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02篇 |
免费 | 26篇 |
国内免费 | 2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篇 |
儿科学 | 2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29篇 |
口腔科学 | 23篇 |
临床医学 | 74篇 |
内科学 | 41篇 |
皮肤病学 | 11篇 |
神经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2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4篇 |
外科学 | 87篇 |
综合类 | 214篇 |
预防医学 | 57篇 |
眼科学 | 7篇 |
药学 | 66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60篇 |
肿瘤学 | 2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18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17篇 |
2011年 | 21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25篇 |
2008年 | 19篇 |
2007年 | 20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23篇 |
2004年 | 22篇 |
2003年 | 24篇 |
2002年 | 23篇 |
2001年 | 21篇 |
2000年 | 26篇 |
1999年 | 28篇 |
1998年 | 38篇 |
1997年 | 24篇 |
1996年 | 26篇 |
1995年 | 27篇 |
1994年 | 29篇 |
1993年 | 28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22篇 |
1990年 | 20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2篇 |
1965年 | 2篇 |
1963年 | 3篇 |
1960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应用碘油抗癌剂肝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癌:附36例74次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989年9月开始我们对36例肝癌病人进行了74次碘油抗癌剂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36例中,男35例,女1例。年龄最大63岁,最小22岁,平均46.7岁。原发性肝癌35例,转移性肝癌1例。AFP>500μg/L18例,200~500μg/L10例,阴性8例。全部病例均做B超检查,27例做了CT扫 相似文献
42.
43.
患者,男,65岁。因胸闷、心悸7年,活动后加重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3年,不能平卧2个月,于1987年10月30日入院。否认有房颤及其它心律失常史。查体:T 36.5℃,P100次,R20次,BP142/70。半卧位,呼吸稍促,口唇无紫绀,颈静脉怒张明显。HR 100次,律齐。腹软、肝肋下6 cm,剑下8cm,质软、边钝、肝颈逆流(+)。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浮肿。FCG示窦性心律,下壁心肌缺血样改变(见图1),诊断为冠心病,全心衰Ⅲ°(左心衰为主),心功能Ⅳ级。入院后多次ECG同上,血钾3.8mmol/L,用地高辛0.25mg qd等药治疗,疗效不显,于1987年11月1日加用多巴酚丁胺,以3.5μg/min滴入,2天后心衰症状消失。11月6日停用多巴酚丁胺,继用地高辛等药;至11月18日听诊发现房颤节律,ECG提示房颤伴Ⅱ°房室传导阻滞(见图2),停地高辛,测血钾4.0mmol/L。两天后心律又复规则,ECG示为窦性心律。1988年2月20日。患者因劳累受凉又出现心衰,服用地高辛,再次出现房颤伴Ⅱ°房室传导阻滞,停用地高辛2天后又转复窦律。 相似文献
44.
45.
邦继旺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1989,(1)
<正> 近十多年来在强效镇痛药的研究中,芬太尼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十分引人注目。进入八十年代以来,相继推出了三个上市新药:舒芬太尼(Sufentanil)、四唑芬太尼(Alfentanil)和噻芬太尼(Thiofentanii)。舒芬太尼(又名噻(口派)苯胺)和四唑芬太尼都是比利时Janssen药厂研究发展的新镇痛麻醉药(Analgesic Anesthetic),先后于1983、1986年上市。因为它们作用迅速,对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影响在等效剂量下比芬太尼小,在镇痛麻醉术(Analgesic Anesthesia)的应用中有取代芬太尼的趋势。它们主要用于胸科心脏手术的镇痛麻醉,也做为麻醉辅助药或诱导麻 相似文献
46.
长久以来,用截肢术来治疗肢体的恶性骨肿瘤,特别是骨肉瘤,是习惯采用的手术方法。在肿瘤早期,应当认为是一项有效的疗法。自七十年代以来,化学药物治疗成为较重要的一种辅助治疗,使截肢疗效从原来的8~14%提高到50%以上。可是,截肢在心理上和生命的质量上有时很难被病人和家属所接受。 自进入八十年代,由于手术技术的革新,抗肿瘤药物的发明和多种治疗方法的联合使用,对截肢是否是唯一的方法来治疗恶性骨肿瘤,提出疑问。例如在切除一个肿瘤时,是否要将肿瘤远侧的正常肢体一并牺牲;能否采用联合治疗,只将肿瘤做一个 相似文献
47.
48.
目的:探讨Fournier坏疽的诊断及治疗体会,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诊疗水平。方法:分析我院传统治疗及应用辅助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治疗Fournier坏疽患者7例临床资料。结果:7例患者中,4例按传统方法治疗,(2-4)周创面肉芽生长满意,Ⅱ期缝合愈合。3例术后应用VSD技术,(9-13)天,肉芽生长满意,创面Ⅱ期缝合愈合,阴囊外观满意,无睾丸萎缩,无死亡病例。结论:Fournier坏疽为阴囊感染性坏死性筋膜炎,早期广泛清创、充分引流是治疗Fournier坏疽成功的关键,术后辅助VSD负压引流可促进创面愈合,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9.
已故曾辅民老师原是成都中医药大学副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与临床研究工作.先生精研中医基础理论,推崇仲景,继承清末著名伤寒大家郑钦安学说,首重扶阳,善用经方,学验俱丰.笔者有幸受其指导,获益良多,在学习老师医案中发现曾老结合三焦学说,依据五脏解剖位置及功能差别,将肝肾归属下焦,肝脾归属中焦,心肺归属上焦;并结...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右归饮抗类风湿性关节炎(RA)大鼠膝关节骨吸收的疗效。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右归饮组、甲氨蝶呤组。8 w后处死大鼠,获取膝关节标本,检测膝关节骨密度值,拍摄其钼靶片,并行病理检测。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右归饮组、甲氨蝶呤组大鼠膝关节骨密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钼靶片示以上二组骨小梁较致密;镜检示右归饮、甲氨蝶呤均能抑制膝关节软骨破坏及炎症细胞浸润。上述作用右归饮优于甲氨蝶呤。结论:右归饮通过抑制RA大鼠膝关节软骨破坏,抑制炎细胞浸润而发挥抗RA大鼠膝关节骨吸收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