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人外周血中树突状细胞的诱导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从健康人外周血中诱导高纯度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DC)。方法 用贴壁法从健康人外周血获取单核细胞 ,对传统的诱导方法加以改进 ,经 GM- CSF(10 0 ng/ ml)和 IL- 4(5 0 0 U/ m l)持续诱导 7天 ,在此期间不再补充新的细胞因子、新鲜培养基和促成熟因子 ,以获取高纯度 DC。结果 经上述方法处理后 ,从健康人外周血中诱导出了大量高纯度 DC,其能高表达 HL A- 、 类分子、共刺激分子和粘附分子 ,显示出成熟 DC的特征。这些 DC能强烈诱导同种异体淋巴细胞的增埴 ,其内吞能力在第 3天达最高 ,之后明显下降。结论 本研究所建立的从外周血获取大量成熟 DC的方法经济、简便 ,为 DC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2.
HSP—肿瘤免疫的分子佐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疫苗研制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便是大多数肿瘤的免疫原性很弱 ,不能正常的呈递抗原以激活CTL ,为了提高其免疫原性 ,必须加入佐剂。不幸的是人用疫苗遇到的最大障碍便是缺乏能发挥最佳效应的佐剂 ,因此开发研制新一代人用性剂势在必行。本文根据HSP研究的最新进展 ,就HSP增强肿瘤免疫原性及其在免疫应答中发挥分子佐剂功能的可能途径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3.
目的 :从一次性滤出白细胞输血器回收PBMC ,诱导DC。方法 :用冲洗法从一次性滤出白细胞输血器回收PB MC ,使用GM CSF和IL 4两种细胞因子 ,诱导 7天获取DC。结果 :平均从每个白细胞输血器中回收到 5 1× 10 7PBMC ,诱导出4 7× 10 6 CD83+ DC ,诱导出的DC具有明显的树突状突起 ,纯度为 96 9%。DC高表达CD86 (96 1% )、CD4 0 (88 9% )、CD83(91 6 % )、HLA DR(92 9% )、HLA ABC(99% )、CD5 4 (97 5 % ) ,少量DC即可激发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结论 :为DC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及临床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4.
肝癌DC疫苗诱导CTL的效应与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讨肝癌DC疫苗诱导肝癌特异性淋巴细胞的效应与机理。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癌细胞表面HLA-DR的表达;用GM-CSF和IL-4从健康人外周血诱导DC,使之负载肝癌相关抗原,并在BCG HSP-70作用下活化,制成肝癌DC疫苗;用流式细胞术检测BCG HSP 70活化的负载肝癌抗原DC对自身淋巴细胞的活化;分别用MTT法和ELISA检测肝癌DC疫苗活化的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TNF和IL-12水平;用原位杂交检测淋巴细胞内IFN-γ mRNA表达;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经DC疫苗活化后淋巴细胞表面Fas-L表达;最后检测肝癌DC疫苗活化的淋巴细胞对肝癌细胞的特异性杀伤。结果 肝癌DC疫苗在体外诱导活化的淋巴细胞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以CD4^ T CTL为主,不但可以杀伤SMMC-7721细胞,同时对其它3种肝癌细胞也有不同程度的杀伤。CTL培养上清液和细胞中可分别检测到TH1型细胞因子TNF和IFN-γ mRNA。Fas和Fas配体途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结论 为肝癌DC疫苗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及今后的临床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比较几种不同的方法长期保存海洋细菌的效果.方法 应用10%脱脂乳、35%甘油肉汤、灭菌滤纸片和鉴定卡分别在-80℃保存海洋细菌,选取保存1、2、5、8年的细菌分别复苏检测其存活率.结果 10%脱脂乳和35%的甘油肉汤对各种菌种的保存效果比较好,保存2年时复苏率为100%,保存8年时间复苏率为98.3%.滤纸片和鉴定卡对海洋细菌的长期保存效果不如脱脂乳和甘油肉汤法.结论 10%脱脂乳和35%甘油肉汤对海洋细菌的长期保存效果较好,可以用于海洋细菌的长期保存.  相似文献   
56.
57.
目的建立小鼠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的动物模型。方法将9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于接种前4天和接种前1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200 mg/kg,通过鼻腔吸入浓度为1×1011/L烟曲霉菌孢子悬液40μl。非环磷酰胺对照组:除以0.9%氯化钠注射液(NS)代替环磷酰胺外,其余操作同模型组。环磷酰胺对照组:以NS代替烟曲霉菌滴鼻,其余操作同模型组。空白对照组:用NS代替环磷酰胺行腹腔注射,以NS代替烟曲霉菌孢子,其余操作同模型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组:在模型组基础上,接种真菌孢子1天后皮下注射G-CSF 20μg kg-1 d-1。通过肺组织病理、肺组织真菌培养和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测定(GM试验)等确定肺侵袭性曲霉菌病模型是否构建成功。结果肺曲霉菌培养、血清GM试验和病理切片等结果均表明,模型组和G-CSF组均发生了IPA,其余各组均无IPA发生。结论成功建立了小鼠肺曲霉菌模型。  相似文献   
58.
趋化因子受体7(CC chemokine receptor 7,CCR7),主要表达于树突状细胞、淋巴细胞和各种肿瘤细胞表面,在树突状细胞抗肿瘤免疫应答和促进肿瘤侵袭和淋巴转移过程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一方面,CCR7使活化的成熟DC通过输入淋巴管进入淋巴结,引导负载抗原的(dendritic cell,DC)从肿瘤部位迁移至淋巴组织,在诱导DC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另一方面,CCR7在多种肿瘤如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结肠癌、胃癌等中表达,而淋巴结中丰富的CCL21则能趋化CCR7阳性的肿瘤细胞向淋巴结转移,直接导致肿瘤的扩散。CCR7在免疫细胞和肿瘤细胞共同表达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其很有可能成为DC疫苗免疫效果和DC功能评价,以及某些实体瘤淋巴结转移评价乃至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59.
肝癌患者体内的树突状细胞(DC)负载肝癌相关抗原,诱导机体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是肝癌治疗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0.
体外诊断试剂是医学检验辅助临床诊断的重要工具,在获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注册许可进入临床使用前,必须要经过临床试验。本文探讨了如何科学合理把握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过程中的伦理学原则,既做到规范严格,同时又不影响临床试验的顺利进行。笔者分析了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伦理审查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从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是否属于人体医学研究,是否需要知情同意及其可行性,患者/受试者的权益保护,个人身份信息和隐私保护等方面分别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