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HSP—肿瘤免疫的分子佐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疫苗研制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便是大多数肿瘤的免疫原性很弱,不能正常的呈递抗原以激活CTL,为了提高其免疫原性,必须加入佐剂。不幸的是人用疫苗遇到的最大障碍便是缺乏能发挥最佳效应的佐剂,因此开发研制新一代人用性剂势在必行。本文根据HSP研究的最新进展,就HSP增强肿瘤免疫原性及其在免疫应答中发挥分子佐剂功能的可能途径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2.
树突状细胞(DC)是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重要调节剂。DC的一重要特征是通过交叉呈递使外源性抗原进入MHCⅠ类途径,从而将外源性的蛋白质抗原呈递给CD8+T细胞,以诱导机体产生抗原特异性CTL。本文从主要的交叉呈递细胞DC入手,阐述了影响交叉呈递的因素;交叉呈递中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及交叉呈递的最终结果交叉激活和交叉耐受。对宿主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疫苗研制和维持外周耐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3.
肿瘤疫苗研制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便是大多数肿瘤的免疫原性很弱,不能正常的呈递抗原以激活CTL,为了提高其免疫原性,必须加入佐剂。不幸的是人用疫苗遇到的最大障碍便是缺乏能发挥最佳效应的佐剂,因此并发研制新一代人用性剂势在必行。本文根据HSP研究的最新进展,就HSP增强肿瘤免疫原性及其在免疫应答中发挥分子佐剂功能的可能途径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4.
本文针对上岗培训考核这一重要环节,建立全过程、全要素、模拟实战、流水作业式的上岗考核模式,以提高考核的质量和效率。考核前要选择考核岗位、完善理论考核题量和题型设置、增加实践性操作考核项目、集体研讨考核细则标准等环节。实际考核流程完全按照正常工作流程,考核要素包括采取个人防护措施、采集核收标本、标本前处理、上机操作、常见故障排除、镜检、特殊试剂配制、报告审核发布、标本遗撒处理、临床危急值报告、回答临床咨询、各种记录等。采用流水作业方式提高考核效率,严格考核纪律确保公平,考核评审确保质量,及时向考生反馈促进持续改进。考核模式标准更加细化和统一,考核更加全面、客观,结果可比性强,提高了效率质量。将上岗考核由组室行为提升到科室行为,可有效加强组织管理,使得上岗考核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5.
目的 了解2006-2010年医院铜绿假单胞菌(PAE)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细菌鉴定采用VITEK微生物分析仪,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BIOMIC药敏测定仪,耐药性分析采用WHO-NET5.4软件.结果 2006-2010年医院检出革兰阴性菌5837株,其中PAE 1853株,占31.7%;PAE 2009年分离率最高,为33.2%;该菌在连续5年检测中,以9月份平均检出数最多;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30.0%,对PAE耐药率最高的是头孢噻肟,为65.7%;连续5年中以耐5种抗菌药物的PAE检出率最高,达9.4%,耐>10种抗菌药物的PAE检出率在2008年以后有增高趋势.结论 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监测,严格消毒隔离措施,防止耐药菌株的定植及传播.  相似文献   
46.
梅毒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梅毒血清学检测流程进行临床流行病学初步评价,制定出结合实际的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测方案.方法 同步进行RPR,ELISA,TPPA和TP核酸定量检测.结果 几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RPR+ELISA+TPPA)>(RPR+ELISA)>(RPR+TPPA)>ELISA>TPPA>RPR;RPR,ELISA,TPPA三种方法的特异度均高于96%,将实验组合后(RPR+TPPA)>(RPR+ELISA)和(RPR+ELISA+TPPA);误诊率(RPR+ELISA)>(RPR+TPPA)和(RPR+ELISA+TPPA);(RPR+ELISA+TPPA)组合的漏诊率为0,(RPR+ELISA)组合的漏诊率为0.99%,(RPR+TPPA)组合的漏诊率为3.98%;正确指数(RPR+ELISA+TPPA)>(RPR+ELISA)>(RPR+TPPA) .血清学标本的TP核酸定量检测阳性率只有1%.结论 将RPR,ELISA和TPPA三种方法一起联检,是目前梅毒筛查和诊断最有效、最准确的方案,TP核酸定量检测不适合梅毒的血清学诊断.  相似文献   
47.
