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1篇
内科学   84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71篇
综合类   141篇
预防医学   2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6篇
  2篇
中国医学   46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讨论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左室造影等检查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的可行性以及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对13例AHCM病例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左室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AHCM合并有心电图异常者13例(100%)其中有12例心电图有特征性改变;心超提示心尖区增厚者11例;左室造影提示舒张期黑桃A样改变的5例;有7例初诊误诊为冠心病。结论AHCM较易被误诊为冠心病,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左室造影、MRI检查对于AHCM的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2.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已经经循证医学证实其可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心力衰竭再住院率以及降低病死率。但是,仍有部分患者疗效不佳,其主要原因中左心室电极位置的选择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疗效有重要影响,现从左心室电极目前的普遍选择位置、最延迟部位放置左心室电极、影响左心室电极植入位置的因素及受到的争议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3.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42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1,他引:2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择发病72h内的ACI患者83例,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按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C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记分的变化为主要疗效判断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第14天和第60天CSS评分、ADL评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前、治疗第14天和第60天CSS评分、ADL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4.
目的上皮-间充质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实体瘤原发灶癌细胞获得转移能力的基础。缺氧诱导前列腺癌、肾癌、卵巢癌的EMT过程已得到证实,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 alpha,HIF-1α)在这些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HIF-1α和肝癌细胞EMT之间的关系目前并不清楚。本文探讨HIF-1α在肝癌EMT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可调控HIF-1α表达的肝癌HepG2Tet-on-HIF-1α细胞系,在排除缺氧其他反应干扰的情况下研究HIF-1α在肝癌细胞EMT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结果过表达HIF-1α促进HepG2肝癌细胞EMT,下调HIF-1α表达可以抑制HepG2肝癌细胞EMT。HIF-1α促进EMT相关转录因子Snail的表达。结论 HIF-1α通过上调Snail来促进HepG2肝癌细胞EMT。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肺炎性假瘤的发病机理及其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肺炎假瘤的发病特点,发病机理及X线表现。结果肺炎性假瘤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发病原因与大剂量应用及滥用抗生素有关,X线与CT表现缺乏特异性,易与肺部恶性肿瘤相混淆。肿瘤病理切片可见炎性细胞,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无恶性改变。结论对呼吸系统感染者应合理使用抗生素,对诊断不明的肺部肿块应考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6.
背景:肛裂是常见肛肠科疾病之一,约10%陈旧性肛裂患者最终需要手术治疗。如何通过技术改良减轻手术痛苦和预防功能损伤是肛肠外科医师关注的热点。目的:评价肛裂切除黏膜下移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疗效和安全性。设计、场所、对象和干预措施: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设计方案,纳入2009年1月~2010年4月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和上海市中医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肛肠科住院的陈旧性肛裂患者120例,采用各分中心随机分层,随机分为试验组(肛裂切除黏膜下移术)和对照组(肛裂切除术)各60例。两组均采取手术治疗,术后观察期为2周,短期随访6周。主要结局指标:以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和临床症状为主要观察指标,观察术后并发症以及手术前后肛管张力变化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3例患者(试验组1例,对照组2例)因术后1周内提早出院而退出试验。术后第6周,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7.22±4.41)d,对照组为(21.24±7.4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第14天和第6周时试验组肛门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3天和第14天,试验组肛门出血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6周试验组与对照组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术后两组肛管张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内两组患者并发症(排尿障碍、创缘水肿、术后发热、术后感染、肛门失禁、肛门变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随访6周,所有随访患者未见术后并发症,未见复发。结论:陈旧性肛裂患者采用肛裂切除黏膜下移术能提高手术疗效,缩短疗程,改善患者术后痛苦,同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7.
目的 研究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对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及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及TRAP酶活力检测法评价0.1、1.0、10.0 μmol·L–1的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对破骨前体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采用细胞增殖活性检测试剂盒(CCK8)法检测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对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采用F-actin环染色和骨陷窝形成实验检测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对破骨前体细胞诱导形成的破骨细胞功能的影响;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B)检测破骨细胞分化相关特异性蛋白TRAP、整合素β3(ITGβ3)和细胞原癌基因c-Fos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显著降低TRAP活性(P<0.05),且对破骨前体细胞活力未见显著影响,提示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显著抑制破骨细胞形成。F-actin环染色和骨陷窝形成实验也显示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显著抑制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WB实验结果表明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可显著抑制破骨细胞分化特异性蛋白TRAP、ITGβ3和c-Fos等蛋白水平的表达。结论 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能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TRAP、ITGβ3和c-Fos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8.
2003年9月-2007年10月,我科共行经皮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165例,未出现1例并发症,现将穿刺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9.
在接收信号过采样的情况下,总结了SIMO信道堆栈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输入信号为平稳非独立同分布且有已知自相关函数的情况,引入统计特性变换,导出了变换阵的闭式解。提出一种适用于平稳信号源的盲信道辨识与均衡算法,并对算法进行仿真,分析其辨识误差、收敛性能和均衡效果。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输入信号为平稳非独立同分布时仍能对信道进行辨识且具有较高的精度,算法的收敛速度快并能达到理想的均衡效果。  相似文献   
80.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QT离散度(QTd)和QTc离散度(QTcd)的动态变化,并分析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采用体表静息标准12导联心电图监测208例AMI患者住院期间的QTd和QTcd。[结果] AMI发病24小时内QTd、QTcd显著高于梗塞后第4天(P<0.01),梗塞后第4天与第4周QTd、QTcd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室性心律失常组QTd、QTcd显著高于非室性心律失常对照组(P>0.01)。[结论] AMIQT离散度增高发生于梗塞后早期,并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