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0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9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6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114篇
内科学   80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47篇
综合类   229篇
预防医学   105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96篇
  4篇
中国医学   98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目的:探讨子宫颈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联合子宫颈超声对孕妇早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4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独墅湖医院行全程规范产前检查的孕妇129例,于孕周19+3~27+3周接受子宫颈弹性成像联合子宫颈超声检查,并记录孕妇的子宫颈弹性超声成像参数和子宫颈长度(CL),随访孕妇分娩结局,分为早产组和足月产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子宫颈弹性成像参数和子宫颈长度的差异,计算指标预测早产风险的曲线下面积、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两组孕妇年龄、BMI、孕次、子宫颈手术史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组早产史发生率高于足月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早产组的子宫颈内口前唇、后唇,以及外口前唇、后唇弹性值均低于足月产组,早产组的CL短于足月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27、13.48、10.77、7.47、7.05,P<0.01)。子宫颈内口前唇、后唇,以及外口前唇、后唇弹性值和CL预测孕妇早产的AUC分别为0.816、0.843、0.662、0.525、0.685。子宫颈内口前唇、...  相似文献   
32.
目的:运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结合动脉自旋标记(ASL)多参数评估血脑屏障(BBB)通透性变化及预测出血转化(HT)的发生.方法:纳入2019年5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及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计39例,进行DCE-MRI及ASL扫描,图像经计算后处理获得药代动力学参数(Ktrans、K...  相似文献   
33.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轻比重布比卡因腰椎麻醉在老年单侧下肢术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88 例老年单侧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轻比重布比卡因 0.033 mg·cm-1,B组0.05 mg·cm-1,C组 0.08 mg·cm-1,比较手术指标,于术前(T1)、麻醉用药 5 min(T2)、15 min(T3),采用监护仪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同时评估麻醉平面固定时间、阻滞效果、术中低血压.结果:A 组、B 组血管活性药物应用率低于 C 组(P<0.05);C 组 HR、MAP 波动最大,A 组最小(P<0.05);麻醉平面固定时间、麻醉起效时间:A组>B组>C组(P<0.05);A组、B组阻滞持续时间短于C组(P<0.05),改良Bromage评分、术中低血压发生率低于C组(P<0.05).结论:0.033mg/cm轻比重布比卡因腰椎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0.08 mg/cm大剂量麻醉起效更快,阻滞持续更久.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γ-谷氨酰转肽酶(GGT)Ⅱ、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对于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在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肝病患者(50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为肝脏良性病变组,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原发性肝癌组)和50例正常体检者血清,分别利用电化学发光法、特异免疫膜吸附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的 AFP、GGTⅡ、GP73水平。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 q 检验;对单项及联合检测结果作图绘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观察 AFP、GGTⅡ、GP73单独和联合检测的 AUC、敏感度、特异度。结果血清 GGTⅡ水平在对照组或肝脏良性病变组、原发性肝癌组的两两比较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但是对照组与肝脏良性病变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AFP 和 GP73水平在原发性肝癌组、肝脏良性病变组,对照组的两两比较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单独检测时 GP73的特异度为69%,敏感度为92%;GGTⅡ的特异度为64%,敏感度为84%;AFP 的特异度为51%,敏感度为76%。联合检测特异度为94.6%,敏感度为98.8%。结论单独检测时 GP73指标最好,3个指标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特异度及灵敏度均提高。  相似文献   
35.
