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osthole,OST)对T24/ADM细胞多药耐药的逆转及对P-gP表达、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筛选OST对T24/ADM细胞无毒或低毒浓度,以筛选出的浓度作为耐药逆转的实验浓度。分别利用MTF法分别检测阿霉素(adriamycin,ADM)、氟尿嘧啶(fluorouracil,Fu)及顺铂(cisplatin,DDP)对细胞株T24和T24/ADM以及OST处理后的T24/ADM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用流式细胞仪测定OST对T24/ADM细胞上P-gP表达的影响。结果浓度17Ixmol/LOST对T24/ADM无明显细胞毒性,T24/ADM对ADM、FU和DDP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耐药倍数分别为18.86、5.09、3.28,使用17μmol/LOST处理后T24/ADM对上述ADM、Fu和DDP的敏感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ADM对耐药细胞株的IC蜘由(0.962±0.017)μxg/mL降至(0.364±0.031)μg/mL,逆转指数为2.64;FU对耐药细胞株的IC。由(0.723±0.003)μg/mL降至(0.463±0.021)μxg/mL,逆转指数为1.56;DDP对耐药细胞株的IC50由(0.664±0.007)μg/mL降至(0.587±0.016)μg/mL,逆转指数为1.13,使T24/ADM细胞内P-gP蛋白表达明显下降,下降了16.32%(P〈0.05)。结论蛇床子素在体外能部分逆转T24/ADM的耐药性,逆转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P—gP蛋白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72.
光固化树脂和树脂牙的前牙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光固化复合树脂和成品树脂牙联合修复前牙残根残冠的可行性,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对35例上颌前牙残根残冠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和成品树脂牙联合修复。结果随访1.5年,成功率为88.69%。结论光固化复合树脂和成品树脂牙联合用于前牙残根残冠修复,色泽逼真,外形美观,可靠性好,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3.
股二头肌肌皮瓣移位修复大粗隆坐骨结节部褥疮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198 8年 3月~ 1995年 2月 ,我们收治截瘫并发大粗隆部、坐骨结节部褥疮 17例 ,均采用股二头肌肌皮瓣移位修复 ,术后创面 期愈合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7例 ,男 13例 ,女 4例。年龄 2 1~ 5 6岁。病程 17天~ 10个月。褥疮位于大粗隆部 11例 ,坐骨结节部 6例 ,其中 15例同时合并有骶尾部褥疮 ,范围最大 13cm× 2 0 cm,最小 6 cm× 10 cm。均为肉芽创面 ,无脓性渗出。1.2 手术方法俯卧位 ,手术切除创面病损组织及周围瘢痕达健康出血组织 ,坏死骨予以清除 ,冲洗形成的新鲜创面。以坐骨结节到腓骨小头连线设计肌皮瓣…  相似文献   
74.
李文平  吴多庆  张寿  郭祥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7):4628-4629
目的 对比封闭负压辅助闭合(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技术与传统换药方法对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6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VAC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VAC治疗组采用局部清创、控制血糖、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在其分泌物细菌培养阴性前提下,加行VAC治疗,待创面肉芽填充丰满后行常规换药至伤口愈合.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技术,常规清创后,定期换药至伤口愈合.结果 VAC治疗1~3个疗程,患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新鲜、红润,无感染、水肿、渗出,创面愈合时间( 50.4±5.3)d.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81.1±5.9)d.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VAC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可改善其局部血运,减轻局部水肿,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75.
<正>患儿,男,4个月,因腹胀、腹部包块5 d,门诊以"腹胀待查,先天性巨结肠?"收住院。体查:发热,腹部膨隆(图1),腹肌稍紧张,压痛和反跳痛不明显,左侧腹部扪及明显包块,边界不清;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出血点,直肠指检无明显裹指感,直肠前壁可触及包块,触痛明显,挤压包块见脓液  相似文献   
76.
白细胞介素6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血清中的变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年来,随着重组白细胞介素6(IL6)的应用和IL6检测手段的提高,对IL6生物活性的研究日渐深入,发现其在造血细胞的调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有资料表明IL6是巨核系造血系统和血小板生成的一个关键因子。关于其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相似文献   
77.
腓骨内固定对胫骨愈合及踝关节稳定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小明  张寿  郭祥  周业渊 《海南医学》2006,17(10):121-122
目的 探讨腓骨内固定在治疗胫腓骨骨折(及踝关节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42例胫腓骨骨折均采用胫腓骨切开复位内固定,其中闭合性骨折14例,开放性骨折18例,Pilon骨折10例,粉碎性骨折30例,斜形骨折8例,螺旋形骨折4例.结果 42例均临床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8周,骨折愈合率明显高于文献中的记载.结论 (1)腓骨内固定后有益于胫骨内固定的稳定.(2)恢复腓骨的解剖位置,有利于踝关节的稳定性.(3)显著提高胫腓骨骨折的愈合率.  相似文献   
78.
小腿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并胫腓骨骨折处理较困难,不及时修复缺损组织、肌肉、肌腱,骨骼外露时间过长,会引起局部组织感染、骨髓炎,甚至骨不连.1991年-1998年我科成功地为68例病人进行了带筋膜蒂转移皮瓣修复、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固定手术,均获得满意效果.现筛选有完整资料的45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9.
保留椎板及后韧带复合结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80.
我院自1977年11月以来,修复体表各部位软组织缺损72例,男39例,女33例。年龄5~35岁。烧伤或外伤后瘢痕挛缩54例,臀骶部褥疮8例,手外伤6例,外伤致尺骨中段缺损、胫骨缺损各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