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8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2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江浙蝮蛇毒抗血小板聚集组分的分离纯化及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蛇毒,特别是蝰蛇和眼镜蛇家族蛇毒含有相当数量作用于血小板的活性成分,它们可诱导或抑制血小板聚集。一些相关成分应用于临床有望作为有效药物治疗出血或血栓性疾病。江浙蝮蛇属蝰蛇类,是我国特有的蛇种。本研究以是否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为示踪,从江浙蝮蛇毒中分离纯化出一种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并对其生化特性做进一步探讨。江浙蝮蛇毒经DEAE-Sepharose CL-6B,Sephadex G-75及在FPLC上利用SP-Sepha-rose和Mono Q层析,得到SDS-PAGE条带均一、分子量为65kD的蛋白质组分。该物质无磷脂酶A2、精氨酸酯酶及纤溶酶活性,具有拮抗ADP、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结论:分子量为65kD的蛋白质组分,可抑制ADP、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且呈明显的剂量一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2.
ESD在消化道黏膜下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tumor,SMT)又称上皮下肿瘤,指消化道黏膜层以下的病变。随着超声内镜的广泛应用,消化道SMT的诊断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以往临床治疗消化道SMT广泛采用内镜下高频圈套电切、尼龙绳套扎及结扎器结扎。但高频电切时圈套器容易滑脱,难以一次性完整切除病灶,且肿瘤残留和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糖脂代谢是机体能量与物质来源的重要生命过程, 其代谢稳态的调控对于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DNA损伤及其修复在糖脂代谢调控中的作用受到重视, 正确的DNA修复能帮助恢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减少代谢紊乱的发生;异常的DNA损伤修复将导致DNA损伤累积, 通过诱发炎症、诱导细胞衰老凋亡、加重氧化应激等机制对细胞代谢产生不利影响。DNA损伤修复相关蛋白异常可加重脂肪组织炎症和胰岛素抵抗, 诱发肥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2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该文就DNA损伤修复与糖脂代谢的关系进行综述, 为进一步研究解释糖脂代谢紊乱的发病机制及相关疾病的治疗新策略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中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由Kit(CD117)表达阳性的梭形或上皮样细胞组成,多见于中老年人,男女间无明显差异。可发生于从下段食管到肛门的消化道的任何部位,最常发生于胃,其次是小肠、结肠、直肠和盲肠仅、食管,偶有发生在网膜、肠系膜和腹膜者。手术切除是GIST的主要治疗手段,手术治疗包括传统的开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浙江省温州市新型毒品与传统毒品滥用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丙型肝炎病毒(HCV)及梅毒螺旋体感染风险,为吸毒人群行为干预模式的进一步探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国家统一制定的问卷对温州市2010-2014年艾滋病哨点监测的4102名毒品滥用者进行调查,并采集血液标本进行HIV、HCV及梅毒抗体检测。结果 4102名毒品滥用者中,新型毒品与传统毒品滥用者分别占49.42%和47.46%,其余为混合毒品滥用者;2010-2014年新型毒品滥用者所占比例整体呈上升趋势。新型毒品滥用者注射吸毒率与共用针具率分别为11.69%和22.78%,前者低于传统组(P0.0001),后者与传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近1年内新型毒品滥用者商业性行为发生率为31.77%,高于传统组(P0.0001);两者每次使用安全套比例均为14.00%左右。新型毒品滥用者HIV抗体阳性检测率为0.20%,与传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V、梅毒检测阳性率分别为28.61%和8.58%,前者低于传统组(P0.05),而后者高于传统组(P0.0001)。结论 新型毒品滥用者正面临着艾滋病等疾病血液传播与性传播的双重风险,亟需进一步探讨出适合当前吸毒人群行为特征的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了解宾馆、饭酒店熟食冷菜的细菌污染情况.方法 共采集温州市某区9家单位11个品种共24件熟食冷菜进行细菌学检测.结果 受检样本总合格率为25%,细菌总数合格率为87.5%.大肠菌群合格率为29.2%,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8.3%.