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64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72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0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251.
螺旋CT肺动脉造影与核素扫描诊断肺栓塞的对比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HCT肺动脉造影检查与核素通气/灌注检查对实验性肺栓塞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在DSA下复制肺栓塞的动物模型。分别进行螺旋CT肺动脉造影和ECT通气/灌注检查。以病理解剖发现作为肺栓塞诊断标准,比较二者诊断肺栓塞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病理解剖发现栓塞肺段动脉和亚段肺动脉36处;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发现栓塞肺动脉30支。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和97.9%。并可以同时发现肺实质内的继发改变;ECT通气/灌注检查发现栓塞肺动脉所致通气/灌注不匹配区33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和90.6%。结论: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诊断肺栓塞不仅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而且可以同时发现肺实质内的继发改变,可以作为诊断肺栓塞的首选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52.
目的探讨血流变化对肺部MRI信号的影响,并研究1种新的MR肺血流灌注成像方法。方法对健康志愿者15例,采用相位对比电影MRI技术测量大肺动脉血流速度和流量在心动周期内的变化;并选用单次激发半傅立叶变换超快速自旋回波序列观察肺实质MR信号的相应改变,评价其相关性;根据不同心动期相肺实质MR信号的差异进行图像减影。结果肺实质.MRI信号表现为心脏收缩期降低,舒张期升高。大肺动脉的瞬时速度、瞬时流量与其呈负相关(r=-0.878、-0.770,P=0,002、0.015)。经肺部MRI信号差异最大的舒张末期和收缩中期的MRI减影可获得肺灌注像。结论肺实质MRI信号的改变与肺血流模式和速度有关。该技术是1种简便易行的非对比剂性的MR肺灌注评价新方法。  相似文献   
253.
汉—薛—柯氏病(Hand-Schuller-Chrian)是组织细胞X病的亚慢性或慢性表现形式①,常累及骨骼,内脏和皮肤。本病累及胸部者国内报道有10例②③,累及锁骨和肋骨的各1例。我们近年来收集4例有胸部损害并经病理证实的汉—薛—柯氏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54.
慢性肾衰肺心异常的X线表现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分析统计了52例慢性肾衰引起肺、心异常的X线表现及影响因素,认为影响肺部异常的主要因素是尿素氮升高和高血压。而心脏增大,尤其是左心室增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高血压、贫血和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X线表现应重点观察肺门部的结构和心脏形态。  相似文献   
255.
周围门控技术在胸部血管磁共振成像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周围门控技术在胸部血管MR成像中的应用。材料和方法:选取正常健康志愿者5例,患者5例,应用Philips GyroscanNTl.5T磁共振成像仪,采用快速梯度回波序列加心电(ECG)门控和周围(PPU)门控对胸部血管进行成像。结果:采用快速梯度回波序列,加ECG门控或PPU门控扫描分别获得胸部血管图像,发现PPU门控亦能很好地抑制心脏和血流搏动造成的伪影。结论:采用快速梯度回波技术结合PPU门控技术可以获得与ECG门控技术相类似的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256.
碘水胶支气管造影剂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碘水胶支气管造影剂进行了动物试验和40例临床观察,并与碘油、钡胶浆对照研究。表明该造影剂具有以下特点:1.刺激性反应小,2.无造影剂肺残留,3.扩大了造影范围,4.易于显示细小支气管病变,5.碘水胶附着性低于钡胶浆,与碘油比较近似。作者还对碘水胶造影过程中注意事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57.
