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43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皮肤瘢痕引发的原因较多,多见于创伤、烧伤等,瘢痕对四肢形态、躯干形态以及功能造成一定影响,会引发瘢痕患者产生心理障碍。现阶段,在治疗瘢痕方面的效果还并不理想,如何能达到达到无瘢痕愈合还需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析。无瘢痕愈合(Scarless wound healing)是胚胎皮肤固有的特性,在创伤后胎豚鼠皮肤组织中,能够快速修复,而无瘢痕遗留,为了达到这一理想目标,不少学者对胚胎及成体伤口愈合进行了对比研究,以便了解其愈合机制,为皮肤创伤后无瘢痕愈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
目的制备并表征盐霉素钠纳米脂质体(SLN)。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盐霉素钠纳米脂质体,通过调节脂质体中胆固醇比例,以盐霉素钠包封率为评价指标,筛选盐霉素钠纳米脂质体的优化处方。结果透射电镜显示盐霉素钠纳米脂质体形态圆整,分散性良好,激光粒度仪显示盐霉素钠纳米脂质体平均粒径为99.0nm,Zeta电位为-33.5mV,包封率为85.7%,载药量为6.7%。通过脂质体包裹,盐霉素钠在水中的最高浓度可提高15倍,并证明其具有一定缓释效果。结论笔者得到了粒径大小在100nm左右,形态均一,包封率和载药量较高的盐霉素钠纳米脂质体,为进一步测定其杀伤肿瘤活性奠定了坚实的制剂学基础。  相似文献   
53.
目的 通过对丹参素进行结构改造,以改善其稳定性和药理活性。 方法 以中药提取的丹参素钠为起始化合物,经酯化反应、甲氧基保护酚羟基、硝化反应等合成新型的丹参素衍生物。建立心肌细胞缺氧模型,用MTT方法检测丹参素及其衍生物对缺氧H9c2细胞的保护作用。 结果 合成了15个全新的丹参素衍生物,并对其进行结构验证;药理活性实验显示,只有少数目标化合物在浓度为5 μmol/L时表现出强于丹参素的活性。 结论 多数化合物的最大药理活性未显现在所选浓度范围内,其活性未必低于丹参素,尚需做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强化免疫抑制治疗(immunosuppressive therapy,IST)与单用环孢菌素A(cyclosporine A,CSA)治疗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evere aplastic anemia,SAA)间疗效差异,并研究强化免疫抑制治疗前,患儿对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e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反应程度与疗效的关系。方法2000年1月至2007年1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确诊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为68例,其中55例采用强化免疫抑制治疗(IST组),13例因经济原因采取单用环孢菌素A治疗(CSA组),比较两组疗效差异(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并与试验患儿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24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在强化免疫抑制治疗前做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试验性治疗,根据对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反应程度,将IST组分为G-CSF反应IST亚组(n=13)与C-CSF无反应IST亚组(n=11),比较两亚组强化免疫抑制治疗后6个月及长期疗效差异。结果IST组和CSA组患儿治疗的平均显效时间分别为3.4个月(1~13个月)和4.5个月(1~15个月)。IST组和CSA组患儿患儿治疗后第1、第3、第6、第9及第12个月末的有效率分别为70.9%,58.2%,79.5%,87.2%和89.7%VS.46.2%,38.5%,46.2%,61.5%和61.5%。随访1年以上,IST组有效率为89.7%(35/39),CSA组患儿有效率为61.5%(8/1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Х^2=5.419,P〈0.05)。G-CSF反应IST亚组及其无反应IST亚组患儿治疗6个月后,有效率分别为76.9%(10/13)和45.6%(5/11),两亚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G—CSF反应IST亚组患儿总有效率(92.3%,12/13)较无反应IST亚组(54.5%,6/11)高,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强化免疫抑制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环孢菌素A。强化免疫抑制治疗前,对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有反应的患儿,强化免疫抑制治疗的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55.
陆海容  郭海霞 《华北国防医药》2010,22(6):540-541,F0003
目的探讨髓母细胞瘤的MRI特点。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髓母细胞瘤14例,对其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14例髓母细胞瘤发生于小脑半球6例(42.85%),第四脑室4例(28.57%),小脑蚓部3例(21.43%),1例(7.14%)累及小脑蚓部及第四脑室。肿瘤呈圆形、椭圆形12例(85.71%),呈不规则形2例(14.29%)。MRI表现:T1WI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为高或略高信号,6例(42.85%)可见囊变;8例(57.14%)可见不同程度脑积水;注入对比剂后实质部呈中等或明显强化,囊变区不强化。结论 MRI对髓母细胞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可溶性白细胞介素(白介素)-2受体检测在儿童EB病毒(EBV)感染相关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2例患儿分为IM组、IM转化EBV相关的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EBV-HLH)组和EBV-HLH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患儿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和EBV抗体四项(EBV壳抗原VCA-IgM、VCA-IgG和EBV早期抗原EA-IgG、EBV核抗原-1 EBNA-1-IgG),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患儿血浆EBV-DN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分析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19,CD56)。结果 72例患儿急性期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水平均超过2 400 U/ml;IM转化组在急性期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水平仅轻度增高(4 320 U/ml),与IM组(3 310 U/ml)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却明显增高(8 970 U/ml),并接近EBV-HLH组水平(11 230U/ml);EBV抗体四项显示IM转化组和EBV-HLH组在治疗后VCA-IgG和EA-IgG仍然持续高滴度,同时EBV核抗原-1-IgG仍持续阴性;三组急性期都有EBV-DNA拷贝数从低拷贝至高拷贝的病例,治疗后IM转化组和EBV-HLH组仍可检测到EBV-DNA(3×103~4×105copies/ml);IM转化组和EBV-HLH组CD8+细胞在治疗后仍持续较高水平[(61.32±4.63)%,(68.36±4.32)%],并同时出现NK细胞(CD56+)比例下降[(9.23±3.28)%,(10.52.±3.34)%]。结论结合EBV抗体、EBV-DNA和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检查有可能成为追踪观察EBV感染相关疾病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7.
