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11篇 |
免费 | 51篇 |
国内免费 | 10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篇 |
儿科学 | 14篇 |
妇产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421篇 |
口腔科学 | 13篇 |
临床医学 | 198篇 |
内科学 | 65篇 |
皮肤病学 | 10篇 |
神经病学 | 23篇 |
特种医学 | 7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5篇 |
外科学 | 77篇 |
综合类 | 355篇 |
预防医学 | 135篇 |
眼科学 | 46篇 |
药学 | 152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125篇 |
肿瘤学 | 3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35篇 |
2022年 | 38篇 |
2021年 | 48篇 |
2020年 | 26篇 |
2019年 | 28篇 |
2018年 | 25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20篇 |
2015年 | 29篇 |
2014年 | 80篇 |
2013年 | 47篇 |
2012年 | 44篇 |
2011年 | 33篇 |
2010年 | 57篇 |
2009年 | 65篇 |
2008年 | 73篇 |
2007年 | 69篇 |
2006年 | 87篇 |
2005年 | 92篇 |
2004年 | 112篇 |
2003年 | 84篇 |
2002年 | 58篇 |
2001年 | 54篇 |
2000年 | 57篇 |
1999年 | 42篇 |
1998年 | 54篇 |
1997年 | 39篇 |
1996年 | 37篇 |
1995年 | 49篇 |
1994年 | 38篇 |
1993年 | 38篇 |
1992年 | 34篇 |
1991年 | 35篇 |
1990年 | 20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3篇 |
1966年 | 1篇 |
1964年 | 2篇 |
1963年 | 2篇 |
1962年 | 3篇 |
1961年 | 2篇 |
1960年 | 3篇 |
195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斌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1998,19(3):97-98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对由组织因子(TF)诱导凝血的抑制性调节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综述了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的分子结构,分布、抗凝血作用及检测方法,提示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活性的测定在研究有关血栓栓塞性疾病、败血症、DIC、恶性肿瘤、微血管术后血管再通与成活等方面的疾病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92.
代玉涵韩孝宇朱爱红王文广杨红梅撖越张扬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3,(1):41-43
目的 研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用阿利西尤单抗治疗的疗效及对血脂、冠状动脉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2021年1—12月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18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经冠脉介入治疗,对照组术后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阿利西尤单抗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统计两组治疗6个月后的疗效、微循环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血脂代谢指标、心功能。结果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53%,高于对照组(76.27%)(P<0.05)。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分级3级、心肌灌注分级3级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帧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利西尤单抗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代谢、冠状动脉微循环及心功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 相似文献
993.
994.
目的 分析应用床旁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急性肾损伤对患者的肾功能指标、炎症因子、凝血指标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江阴市中医院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50例急性肾损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传统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和研究组(25例,床旁CRRT治疗)。持续治疗4周,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凝血指标,及治疗后12个月的生存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血肌酐(Scr)、胱抑素C(CysC)、肾损伤分子1(KIM-1)指标均降低,肾胺酶(MAO-A)指标升高,且研究组患者Scr、CysC、KIM-1均低于对照组,MAO-A指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均降低,研究组更低;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缩短,纤维蛋白原指标降低,研究组患者短于/低于对照组(均P<0.05)。随访中,研究组患者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995.
机器人辅助训练对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所致上肢痉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为观察机器人辅助训练对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所致上肢痉挛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22例慢性脑卒中和脑外伤患者参加了这项研究,训练前4周,训练开始前1天和结束后1天使用改良Ashworth量表评价患侧上肢肘关节屈肌与伸肌的痉挛状态。训练时间为4周,每周训练5天,每次45min。结果:机器人辅助训练后,肘关节屈肌的痉挛评分降低,与基线相比有显著的差异性,而肘关节伸肌的痉挛评分有降低的趋势,但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结论:机器人辅助训练对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所致上肢痉挛有一定的减轻作用,主要通过重复性牵伸和反复运动来实现。 相似文献
996.
一株Th2样T细胞杂交瘤表型及胞内细胞因子的检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按照分泌细胞因子和介导免疫功能的不同 ,可将小鼠及人类的 CD4 T细胞分为 Th1和 Th2两个亚群。本文应用膜表面和细胞内免疫荧光染色以及流式细胞仪分析 ,对一株人T细胞杂交瘤进行了检测 ,表明其是属于 Th2样的 T细胞杂交瘤。1 材料和方法急性 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 CEM与活化 T细胞融合而获得的 T细胞杂交瘤 47C7由澳大利亚 IMVS BU RNS教授惠赠 [1 ] 。 PMA、ionomycin、saponin、m onensin及 FITC标记的兔抗鼠 Ig G抗体均购自美国 Sigma公司。系列单抗均由本室制备。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 T细胞杂交瘤 47C7细胞调整细胞… 相似文献
997.
等摩尔邻硝基氯苯、胺及DBU的混合物于80℃反应1h,柱层析得相应N-取代邻硝基苯胺。23例收率77%~92%。 相似文献
998.
999.
腰痛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全球大约有6.37亿人受其影响。高发病率使其成为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它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将导致高昂的医疗费用和社会经济负担。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VDD)是引发腰痛的主要原因之一,通常发生椎间盘结构和功能的逐渐恶化。目前临床上关于IVDD的治疗手段主要分为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以及康复治疗等。IVDD的治疗手段存在易复发、费用大等问题,多数以缓解症状为目的,而关于针对IVDD发病机制的治疗却很少涉及,无法从根本上逆转IVDD的发生。因此临床上亟待破解IVDD发生的关键机制,以寻求逆转IVDD的关键治疗靶点。IVDD的病理变化已有诸多研究做出解释,包括:细胞外基质的降解(蛋白聚糖和Ⅱ型胶原的合成减少,而Ⅰ型胶原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增加)、炎性因子诱导以及炎性细胞的浸润、氧化应激、细胞凋亡以及调节性细胞死亡(RCD)等。RCD包括细胞自噬、坏死、坏死样凋亡、焦亡等,与细胞凋亡相比较,RCD通常是因外部刺激或者细胞内紊乱发生,常有明显的细胞形态与结构的改变。铁死亡也属于调节性细胞死亡的一种,但其具有独特的生理学过程和病理生理特征。大量的铁蓄积以及脂质过氧化是铁死亡的特征生化表现,形态学上,铁死亡主要表现为线粒体皱缩、线粒体双层膜密度增加以及线粒体嵴的减少,而细胞膜完整、细胞核大小正常、无染色质浓缩等表现。铁死亡最初是由Dolma在2003年用新型化合物erastin作用于癌细胞时发现的一种新的细胞死亡方式,该细胞没有细胞核皱缩、染色质聚集等表现。一直到2012年由Dixon依据其特点命名为铁死亡。铁死亡发生的分子机制主要有两方面:(1)细胞内谷胱甘肽耗竭导致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4)活性降低,细胞内脂质过氧化物的聚积;(2)铁相关的芬顿反应产生的大量的氧自由基(ROS)。随着铁死亡这个新名词的兴起,大量的研究发现铁死亡与多种疾病相关。研究发现铁死亡与胰腺癌、肝细胞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肺癌等癌症均密切相关。并且铁死亡与多种退行性疾病相关,包括:阿尔兹海默症、亨廷顿病、骨关节炎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到IVDD与铁死亡的联系,关于其在椎间盘不同细胞中相关的分子机制的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强心方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2例心肾阳虚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强心方加减口服,两组治疗周期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改善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