结论 宾馆饭店中的熟食冷菜细菌污染严重,有关部门应加大食品卫生管理力度,以杜绝或减少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Egr-1基因的表达在放射诱导的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肝癌细胞系HepG2,SMMC-7721和正常肝细胞系HL-7702培养;培养细胞接受4Gy X射线照射;收获受照前和受照后1,2,4, 6,12和24 h的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FQ- PCR)检测0,1,2和4 h Egr-1基因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0,6,12和24 h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结果:随HepG2,SMMC-7721和HL-7702在4GY X射线照射后1 h即诱导了Egr-1基因表达增高,4 h均未达峰值,分别为ΔEgrHepG2(12.9629±1.0649)、ΔEgr7702(0.0096±0.0008)和ΔEgr7721(0.0017±0.0003),HepG2显著高于HL-7702和SMMC-7721(P<0.01).照射后6 h射线诱导的3株细胞凋亡均不明显,但在12 h均诱导了明显的细胞凋亡,而且HepG2(41.16%)和HL-7702(27.45%)已达峰值; SMMC-7721诱导的细胞凋亡水平较低,24 h仅为24.94%,且未达峰值.在射线诱导的细胞周期变化中,HepG2和SMMC-7721 S期的变化与细胞凋亡变化在6-12 h走势相反.结论:在HepG2,SMMC-7721和HL-7702细胞中,射线通过诱导Egr-1基因表达而诱导了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变化;射线诱导的Egr-1基因表达水平可能与射线诱导的细胞凋亡成正相关;S期肿瘤细胞可能易发生射线诱导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放射诱导的6株细胞系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变化特点.方法:正常肝细胞系HL-7702,肝癌细胞系HepG2和SMMC-7721,肺小细胞癌HCI-H460,肺腺癌A549和宫颈癌细胞系Hela常规培养48 h后接受4 Gy X射线照射;收获受照前(0h)和受照后6、12、24、36和48h的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各细胞系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结果:在4 Gy X线照射前,SMMC-7721和HCI-H460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其他4株细胞系,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8,P<0.005);在照射后12 h,与照射前相比6株细胞系细胞凋亡率均有显著增加(t=5.27,P<0.05),SMMC-7721、HCI-H460和A549同时伴有S期和G2~M期细胞比率的降低;在照射后36h HCI-H460出现第2个细胞凋亡峰,伴有极低比例的S期和G2~M期细胞;HepG2在照射后12h、HL-7702和Hela在照射后24h均有明显的G2/M期阻滞.结论:4 Gy X线诱导的细胞凋亡主要发生在射线照射后12~36h,6株细胞系可能均发生了"有丝分裂前凋亡";每株细胞还呈现了不同的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变化特点,具有组织细胞特异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程序性死亡-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在肝脏急性炎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SD大鼠分为2组:正常组6只,模型组30只,以D-氨基半乳糖(D-Gal)诱导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模型.造模后分别在12、24、48、72和120 h取大鼠血及肝脏标本,采用RT-PCR法检测肝组织中PD-1 mRNA、PD-L1 mRNA的表达.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t检验,相关性检验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造模后12 h,大鼠血ALT、AST明显升高,分别为(217.3±33.7)U/L和(397.2±101.3)U/L,显著高于正常组的(30.5±3.1)U/L和(78.6±4.2)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21,-6.121,均P<0.01),至48 h达高峰.造模后12 h,模型组大鼠PD-1 mRNA表达(0.385±0.074)高于正常组(0.097±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25,P<0.01),48 h达高峰(0.927±0.132),72 h则明显下降.PD-L1mRNA在正常大鼠肝组织中表达很少,模型组PD-L1 mRNA水平逐渐升高,48 h达高峰(0.593±0.105)(t=-10.076,P<0.01).造模后大鼠PD-1、PD-L1表达水平与血清ALT水平呈正相关(r=0.807,0.792,P<0.01).结论 PD-1/PD-L1表达在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肝脏炎性损伤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肖萧  栾琰  金茜  彭小兰 《西南国防医药》2011,21(12):1372-1373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居各类肿瘤的首位。早期胃癌多无症状或仅有症状轻微,当临床症状明显时,病变已属晚期,以消化道出血、梗阻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往往失去手术治疗机会。采取覆膜支架置入术为晚期肿瘤的姑息性治疗,它具有简单易行、患者痛苦少、疗效显著等特点,能改善其进食状态,明显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