疗效.方法 原位胰腺癌裸鼠20只随机表法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行95%乙醇注射治疗,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血清淀粉酶变化.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行超声内镜探头测量肿瘤大小,计算相对肿瘤体积和相对肿瘤增殖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肿瘤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实验组治疗后24 h血清淀粉酶出现轻度增高[(2873.5±958.9)U/L比(2004.3±402.0)U/L,P>0.05],但与对照组治疗后24h的[(2066.1 ±396.6) U/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1).实验组治疗后第7天相对肿瘤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0.45±0.08)比(1.25 ±0.06),P<0.01)],相对肿瘤增殖率为36%.治疗1周后实验组病理组织学显示肿瘤坏死变性严重,有大面积凝固性坏死;而对照组仅见少量坏死.结论 95%乙醇瘤内注射可造成肿瘤坏死,在裸鼠原位胰腺癌模型中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9.
胰腺癌是我国常见肿瘤之一,5年生存率不到5%。由于胰腺癌早期缺乏典型临床表现,待明确诊断时90%患者已出现局部浸润及远处转移而无法行根治性切除。随着超声内镜(EUS)的出现,EUS在胰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仅就EUS对胰腺癌的诊断和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0.
经支气管镜腔内超声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支气管镜腔内超声 (endobronchialultrasonography ,EUS)是将微型超声探头 (ultrasonicprobe ,USP)通过支气管镜进入气管、支气管管腔 ,通过实时超声扫描 ,获得气管、支气管管壁各层次以及周围相邻脏器的超声图像 ,从而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一、研究背景支气管镜检查由于受气道表面和管腔结构的限制 ,对于支气管管壁内或管腔外的病灶 ,往往只能根据间接征象 ,如粘膜色泽改变、局部粘膜水肿、隆起、支气管管腔狭窄、支气管软骨的起伏状态、压迹来判断[1] 。虽然胸部CT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