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74篇 |
免费 | 112篇 |
国内免费 | 6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4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122篇 |
口腔科学 | 10篇 |
临床医学 | 290篇 |
内科学 | 201篇 |
皮肤病学 | 24篇 |
神经病学 | 50篇 |
特种医学 | 135篇 |
外科学 | 127篇 |
综合类 | 488篇 |
预防医学 | 137篇 |
眼科学 | 5篇 |
药学 | 194篇 |
5篇 | |
中国医学 | 107篇 |
肿瘤学 | 4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34篇 |
2022年 | 42篇 |
2021年 | 52篇 |
2020年 | 69篇 |
2019年 | 44篇 |
2018年 | 54篇 |
2017年 | 32篇 |
2016年 | 45篇 |
2015年 | 55篇 |
2014年 | 103篇 |
2013年 | 95篇 |
2012年 | 129篇 |
2011年 | 156篇 |
2010年 | 134篇 |
2009年 | 136篇 |
2008年 | 126篇 |
2007年 | 106篇 |
2006年 | 102篇 |
2005年 | 79篇 |
2004年 | 78篇 |
2003年 | 71篇 |
2002年 | 45篇 |
2001年 | 29篇 |
2000年 | 25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目前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ne,ACS)的主要手段.盐酸替罗非班是一种可逆性、非肽类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 GPⅡb/Ⅲa)受体的拮抗剂,在PCI术前应用该药进行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对于提高PCI手术的成功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2.
体外培养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过程中易发生复制性衰老(senescence),这使其在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中受到诸多的限制。并且MSC衰老与个体衰老、机体组织器官功能下降及肿瘤发生都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本文以信号通路为切入点,对Wnt/β-catenin、MAPK/ERK、PI3K/AKT及ROS相关信号通路等在MSC衰老中的作用做一简要综述,以其能为加深对MSC衰老的认识、为延缓甚至逆转MSC衰老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联合穴位敷贴对抑郁症患者失眠严重指数(ISI)评分、负面情绪和血清5-羟色胺(5-H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86例抑郁症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为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盐酸度洛西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联合穴位敷贴。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睡眠质量、负面情绪、神经递质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35%、81.4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ISI评分、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HAMD评分、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DA、5-HT、NE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联合穴位敷贴能提高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睡眠质量,缓解负面情绪,调节DA、5-HT、NE水平。 相似文献
94.
目的 对党参肌动蛋白(actin)基因进行克隆及序列分析。方法 根据已经克隆的植物actin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一对简并性引物,以党参根部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的方法扩增actin 基因片段并连接到pMD19-T Simple载体上,阳性克隆经PCR检测后进行测序。结果 得到一段603 bp的序列,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编码200个氨基酸,与高等植物actin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78%以上,与其他肌动蛋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90%以上。结论 首次从党参中克隆出了actin基因,为有效利用该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5.
96.
目的:对腹主动脉下段及其主要分支的解剖关系进行观察,为低位腹主动脉外阻断提供解剖学理论依据.方法:对27具尸体标本进行解剖,解剖出腹主动脉下段的主要分支(肠系膜下动脉、第三、四腰动脉、骶正中动脉),测量分支间的距离及其与腹主动脉分叉处的距离,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肠系膜下动脉到主动脉分叉最低点距离为2.73~5.57cm,平均4.27±0.8cm.肠系膜下动脉到第i腰动脉的距离为-0.69~1.33cm,平均0.46±0.52cm.第三、四腰动脉间的距离为1.27~3.45cm,平均2.18±0.48cm.第四腰动脉到骶正中动脉的距离为0~2.42cm,平均1.09±0.62cm.骶正中动脉到腹主动脉分叉最低点的距离为0.02~1.50cm,平均0.53±0.37cm,第三、四腰动脉间的距离与第四腰横动脉至骶正中动脉的距离比较,经配对设计两样本均数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二者中点距离腹主动脉分叉处2.71±0.62cm.结论:左下腹膜外入路至腹主动脉距离近,为最佳途径:第三、四腰动脉间的距离最宽,二者之中点距腹主动脉分叉处距离合适,是外阻断的最佳部位. 相似文献
97.
98.
99.
目的探讨表现为低钠血症的老年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的诊断。方法对2例以低钠血症的老年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2例病例均有明确头颈部放射治疗史,起病隐匿,以低钠血症等不典型症状为主要表现,在明确诊断后经糖皮质替代治疗低钠血症纠正,乏力、纳差等症状缓解。结论老年腺垂体功能减退患者,可表现为低钠血症等不典型症状,需要临床医师提高对低钠血症的认识,重视头颈部放射治疗病史及可能病因的采集,早诊断、早治疗,使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