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郭乐 《湖南中医杂志》2011,27(4):140-141
脑血管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是最常见的,其复发率、死亡率、致残率均高。其病理生理机制复杂,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炎症免疫反应与缺血性脑损伤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炎症反应已经成为脑缺血病理变化的一部分,因此减轻炎症损伤成为治疗脑缺血的主要途径之一。中医药治疗脑缺血损伤有较丰富的研究,利用中医药治疗的多靶点效应,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地西他滨对人乳腺癌细胞中miR-5047 表达及其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影响.方法 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和qRT-PCR 法分别检测人乳腺正常MCF-10A 细胞和人乳腺癌MDA-MB-231、MCF-7 细胞中miR-5047 的表达水平及miR-5047 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用5 μmol/L ...  相似文献   
23.
目的 :应用表达谱芯片检测脊柱结核(spinal tuberculosis,STB)患者椎间盘中差异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及mRNA,并筛选有诊断标志物潜力的LncRNA。方法:从2018年9月~2020年12月于宁夏医科大学附属总医院脊柱骨科就诊的患者中选取STB患者(实验组)及脊柱退变患者(对照组)各28例。收集两组患者病变椎间盘并提取总RNA,两组各挑选3例合格标本通过Arraystar人类LncRNA V5.0版芯片进行检测并进行芯片数据处理计算各RNA的差异倍数(fold change,FC),其中FC≥2的LncRNA及mRNA为差异表达的RNA(P0.05)。将差异表达的LncRNA邻近的差异表达的mRNA视为cis-靶基因,将LncRNA可能结合的蛋白质视为trans-靶蛋白,并对mRNA、cis-靶基因、trans-靶蛋白进行基因功能注释分析。从差异表达的LncRNA中选取cis-靶基因与STB发病可能相关的LncRNA用剩余各25例标本进行RT-PCR验证,筛选有诊断标志物潜力的LncRNA并进行基因功能注释分析。结果:基于两组间芯片数据的差异共筛选出444个差异表达的LncRNA、186个差异表达的mRNA。基因功能注释分析提示差异表达的LncRNA的cis-靶基因主要参与对转录、翻译、剪接、免疫反应、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等生物学过程的调控及信号通路的传递;trans-靶蛋白主要参与对RNA的剪接、加工、转运等基因表达过程的调控;差异表达的mRNA主要参与对转录、翻译、剪接、炎症反应、免疫反应等生物学过程的调控及信号通路的传递。RT-PCR验证发现LINC01128-201、Lnc-DNALI1-205在STB患者中存在明显下调表达,与芯片检测结果一致,且这两个LncRNA可能通过调控ISG15、SNIP1、HES4表达量在STB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结论:STB患者与脊柱退变患者椎间盘的LncRNA及mRNA存在较大的表达差异,其中下调表达的LINC01128-201、Lnc-DNALI1-205可能在STB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且有成为诊断标志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24.
目的 研究齐墩果酸抗癫痫作用,及其在癫痫过程中的抗炎抗氧化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取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癫痫模型组和癫痫并齐墩果酸给药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20 mg/(kg·d)、50 mg/(kg·d)、100 mg/(kg·d),ig给药)。采用癫痫行为观察方法比较大鼠癫痫发作潜在时间来评价齐墩果酸的抗癫痫作用,并通过ELISA实验研究其抗炎抗氧化作用。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齐墩果酸中剂量和高剂量给药组癫痫发作的潜伏时间显著增加,齐墩果酸高剂量给药组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以及氧化应激标志物8-OHdG表达量均显著降低。结论 齐墩果酸具有抗癫痫作用,其可能机制与抗炎抗氧化神经保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5.
26.
近年来对气虚血瘀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拮抗机制进行研究发现,中药复方与针刺等中医药治疗方法 能够通过对神经组织的保护并促神经血管再生、抑制细胞凋亡、控制炎症反应等方面发挥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拮抗作用.治疗应针对气虚血瘀证型制定益气活血法的治疗原则,以补气生血,平衡阴阳,通利血脉为主要治法.  相似文献   
27.
 黏膜免疫是机体整个免疫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具有独特结构和功能的独特免疫体系,其在抵抗感染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机体抵抗感染的第一道免疫屏障。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微小RNA (miRNAs)具有强大的免疫调控功能,其中miR-146a作为协调免疫反应和炎症信号最重要的miRNAs之一,在包括免疫反应在内的多种生物过程和途径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综述了miR-146a与黏膜免疫的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在诊断结核性胸膜炎及治疗效果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同期来我院肺结核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免疫化学发光仪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中CA125水平,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及6个月的血清CA125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CA125水平为(145.3±10.6)u/mL,较对照组的(6.31±3.76)u/mL显著提高,观察组阳性率为94.00%(47/50),对照组为8.00%(4/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6个月的血清CA125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6个月的CA125水平与对照组相当(P0.05)。血清CA125在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中的灵敏度为94.00%,特异度为92.00%。结论CA125可作为结核性胸膜炎的辅助诊断标准,动态检测CA125水平可作为其疗效判定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29.
目的: 对误诊为腰椎结核的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治疗结局。 方法: 收集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误诊为腰椎结核的6例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法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6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54~81岁,平均(63.00±10.15)岁;2例有布鲁氏菌病接触史,3例有牧区及牛羊接触史,1例接触史不详;1例合并陈旧性肺结核,1例硬膜外脓肿患者行手术治疗。病程20d至1年,平均(4.17±1.32)个月;误诊时间7~24d,平均(15.66±5.53)d;病变部位位于腰2~3椎体2例,腰3~4椎体1例,腰4~5椎体2例,腰5~骶1椎体并发硬膜外脓肿1例。6例患者X线检查均表现为椎间隙狭窄,椎体为边缘型骨质破坏且与增生硬化交替出现,邻近椎间骨桥形成;1例高热,体温>39℃,为波状热,其余5例体温正常;2例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皮肤试验弱阳性,3例一般阳性,3例结核抗体阳性,2例结核蛋白芯片(LAM抗体)及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阳性。所有患者通过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初筛及试管凝集试验阳性确诊为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经盐酸多西环素、利福平治疗12周,随访6个月,最终4例治愈,2例好转,未见复发。 结论: 布鲁氏菌性脊柱炎一般有疾病接触史,通过热型及实验室检查可确诊,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患者总体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0.
通过建立过程考核、实验考核、闭卷考核"多层次、多形式、多特色"的临床应用兼过程为导向的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课程评价体系的指标,阐述其具体做法,并就其实施的效果进行讨论分析,旨在缩短学生适应将来岗位的时间,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