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0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76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24篇
预防医学   75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47篇
中国医学   82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91.
<正>山楂(Hawthorn)别名棠棣、红果、北山楂、绿梨,起源于中国,共有一千多个品种,在亚洲、欧洲、北美洲及南美洲有着广泛分布。山楂的叶子、果实、核及根都含有非常丰富的药用成分。山楂性酸、甘、味温,归脾、胃、肝经。《本草纲目》载:"山楂有健胃、补脾、消食积、行结气、活血、散瘀、助消化之功能""凡脾弱食物不克化,胸腹酸刺胀闷者,于每食后嚼二三枚,绝佳"。现代相关研究证实,山楂中不仅含有山楂酸、黄酮等,还含有多种糖类、蛋白质、维生素,以及硒、硼等微量元素,国内外文献中报道山楂内所含的解脂酶有  相似文献   
92.
大规模新冠病毒咽拭子采样是疫情爆发应急防控过程中筛查可疑病例的重要手段,在此过程中承担采样任务的一般医疗机构需要面临多方位复杂环节。本研究基于应急防控价值链,在扬州市十余轮核酸采样过程中,总结出一般医疗机构承担大规模核酸采样中全流程管理方案,对比模型梳理参与该防控工作可能面临的现实困境和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93.
目的:观察预防医疗纠纷“五步法”对于保障医疗安全和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重要现实意义,为医疗纠纷预防的有效执行提供有益的实践探索和借鉴模式。方法:以某眼科专科医院为例,针对承担医疗纠纷预防的责任主体,提出了医疗纠纷预防的“五步法”,分析其运行机制和实施效果。结果:医政管理部门应用预防医疗纠纷“五步法”10多年以来,未发生一起医疗事故、重大医疗过失行为以及严重影响医疗秩序的恶性纠纷事件。结论:医疗纠纷事后解决途径不可缺少,但事前的预防机制更为重要。“五步法”的应用是有效避免误解性纠纷发生或把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的有效举措,为解决预防性医疗纠纷长效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94.
目的:研究p53在调控DNA损伤所致乳腺癌MDA-MB-231细胞死亡中发挥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5 J/m2短波紫外线UVC体外照射MDA-MB-231细胞建立DNA损伤模型,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H2AX以鉴定DNA损伤程度,并采用Westernblot检测细胞死亡相关蛋白p21、PARP、磷酸化p53和p53,以及核因子NF-90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5 J/m2 UVC处理细胞0.5 h后即检测到明显的H2AX磷酸化(P < 0.05),表明成功建立了DNA损伤模型;同时,p21发生降解并持续保持低表达状态,p53开始发生磷酸化(p-p53增加,P < 0.05),处理8 h后观察到PARP的剪切增加(P < 0.05),而p53和NF-90蛋白表达未发现明显改变。结论:MDA-MB-231细胞通过p21-PARP途径发生死亡,而磷酸化p53的增加则可以促进细胞存活,从而抑制DNA损伤引起的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95.
目的分析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血清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98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9例。参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试验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血清炎症因子、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5.92%高于参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一氧化氮(NO)水平高于治疗前,血浆内皮素-1(ET-1)及NT-proBNP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NO水平高于参照组,ET-1、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血清IL-6水平(4.06±0.11)ng/L、hs-CRP水平(3.15±0.16)mg/L低于参照组的(8.95±0.29)ng/L、(6.95±0.21)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4.08%低于参照组的1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瑞舒伐他汀对AMI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血管内皮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减少心脏不良事件,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6.
一、活动缘起"神奇的迷宫"是我园实施STEM教育活动的初步尝试。幼儿在进行"迷宫"游戏活动时产生了"如果我们能把迷宫搬到教室里就好了"这一愿望,由此引发了"如何建造迷宫"这一幼儿感兴趣的问题。教师带领幼儿围绕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计划、设计、尝试、调整设计、再尝试……活动中幼儿综合运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多学科知识经验解决搭建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最后实现愿望。  相似文献   
97.
疫苗是具有正外部性的有益物品,对于正外部性产品,竞争性市场往往会供给不足。离散选择实验近年来被广泛地应用到卫生经济领域,可以用来解决复杂的、多维度评价目标的选择行为研究。对离散选择实验在疫苗接种偏好和需求领域中应用的介绍,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8.
1 临床资料我科自 1996年至 1999年 10月应用德国拜耳公司生产尼莫通输液 ,治疗自发性和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72例、脑挫裂伤 2 0例 ,其中男性 6 7例 ,女性 2 5例 ,年龄 30~ 6 8岁。给药后出现血压下降 8例 ,心率减慢 6例 ,面红、胸闷 7例 ,头痛头晕 7例 ,皮肤荨麻疹 4例 ,过敏反应 1例。2 观察与护理2 1 血压下降 本组有 8例患者用药后较用药前血压分别下降 :收缩压 8~ 12kPa、舒张压 5~ 8kPa。由于尼莫通输液的活性成份尼莫地平为钙拮抗药 ,通过阻滞Ca2 内流和细胞内转移而影响心肌及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收缩性 ,使心肌收…  相似文献   
99.
目的通过考察炮制工艺参数对手参制品中3种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为手参炮制工艺优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质量分数为0.1%的磷酸溶液,流速为1.0 m L·min-1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20 nm,柱温为25℃。结果炮制温度和时间均对手参制品中的3种活性成分含量有较大影响,随着炮制温度的升高和炒制时间的延长,天麻素、loroglossin、militarine 3种成分的含量呈现明显曲线变化。结论手参奶制的干燥工艺以140℃条件下炒制6 min为宜。  相似文献   
100.
杜建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福建省优秀专家、老年病学科带头人。杜教授是原福建中医学院院长,现任福建中西医结合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原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福建分会副会长。曾主持包括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29项,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福建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福建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立夫中医药著作奖等科研、教学奖励13项,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出版专著、教材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