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601篇 |
免费 | 844篇 |
国内免费 | 43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6篇 |
儿科学 | 72篇 |
妇产科学 | 45篇 |
基础医学 | 545篇 |
口腔科学 | 206篇 |
临床医学 | 1833篇 |
内科学 | 1322篇 |
皮肤病学 | 56篇 |
神经病学 | 462篇 |
特种医学 | 482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1350篇 |
综合类 | 4017篇 |
预防医学 | 1549篇 |
眼科学 | 140篇 |
药学 | 1713篇 |
31篇 | |
中国医学 | 1744篇 |
肿瘤学 | 24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9篇 |
2023年 | 348篇 |
2022年 | 334篇 |
2021年 | 445篇 |
2020年 | 403篇 |
2019年 | 306篇 |
2018年 | 352篇 |
2017年 | 241篇 |
2016年 | 247篇 |
2015年 | 310篇 |
2014年 | 729篇 |
2013年 | 663篇 |
2012年 | 726篇 |
2011年 | 785篇 |
2010年 | 791篇 |
2009年 | 747篇 |
2008年 | 784篇 |
2007年 | 762篇 |
2006年 | 704篇 |
2005年 | 729篇 |
2004年 | 679篇 |
2003年 | 598篇 |
2002年 | 464篇 |
2001年 | 545篇 |
2000年 | 440篇 |
1999年 | 322篇 |
1998年 | 309篇 |
1997年 | 270篇 |
1996年 | 273篇 |
1995年 | 239篇 |
1994年 | 215篇 |
1993年 | 178篇 |
1992年 | 144篇 |
1991年 | 139篇 |
1990年 | 98篇 |
1989年 | 77篇 |
1988年 | 49篇 |
1987年 | 37篇 |
1986年 | 54篇 |
1985年 | 25篇 |
1984年 | 28篇 |
1983年 | 19篇 |
1982年 | 16篇 |
1981年 | 23篇 |
1980年 | 22篇 |
1979年 | 8篇 |
1978年 | 5篇 |
1966年 | 4篇 |
1964年 | 3篇 |
195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肝细胞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高,预后不理想。近年来,应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肝癌取得重大突破,特别是多靶点、多激酶抑制药索拉非尼在肝癌的治疗取得的成功。 相似文献
92.
93.
目的 探讨梭形细胞血管瘤(SCH)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诊断为SCH的患者8例,查阅电子病历、复习切片及电话随访,分析其临床和病理学特点。结果 8例患者中男5例,女3例,首次发病年龄为9~51岁,病程0~18 a, 3例有血管瘤病史,2例多发(1例为左足多发肿物,1例为左臀和左小腿单发肿物、左足底和左足趾多发肿物),6例单发(1例右球后,2例椎体,1例肾脏,1例左足、1例左下肢)。镜下均可见比例不同的海绵状血管瘤区和实性区;实性区由短梭形细胞组成,细胞形态温和,胞质丰富嗜酸,可见数量不一的空泡状上皮样细胞和裂隙样薄壁血管及外渗的红细胞。免疫组化示2种区域的血管内皮细胞CD31、CD34、ERG阳性表达,SMA在梭形细胞中表达。6例获得随访资料,随访1~214个月,4例术后进展(均为肿物部分切除),余2例无进展。结论 SCH是一种好发于四肢的血管性疾病,也可发生于眼球后、骨、肾脏等少见部位,其多灶性生长模式可能导致手术后残余病灶进展,虽为良性病变,仍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2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免疫组化表达阳性的宫颈子宫内膜样腺癌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方法 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宫颈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2例,进行病理分型、免疫组化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及随访。结果 2例患者年龄分别为48、62岁。免疫组化2例患者ER、PR、PAX-8均为阳性,P16、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7均为局灶阳性表达。HPV术前检测均为阴性。随访结果为1例患者出现复发后放、化疗治疗至今,1例患者无病存活至今。结论 宫颈子宫内膜样腺癌在临床上较为罕见,且极易与子宫内膜样癌转移相混淆,除此之外,其还具有较多样的免疫组化表型:ER、PR阳性表达,因此在临床上正确的诊断宫颈子宫内膜样腺癌不仅需要对其组织学特征有较为清楚的认识,还需将组织学特征与患者的其他病史资料及检查、免疫组化表型、HPV检测等特征相结合才可能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95.
96.
目的:分析癌前病变和早期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循环血清外泌体中Ⅲ型纤维连接蛋白域蛋白3B环状RNA(circFNDC3B)水平的差异,为ESCC发病机制的研究及早期筛查工作提供新的生物学标志分子.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74例早期ESCC患者、72例食管鳞状上皮内瘤变(EIN)患者和... 相似文献
97.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芦丁和槲皮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建立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芦丁和槲皮素的毛细管电泳方法。方法:金银花样品经微波辅助萃取后,采用熔融石英毛细管柱(64.5 cm×50μm,有效长度56 cm)作为分离通道;以30 mmol·L~(-1)硼砂(pH=9.3)为运行缓冲溶液;分离电压20kV;毛细管柱温25℃;检测波长340 nm(绿原酸)和270 nm(芦丁、槲皮素)。结果:15 min 内实现了金银花中3种药效组分的分离检测;各组分在5~200 mg·L~(-1)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7%,101.5%,99.1%(n=5);RSD 分别为2.4%,1.4%,2.9%(n=5)。结论: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回收率和重现性好,可作为金银花质量控制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8.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副鼻窦炎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建东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36):468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副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副鼻窦炎患儿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西药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方剂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副鼻窦炎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99.
目的观察老年女性冠心病抑郁患者血浆脑钠素(pro-BNP)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方法把90例CHD抑郁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和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各30例;另外,按照Gensini积分的三分位间距将研究对象分为A组(Gensini积分〈26分)、B组(Gensini积分26~54分)和C组(Gensini积分〉54分),检测不同类型CHD患者血浆pro-BNP和Hs-CRP的浓度变化。结果 CHD抑郁患者血浆pro-BNP、Hs-CRP水平及其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pro-BNP、Hs-CRP显著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及稳定型心绞痛病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0.05);C组血浆pro-BNP、Hs-CRP水平明显高于B组及A组,B组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女性CHD抑郁患者pro-BNP、Hs-CRP水平明显升高,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病情、病变的严重程度,可作为CHD危险分层及病变程度评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0.
H12单克隆抗体荧光标记活体脑胶质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识别肿瘤边界 ,确保正常神经组织不受损伤的前题下更完全地切除脑胶质瘤。方法 :FITC标记的单克隆抗体 40 0 μg/只 ,腹腔注射或局部点染脑胶质瘤C6细胞颅内肿瘤裸鼠模型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观察。结果 :C6胶质瘤本身和肿瘤瘤周水肿区被染成绿色 ;正常脑组织未被染色 ;镜下可以辨别经FITC标记单克隆抗体特异结合的肿瘤组织与正常脑组织之间的界限 ,瘤周水肿区存在一个显著的荧光辉度渐变带。结论 :该显像技术可用于肿瘤边界的确定 ,为脑胶质瘤显微外科手术的彻底性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