住院患者留置尿管目标性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目的了解留置尿管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危险因素,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泌尿系感染。方法制定住院患者留置尿管的监测方案,采用病房查房查阅病历、微生物监测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监测、分析2004年1~12月份留置尿管患者617例次。结果发生泌尿系感染病例89例,感染例次106次,感染率为14.42%,占医院感染的62.72%,位于医院感染的第1位;院内泌尿系感染主要危险因素是插尿管、留置尿管持续时间长及无菌操作不严格、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结论严格掌握插尿管的适应证,缩短留置尿管的时间,严格导尿管的无菌管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降低泌尿系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8.
目的为寻找高效低毒的选择性抗白血病药物,研究慢病毒载体携带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基因短发夹RNA(shRNA)对肿瘤细胞株HL60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制备并筛选VEGFR2基因的最有效siRNA,并据此设计shRNA寡核苷酸链,构建pU6/shVEGFR2入门克隆.瞬时转染细胞,采用MTT法、RT-PCR法及Western blotting测定VEGFR2表达抑制情况.构建表达克隆,与ViraPowerTM Packaging Mix共转染到293FTTM细胞中,产生携带Lenti6/shVEGFR2的慢病毒载体.将病毒上清加入HL60细胞中转导,测定HL60细胞抑制率并与pU6/shVEGFR2入门克隆脂质体转染结果比较.结果VEGFR2 siRNAc抑制HL60细胞效率最高,利用其shRNA和pENTRTM/U6构建的入门克隆转染HL60,抑制细胞效率达84.9%;显著抑制HL60细胞VEGFR2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pU6/shVEGFR2入门克隆转染、Lenti6/shVEGFR2表达克隆转导HL60细胞后48 h细胞抑制率相近,48 h后入门克隆转染组细胞抑制率明显下降;而表达克隆转导组细胞抑制率变化缓慢,在96 h达高峰,120 h 稍降,变化无显著差异.结论在体外慢病毒载体携带的VEGFR2 shRNA可有效阻断HL60细胞VEGF/VEGFR2自分泌链,有效抑制白血病生长.  相似文献   
59.
随着白血病化疗方法的不断改进和支持治疗的完善 ,小儿急性白血病尤其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的治疗效果得到非常显著的提高 ,但诱导缓解后约有 2 0 %~ 30 %的病例因复发而影响疗效 ,而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CNSL)是造成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 ,加强CNSL的防治 ,对进一步提高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1 CNSL的发病特点1 1 高危因素 CNSL的发生与白血病的种类有关 ,ALL的发生率较高 ,而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相对较少。在进行预防性CNSL治疗之前 ,ALL的CNSL发生率达 5 0 %~ 70 % ,近年已下降至 5 %~…  相似文献   
60.
目的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初诊患者急性自血病细胞上共刺激分子CD80、CD86以及黏附分子ICAM.1的表达,以了解其表达规律。方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60例初治急性白血患者白血病细胞上CD80、CD86和ICAM-1的表达率;男37例,女23例,年龄2~85岁,中位年龄28岁;其中ALL20例,AML40例(M16例、M27例、M37例、M415例、M55例)。结果ALL组中的CD86的表达为(32.880±6.665)%,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1),而CD80与正常BM对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CD80、CD86在AML(M1、M2和M3)细胞上的表达分别为(0.766±0.187)%、(27.210±7.581)%,均显著高于相应的正常骨髓对照(P〈0.01);在AML(M4和M5)细胞上CD80、CD86的表达与正常对照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ICAM-1在ALL组中的表达与正常BM对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在AML(M1、M2和M3)细胞上(63.820±7.484)%,显著高于相应的正常骨髓对照(P〈0.01):而AML(M4和M5)细胞上表达为(50.590±7.092)%,显著低于相应的正常骨髓对照(P〈0.01)。结论CD80、CD86和ICAM.1在初治ALL和AML白血病细胞上的表达呈一定变异性,CD86在ALL上呈高表达,CD80、CD86和ICAM-1在AML(M1、M2和M3)上均呈高表达,而ICAM-1在AML(M4和M5)上均呈低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