EGFRvⅢ与HBcAg重组疫苗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PEP-3/HBcAg融合蛋白疫苗的体内抗肿瘤作用。方法:BALB/c小鼠30只随机分成3组,分别接种PEP-3/HBcAg融合蛋白、HBcAg和生理盐水,待融合蛋白组小鼠体内抗体效价达到1:20000时终止免疫,于每只小鼠背部皮下种植阳性Renca细胞,2×105个/只。观察融合蛋白疫苗的抗肿瘤效应。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法检测各组肿瘤组织的坏死情况和EGFRvIII表达水平。结果:融合蛋白组、HBcAg组和生理盐水组的成瘤率分别为50%、100%和100%。生理盐水组肿瘤生长速度最快,HBcAg组次之,融合蛋白组肿瘤出现最晚,生长速度最慢。融合蛋白组成瘤小鼠肿瘤平均质量显著小于生理盐水组和HBcAg组(t=4·731,P=0·044;t=6·890,P=0·040);后两组肿瘤质量无统计学意义(t=0·024,P=0·382)。HBcAg组和生理盐水组移植瘤呈不完全小片状坏死,融合蛋白组移植瘤呈大片状坏死,伴炎细胞浸润。融合蛋白组EGFRvⅢ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和HBcAg组(t=3·157,P=0·006;t=2·539,P=0·021),后两者EGFRvIII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t=0·460,P=0·651)。结论:PEP-3/HBcAg融合蛋白疫苗能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反应,并具有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258.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淋巴结转移状态,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cerbB2表达的关系.方法 选取自2008-04-2010-04采用b=800 s/mm2的DWI检出的49个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灶作为研究对象.测定病灶的ADC值,病灶切除后取相应标本,记录淋巴结转移情况,免疫组化技术测定病灶的ER、PR和cerbB2表达情况.对不同淋巴结转移状态和不同预后因子表达状态与病灶的ADC值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9个浸润性导管癌病灶中,伴有淋巴结转移18个.ER、PR、cerbB2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5.1%、61.2%和51.0%.有无淋巴结转移的病灶平均ADC值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382).ER、PR和cerbB2表达阴性的病灶与表达弱阳性、阳性和强阳性的病灶的平均ADC值之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病灶平均ADC值与淋巴结转移状态、ER、PR和cerbB2的表达均不具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063,-0.311,-0.261和0.333,P值均>0.05).结论 DWI的ADC值尚不能用于乳腺癌预后的间接评价和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259.
段小艺  郭佑民  陈敏  王鹏 《医学争鸣》2008,29(22):2032-2035
目的:评价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检索Cechrane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Ovid循证医学数据库及中国期刊网1989/2006年公开发表的中英文文献,按照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诊断试验的纳入标准筛选文献;采用Meta分析软件对纳入文献汇总分析,获得汇总灵敏度和特异度及其95%可信区间,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和森林图,最后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按照纳入标准共获取文献21篇.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的汇总灵敏度、特异度及其95%可信区间分别为0.90(0.86~0.93),0.79(0.69~0.87),SROC曲线下面积为93.78%.运动/静息实验组、潘生丁负荷/静息实验组、多巴酚丁胺负荷/静息实验组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7(0.84~0.90)/0.77(0.71~0.83),0.92(0.87~0.95)/0,52(0.43~0.62),0.87(0.82~0.91)/0.81(0.71~0.88),SB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4.87%,93.82%,94.25%.结论: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诊断冠心病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具有良好一致性.  相似文献   
260.
目的 探讨双源CT自适应心脏步进扫描技术在高心率患者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连续采集58例接受DSCTA检查(心率≥70次/分,均未进行人为干预)的患者资料.数据采集期相为45%R-R间期,重建期相为45%±8%.采用Kruskal Wallis H检验分析平均心率、心率变化与图像质量间的关系;ROC曲线分析检验平均心率、心率变化对移动伪影产生的影响.14例患者在DSCTA后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采用CTDI和DLP计算有效辐射剂量.结果 58例纳入患者中,可供评价的血管为948段,图像质量评价为1~3级者占95.68%(907/948).对于不同的心率变化,不同级别的LAD、LCX的显示节段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表明平均心率对冠状动脉移动伪影的产生有统计学意义(AUC:0.75,95%CI:0.55~0.96,P<0.05).DSCTA诊断狭窄程度<50%及≥50%血管的敏感度分别为80.00%(8/10)和90.48%(38/42);诊断血管狭窄的特异度为95.51%(170/178),阴性预测值为96.59%(170/176).有效辐射剂量为(6.46±0.12)mSy.结论 双源CT自适应心脏步进扫描技术对于心率≥70次/分的患者无需刻意降低心率,心率变化平稳患者均能得到良好的图像质量,诊断效能较高,可明显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