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观察妊娠3个月内孕妇乙型肝炎两对半、丙型肝炎、梅毒及HIV的感染状况,寻找预防措施。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IA)检测乙型肝炎两对半、丙肝抗体(抗-HCV)、艾滋抗体(抗-HIV)、梅毒(抗-TP)。结果:2886例妊娠早期妇女检测的8个指标总阳性率为36.24%,乙肝感染率为36.12%,丙肝感染率为0.06%;乙肝和丙肝混合感染率0.06%;未检出抗-HIV及抗-TP。结论:兰州地区早孕孕妇血液传播性疾病以乙肝为主,乙肝和丙肝混合感染次之;继续加强乙肝疫苗预防注射是预防乙肝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2.
为纪念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30年周年,6月15日在北京召开了"加强社团建设、服务改革发展"学术研讨会和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会。教育部杜玉波副部长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历任老领导出席了会议。杜玉波副部长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瞿振元会长以《三十而立铸就辉煌继往开来任重道远——中国高等教育学会30年发展取得辉煌成就》为题,对学会工作进行了系统总结。会议还进行了专题研讨和学会工  相似文献   
33.
我国的救援医学教育起步较晚,虽然在一些高校开设了救援医学专业的本科教学,但是对于该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尤其是学生的临床实习还没有摆脱临床医学生的培养模式、没有形成自己的系统和特色。作为武警部队的救援培训基地,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承担着救援专业学员临床实习带教任务,依据救援医学的特点,我们整合了我院相关科室、培训基地、以及院外资源,探索并实践了面向救援医学生的以团队为核心的急危重症患者全程跟踪的实习模式,为加强救援医学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做出了努力和尝试。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超声微泡造影剂促进以腺病毒为载体介导的多药耐药基因1(MDR1)体外转染兔骨髓单个核细胞的作用机制和安全性.方法 根据是否加入超声微泡造影剂和进行超声辐照将分选的兔骨髓单个核细胞分为常规培养组(A)、腺病毒转染组(B)、腺病毒转染+超声辐照组(C)、腺病毒微泡造影剂转染组(D)和腺病毒微泡造影剂转染+超声辐照组(E).不同实验因素处理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外源性MDR1基因的转染率,同时观测转染后不同时间各组细胞体外扩增情况;台盼蓝拒染法计数各组细胞的存活率;分别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超声辐照后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MDR1基因的转染率分别为0.39%土0.11%、5.03%±0.35%、4.93%±0.38%、5.25%±0.80%,19.93%±1.51%,E组明显高于其余4组(P<0.05);试验各组细胞在转染后不同时期体外增殖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细胞存活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定强度的超声辐照后,骨髓单个核细胞胞膜出现一过性的小孔,细胞器发生可逆性肿胀改变.结论 超声微泡造影剂可使兔骨髓单个核细胞通透性暂时性提高,促进腺病毒载体介导的MDR1基因转染;同时不会对细胞的增殖能力、存活率及超微结构造成严重的不可逆损害,证明其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基因转移新方法.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抗_IFN及血清分型与派罗欣(聚乙二醇IFNα_2a注射液)疗效的关系。方法接受派罗欣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32例,用ELISA法进行血清分型及抗_IFN的测定。结果3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HCV血清1型、血清2型及血清1 2混合型阳性率分别为50.00%(16/32)、31.25%(10/32)及18.75%(6/32)。3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总体抗_IFN检出率为53.13%(17/32),其中HCV血清1型、2型及1 2混合型阳性率分别为:31.25%(10/32)、15.63%(5/32)、6.25%(2/32),血清1型与2型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派罗欣治疗后,血清2型患者HCVRNA含量<103拷贝/ml,血清1型患者HCVRNA仍>103拷贝/ml。结论3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血清1型为主;派罗欣治疗后血清2型效果优于血清1型。  相似文献   
36.