近5年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及耐药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2006-2010年我院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细菌鉴定采用VITEK微生物分析仪,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BIOMIC药敏测定仪,耐药性分析采用WHONET5.4软件.结果 5年来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占第一位,其中在痰标本中检出最高,其次是尿液标本,检出率分别为72.9%和7.6%;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吡肟敏感性最好,耐药率最低(11.4%-34.3%),其次是头孢他啶(13.9%-37.7%)、氨曲南(17.5%-66.7%)和阿米卡星(13.3%-46.6%).结论 痰标本中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高于尿标本,连续5年该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有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48.
243株肠球菌属临床分离株分布及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统计与分析海军总医院2008-2010年分离的肠球菌属对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了解肠球菌属在临床各病区的分布情况以及抗菌药物敏感性,从而为肠球菌属的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常规方法进行肠球菌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用VITEK-32细菌鉴定仪进行菌株的鉴定;用K-B法进行抗菌药物药物敏感性试验,Bio-Mic药敏分析仪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用Whonet5.4软件进行药敏结果的统计和分析。结果 2008-2010年海军总医院共分离出243株肠球菌属,其中屎肠球菌、粪肠球菌、铅黄肠球菌、鹑鸡肠球菌、鸟肠球菌、耐久肠球菌、海氏肠球菌分别占56.0%、28.8%、7.0%、4.1%、2.1%、1.6%、0.4%,分离率占前3位的标本类型依次为尿液、分泌物和血液,共206株,占84.8%;尿路感染中以粪肠球菌为主,其次是屎肠球菌和铅黄肠球菌,屎肠球菌和铅黄肠球菌耐药率更高;检出率占前3位的科室分别为ICU、泌尿外科和呼吸内科;屎肠球菌耐药性高于粪肠球菌,对屎肠球菌耐药率最高的前3位抗菌药物分别是氨苄西林、青霉素和红霉素,耐药率分别为100.0%、97.1%和93.4%;对粪肠球菌耐药率最高的前3位抗菌药物分别是红霉素、四环素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是80.0%、42.9%和38.6%。结论海军总医院分离的肠球菌属以屎肠球菌为主,肠球菌属间耐药性存在较大差异,治疗时应根据耐药特点及耐药性差异选择相应的药物,目前万古霉素仍然是治疗肠球菌属感染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49.
郭丹  郭建巍 《癌症进展》2019,17(11):1317-1319,1327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 DNA在原发性胃癌患者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行手术切除且经病理确诊的72例原发性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标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胃癌组织中HPV16/18 DNA的表达情况,分析HPV16/18 DNA表达与原发性胃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72例原发性胃癌患者中,HPV16/18 DNA的阳性表达率为56.94%。不同Lauren分型、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胃癌患者胃癌组织中HPV16/18 DNA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Lauren分型为弥漫型和肠型、TNM分期为Ⅲ期和Ⅱ期、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胃癌组织中HPV16/18 DNA的阳性表达率较高。HPV16/18 DNA阳性表达胃癌患者的5年累积生存率低于HPV16/18 DNA阴性表达胃癌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胃癌患者胃癌组织中HPV16/18 DNA的阳性表达率较高,且HPV16/18 DNA表达与胃癌患者的Lauren分型、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并可能影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uveitis,EAU)的治疗作用。方法组织块贴壁法培养HUCMSCs、流式细胞术鉴定。用视网膜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interphotoreceptor retinoid binding protein,IRBP)诱导EAU模型。C57BL/6小鼠尾静脉注射HUCMSCs,每日用裂隙灯显微镜对小鼠眼前节的炎症情况进行观察。流式细胞术检测实验小鼠脾脏淋巴细胞CD11c、CD86表型。结果建模后的C57BL/6小鼠于注射IRBP后7~9 d开始发病,12~14 d发病达高峰,16~20 d眼前节炎症自限性减轻,21 d后眼内炎症逐渐消退、自愈。HUCMSCs治疗后,建模小鼠EAU发病时间延长,炎症程度减轻,实验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模后的小鼠脾脏CD11c+CD86-细胞数量增加非常明显,经HUCMSCs治疗后第9天CD11c+CD86-细胞数量接近治疗前水平。建模后小鼠脾脏中CD86+CD11c+/CD11c比值下降,经HUCMSCs治疗后有所回升,但在第15天时仍未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HUCMSCs对IRBP诱导的小鼠EAU有治疗作用,HUCMSCs作用于树突状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抑制了EAU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