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中白细胞蛋白酶抑制因子(SLPI)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50例结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
制成微阵列芯片作为研究对象,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芯片中SLPI蛋白表达并评分,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SLPI表达水
平和结肠癌临床病理性特征,包括年龄、性别、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SLPI在结
肠癌组织中相对于正常结肠组织高表达,SLPI蛋白高表达与肿瘤分化[低分化:8(42.1%)vs 11(57.9%);中/高分化:3(2.3%)vs
128(97.7%)、TNM分期:[Ⅲ~Ⅳ:25(29.4%)vs 60(70.6%)]、Ⅰ~Ⅱ:2(3.1%)vs 63(96.9%)、淋巴结转移[18(28.6%)vs 45
(71.4%)]及远处转移[11(84.6%)vs 2(15.4%)]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和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PI
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有关,有可能作为判断结肠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吲哚美辛诱导肝癌 Hep G2细胞凋亡 ,及其对 cyclin E蛋白的影响。方法 采用 MTT比色法观察吲哚美辛对肝癌 Hep G2细胞增殖的影响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吲哚美辛对 Hep G2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 ,同时结合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吲哚美辛诱导肝癌 Hep G2细胞凋亡的作用 ;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吲哚美辛对Hep G2细胞周期调控蛋白 cyclin E的影响。结果 吲哚美辛可抑制肝癌 Hep G2细胞的增殖 ,诱导其凋亡 ,改变细胞周期分布 ,使 G0 /G1 期细胞比例增高 ,S期比例降低 ,同时还可使 cyclin E蛋白表达下降。上述作用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P<0 .0 5 )。结论 吲哚美辛可诱导肝癌 Hep G2细胞凋亡 ,改变细胞周期分布 ,影响细胞周期调控蛋白表达 ,从而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清中微小RNA-542-3p(mi R-542-3p)和组织中血管生成素-2(Ang-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厦门市海沧医院的40例PTC患者作为PTC组,选取同期40例良性甲状腺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mi R-542-3p和Ang-2阳性的表达,不同临床资料参数中mi R-542-3p和Ang-2阳性的表达。分析mi R-542-3p、Ang-2阳性与不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PCT组患者血清中的mi R-542-3p水平低于对照组,组织中的Ang-2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组患者术后血清中的mi R-542-3p水平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最大径>1 cm以及发生淋巴转移患者血清中的mi R-542-3p水平低于病灶最大径≤1 cm以及未发生淋巴转移PCT患者,组织中的Ang-2阳性表达率高于病灶最大径≤1 cm以及未发生淋巴转移的PCT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相关神经的保留意义。方法对2007年4月至2009年12月施行的65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中的32例(观察组),特别注意解剖保留上中下胸肌神经和肋间臂神经,并对其手术时间,腋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胸肌外观、功能,患侧上臂内侧的皮肤感觉等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与对照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和腋淋巴结清扫数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术后胸肌外观、功能良好,患侧上臂内侧皮肤感觉正常(均P〈0.01)。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上中下胸肌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保留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经腹腔镜行结直肠肿瘤手术38例,其中行全结肠切除术1例,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6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10例,Dixon手术17例,Miles手术4例.结果 34例手术成功;2例上段直肠癌因侵及膀胱和子宫、2例因术中出血而中转开腹手术.平均手术时间230min,术中平均失血130 ml,术后肠蠕动恢复平均48.2小时.2例术后出现早期排尿障碍,无术后出血、吻合口瘘、肠梗阻等并发症.随访3个月~24个月,1例腹腔内广泛转移,2例肝脏转移.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具有手术创伤小、胃肠道干扰小、术后疼痛轻、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尤其对于治疗中下段直肠癌优势明显,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对比单纯应用胆道镜和胆道镜联合FREDDY激光在治疗胆道残余结石中的不同效果,分析FREDDY激光碎石在治疗胆道结石中的作用及疗效。方法回顾该院2012年1月一2015年12月治疗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后,肝内胆管残余结石临床病例,共86例,其中应用胆道镜组(45例),胆道镜联合FREDDY激光组(41例),对比分析两组在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术后残余结石比率、术中疼痛耐受程度等指标。结果8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在手术中出血量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手术时间观察组(106.8±7.05)min,对照组:(134.8±5.15)min、术后残余结石(观察组:3/41,对照组:11/45)、术中疼痛耐受程度(观察组:40/41,对照组:36/45)等指标上,胆道镜联合FREDDY激光组明显优于单纯应用胆道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REDDY激光具有安全、高效、便捷、病人耐受良好等一系列显著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筛选和鉴定结直肠癌腹膜种植转移相关基因。方法收集手术切除3例伴有腹膜种植转移的结直肠腺癌病人原发病灶
和正常黏膜的新鲜组织标本,提取总RNA,经逆转录合成cDNA后经体外扩增合成aRNA,Cy3荧光分子标记后和人类全基因组
表达谱芯片杂交,采用经验贝叶斯方法(P≤0.05)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并用RT-PCR实验对部分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结果
满足(P≤0.05)的基因共有105个。其中和正常组织相比,在肿瘤组织表达上调的基因有42个,表达下调的基因有63个。通过生
物信息学分析,在表达上调基因中选择3条(S100P;PRDX1;SLPI)基因进RT-PCR行验证,结果与芯片结果完全相符。结论基
因芯片技术通过筛选结直肠癌腹膜转移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基因,为寻找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分子标志物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4年7月至2008年7月,本院对5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穿孔患者施行了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结果 5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者,穿孔直径0.2~0.6 cm,手术时间60~90 min,手术均获成功.术后常规抗幽门螺杆菌及抗溃疡治疗,术后患者疼痛轻微,均未使用止痛剂.术后患者经过顺利,住院5~8 d,平均7 d,切口均一期愈合,痊愈出院.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与开腹手术同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消化性溃疡穿孔带蒂网膜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消化性溃疡穿孔带蒂网膜修补术127例,分为腹腔镜组74例,开腹组53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3 d疼痛程度,肛门排气时间,恢复饮食时间,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手术部位感染,全身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3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肛门排气时间、恢复饮食时间、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切口感染率、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32.7±25.6)ml、(2.8±1.5)分、(25.8±20.1)h、(2.7±2.1)d、(2.0±1.5)d、O、(4.8±2.3)d,与开腹组的(53.2±30.0)ml、(3.7±2.0)分、(36.9±27.9)h、(3.6±2.3)d、(2.9±2.2)d、9.4%(5/53)、(6.6±4.0)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1 d VAS评分、腹腔内脓肿及全身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均无消化道漏、二次手术及死亡病例.结论 腹腔镜消化性溃疡穿孔带蒂网膜修补术是安全、有效的,与开腹手术相比具有疼痛轻、肠道功能恢复快、切口感染率低、住院时间短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