目的分析各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_2s、IL_2R以及与HBV DNA、HCV RNA含量的关系变化。方法肝炎患者血清IL_2采用ELISA法,sIL_2R采用双抗体夹心间接ELISA法,HBV DNA定量和HCV RNA定量均采用荧光定量PCR法。结果急性肝炎、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和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_2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sIL_2R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以急性肝炎尤为明显(P<0.01)。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血清的病毒含量与sIL_2R水平呈正相关(P<0.05),但两组之间的sIL_2R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肝病患者血清IL_2s、IL_2R可作为机体感染肝炎病毒后免疫水平和判断肝细胞受损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7.
一种改良小鼠脓毒症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建立一种模拟外科临床实际,早期致死率低,用于脓毒症综合治疗研究的小鼠模型.方法 小鼠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盲肠结扎穿孔(CLP)组和改良组.对照组行假手术;CLP组行盲肠结扎穿孔术;改良组通过CLP后8 h行盲肠切除和腹腔生理盐水冲洗建立脓毒症模型.观察各组动物出现死亡时间及24、48、72 h累计死亡率;术后4、12、24 h分别处死动物,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VC-BC),血清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及肺、肝病理.结果 改良组动物出现死亡时间较CLP组明显延迟,术后48、72 h累计死亡率虽明显低于CLP组(P<0.05),但仍分别高达53.3%、80%;术后各时间点WBC较CLP组与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血清内毒素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但低于CLP组;光镜下见肺泡间隔增宽,间质充血、水肿、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肝细胞水肿伴散在点状坏死,肝窦扩张伴间质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该脓毒症改良模型具有良好的外科临床相关性,早期致死率低,可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38.
兰州地区职业供血员甲、乙、丙及丁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的调查兰州医学院传染病研究室郭振华,郑邦德,谢晨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输血在临床上的应用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由输血及各种血制品传播疾病成为突出的问题,特别是输血后传播肝炎(简称PTH),目前引起广大...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人工肝支持疗法对重型乙肝患者病毒标志物及HBV-DNA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5例重型乙肝患者人工肝治疗前、后的HBV-DNA水平;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25例重型乙肝患者人工肝治疗前、后的三系统定量水平。结果治疗前、后HBV-DNA定量结果分别为1.30×108±3.37×108和1.20×108±1.721×108(t=0.93,P>0.05)。乙肝三系统定量结果分析分别为HBsAg111.32±95.74和79.13±91.69(t=1.015,P>0.05);HBsAb6.89±17.64和16.35±35.369(t=1.01,P>0.05);HBeAg0.13±0.33和0.128±0.36(t=0.03,P>0.05);HBeAb5.73±9.79和6.87±9.46(t=-0.347,P>0.05);HBcAb12.32±6.60和12.82±5.40(t=0.246,P>0.05)。结论人工肝支持疗法对重型乙肝血清HBV-DNA水平及乙肝三系统血清标志物没有明显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本研究比较了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对子宫内膜息肉伴异常子宫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纳入接受宫腔镜手术治疗的78例子宫内膜息肉伴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并作为研究对象,按术式将患者分为电切组(40例)和刮宫组(38例)。对电切组实施宫腔镜下电切术,对刮宫组实施宫腔镜下刮宫术,对比2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月经情况及子宫内膜厚度、并发症及短期复发情况。结果 电切组的手术时长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刮宫组(P<0.05),而2组患者的住院时长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个月、6个月以及12个月电切组患者的月经量明显低于手术前(P<0.05),而刮宫组的月经量下降程度低于电切组(P<0.05),且术后12个月的月经量与术前相比无差异(P>0.05);手术后2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均有改善(P<0.05),其中电切组的子宫内膜厚度均少于刮宫组(P<0.05)。电切组的并发症发生率(7.50%)低于刮宫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3.68%)(P<0.05)。结论 在对子宫内膜息肉伴有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采取宫腔镜下电切术,能够有效清理病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