目的:比较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及其对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4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A组(红霉素治疗组)和B组(阿奇霉素治疗组),分别给予红霉素、阿奇霉素治疗,并采集外周静脉血;对照组,20例,为健康儿童,采集外周静脉血,观察IgA、IgM、IgG、C3、C4、CD8及CD4/CD8等检测水平。结果:阿奇霉素治疗组和红霉素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是100%和90%(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15%和55%(P0.05),A、B两组患儿外周静脉血免疫蛋白和T细胞因子与C组相比较,血清IgG、IgA、IgM、CD3、CD4、CD8、及CD4/CD8比值均低于C组,CD8高于C组,A、B两组与C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组的疗效优于红霉素组,观测IgA、IgM、IgG、CD3、CD4、CD8、CD4/CD8有利于判断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血清自身抗体的临床意义。 方法 对248例不明原因的肝功能持续异常患者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进行血清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检测,应用免疫斑点法(Euroassay)进行抗肝肾微粒体-1(LKM-1)、抗肝溶质抗原-1(LC~1)、抗可溶性肝抗原/抗肝胰抗原(SLA/LP)、抗线粒体M2型(AMA-M2)检测,并结合生化指标及免疫球蛋白指标进行分析。 结果 248例不明原因的肝功能持续异常患者中,PBC51例,占20.5%,其余197例原因不明。PBC患者的AMA-M2抗体均为阳性,ANA阳性32例占62.7%。ANA的主要荧光模式为核膜型和核点型。PBC患者ALP、GGT及免疫球蛋白M高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在51例PBC中,4例表现为自身免疫性肝病重叠综合征,其中1例抗SLA/LP阳性,提示PBC与自身免疫性肝炎(AIH)3型重叠,1例抗LKM-1阳性,提示PBC与自身免疫性肝炎(AIH)2型重叠,2例ANA,SMA抗体阳性,提示PBC为与自身免疫性肝炎(AIH)1型重叠综合症。 结论 自身抗体及肝抗原抗体的检测对PBC诊断有重要意义;PBC患者存在PBC/AIH重叠综合征;对原因不明的肝功能异常的患者进行肝抗原自身抗体的检测有助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37.
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检测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期以来,有为数不少的肝病患者因病因不明或治疗效果不佳(包括少量病毒感染阳性患者)导致病情加重,给病人造成巨大痛苦。近年来国内外报道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发病率有升高趋势,随着检测手段的提高发现这部分肝病患者中不乏此类疾病。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组病因不明的慢性肝脏疾病,分自身免疫性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三大类。  相似文献   
38.
目的:制备辛伐他汀温敏性凝胶缓释系统,初步探索辛伐他汀促进牙髓修复的作用。方法:制备辛伐他汀壳聚糖温敏性缓释凝胶,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缓释效果并绘制释放曲线。大鼠磨牙行活髓切断术,分别以载有辛伐他汀的壳聚糖缓释凝胶(简称辛伐他汀缓释凝胶)、壳聚糖/甘油磷酸钠凝胶(简称空白凝胶)、氢氧化钙盖髓,并设对侧为空白对照组,术后1、3、7、14、28 d处死,拍摄X线片,HE染色观察牙髓情况。结果:37℃下,空白凝胶15 min内凝固,辛伐他汀缓释凝胶8 min内凝固。48 h辛伐他汀快速释放,60 d后达到溶质梯度平衡,凝胶内的辛伐他汀持续平稳释放,累计释放率为61.5%。活髓切断术后,氢氧化钙组28 d受试牙根管口见高密度钙化屏障,辛伐他汀缓释凝胶组术后7、14、28 d的根管口见高密度钙化屏障,空白凝胶组未见高密度影像。HE染色结果显示,辛伐他汀组术后7 d盖髓断面牙髓结构正常,成牙本质样细胞向断面聚集并形成早期钙化团块,28 d形成早期钙化桥;氢氧化钙组术后7 d表现为盖髓剂下方断面和髓腔内牙髓组织凝固性坏死现象,失去正常结构,与周围组织界限明显。结论:辛伐他汀缓释凝胶缓释性能良好。作为盖髓剂,其组织相容性好,有促进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的潜能。  相似文献   
39.
目的:通过健康教育干预AECOPD患者,探索一种科学合理的老年AECOPD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方法:选择年龄60岁以上AECOPD患者30例,进行健康教育,宣讲AECOPD知识,教育前后用量表及问卷来评定。结果:治疗依从性提高90.3%,抑郁、焦虑的症状减轻30%以上。结论:通过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依从性、保健意识、缩短住院时间,同时,对提高综和医院临床医生对老年AECOPD患者心理问题的早期识别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0.
排卵功能障碍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卵功能障碍是妇科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占女性不孕症的25%~30%.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A)及卵巢的旁内分泌功能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病变,或甲状腺、肾上腺等的异常,都可以造成排卵功能障碍,称为无排卵.其临床表现不一,可见于现代医学的闭经、月经不调、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卵巢早衰(POF)、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垂体腺瘤、高催乳素血症(HPRL)、肥胖等,当属祖国医学的"闭经"、"月经不调"、"崩漏"、"不孕症"、"肥胖"等范畴.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现将1997年以来的文献资料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